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将军夫人重生后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向氏入府八载有余,儿女双全,府内的三哥儿温世珍并八姐儿温聆筠皆是她所出。

若说是向氏为三哥儿去求的倒也并非不可能。

可为何会捎带上她却不带上八姐儿呢?

向氏其人最是高傲,当初被迫低嫁,实属万般无奈,以致她多年不曾回过娘家。

她与温同文并无感情,自也不在乎他其余的妻妾儿女。

自打一双儿女出世后,她的心思都落在了他们身上。

根本懒得跟温同文院中的莺莺燕燕计较,更遑论关心她这个先头原配娘子所出的姑娘了。

“多谢庞妈妈告知,我知晓了。”

温聆筝藏起心绪,应声知晓。

送走了庞妈妈,玉衡这才从疑惑中缓过劲来。

“姑娘,这大娘子唱的是哪出啊?”

“我怎么没看明白?”

摇光将汤婆子递到了温聆筝手中,看着心直口快又无甚城府的玉衡,直摇头。

“今日府门前闹了那样一出,老太太却半点没发作,只叫人领姑娘回院子。”

“老太太最是看重颜面。”

摇光心细聪慧,该说的,不该说的,她心里跟明镜似的。

太//祖戎马一生,子嗣不茂,皇子倒还有三个,公主却只有永庆大长公主这么一个。

温聆筝依稀记得,这个在宣仁四年开办的学塾为大周培养了不少栋梁之材,其中最出色的,当属户部尚书杨澄儒的独子——杨讼简。

直到她死,这人都是当之无愧的权臣。

轻呷了一口摇光递来的茶。

温聆筝,目光沉沉。

也罢,既来之,则安之。

盛京城下雪的日子越来越少,积压在树梢上的雪也开始融化。

檐下淅淅沥沥地滴着水,累得洒扫的丫头擦了又擦。

去大长公主府的那一日,温聆筝起得很早。

北方的天到底不似南方,没有厚厚的云,阳光轻而易举地就朝她奔来。

温聆筝坐在窗边,偶有几缕微风划过她的发梢。

有些凉。

她吸了吸鼻子。

动静惊醒了外头浅眠的摇光,温聆筝看见她急急进来,手上还拿着披风。

“姑娘怎醒得这样早?”

从善如流地披上了披风,温聆筝坐到桌前,任由摇光梳妆。

恰逢玉衡掀帘进来,玉珠撞击间声音清脆,衬得小姑娘的脚步愈发雀跃。

“这是又和韦娘子偷艺去了?”

温聆筝透过镜子看见玉衡。

“韦娘子说五香糕对身体好。”

“我下回做给姑娘吃。”

玉衡俏生生的声音落在温聆筝耳畔。

窗外日光温和,潇潇洒洒地穿过窗子与帘布映在玉衡身上。

回忆里那个在人世浮沉了半辈子的玉衡似乎在这一刻洗去了铅华。

她站在她记忆的彼端,是少女时最好的模样。

温聆筝笑笑垂眸。

她似是随意地挑拣了一只白玉钗向身后的摇光递去:“就簪这个吧。”

正摆着早食的玉衡余光瞥见那支白玉钗,有些疑惑。

“这是姑娘第一次去大长公主府,同窗又都是世家子弟。”

“姑娘只用白玉钗,未免太素了吧?”

摇光妥帖地将钗子簪入了姑娘发中,一面去取衣裳,一面答了玉衡的话。

“初来乍到的,最忌当出头鸟。”

“咱们家不比那些钟鸣鼎食之家,太过出挑不过招人嫉恨,还是稳妥为上。”

摇光谨慎,温聆筝素来放心,只是这玉衡……

温聆筝叹息,到底是还小。

白玉做的枝桠;血玉雕的红梅;乌黑柔顺的发;再配上摇光准备的月白色衣衫。

窗外暖意遥遥一扫,平白添了几分清冷的书卷气。

既不惹人注目,也不显穷酸。

看着镜中的自己,温聆筝在赞赏摇光的同时也有些恍惚,只觉那镜中人像她,又不像是她。

“姑娘这是怎的了?”

玉衡笑嘻嘻地凑了过来:“莫不是被这镜中人的美貌晃了眼?”

被玉衡这一打岔,温聆筝方才满腹的长吁短叹顷刻间烟消云散。

她看着玉衡与摇光。

明明是同胞的姐妹,都是十二三岁的年纪,脾气却大不相同。

十二岁的玉衡爱说爱笑,十三岁的摇光却老成稳重。

那一岁的年龄差活像是有八九年的差距。

龙生九子,果然是有些道理。

温聆筝到宜秋院的时候,温世珍已经到了。

他看她的目光有些疏离,可礼数却很是周全。

“四姐姐。”

“三弟弟。”

在向氏的注视下上了马车,温聆筝与温世珍一路无言。

在温聆筝的印象里,自己这个弟弟是个极早慧的,十八九岁的年纪就已登科及第。

若非……

窗外人群骚乱,隐约熟悉的声音混杂在熙攘中透帘而来。

思绪一朝被截断。

温聆筝掀帘朝外望去。

大长公主府外,两辆马车,狭路相逢,皆不退让。

余光瞥见那其中一辆马车上挂的牌子,温聆筝心下一沉。

是裴凝?

世家子弟中,与裴凝最不对付的,莫过于安平伯府的三姑娘——姚仲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