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大年初一,李墨云和潭影就在院子里看书、晒太阳,轻悠悠地度过了。
大年初二,李墨云和潭影还是躺在躺椅上看书、晒太阳,小黑还是如往常一般,乖巧而安静地躺在旁边,睡眼朦胧。
大年初三,李墨云和潭影废了好大力气,终于让小黑出门了,他们第一次带着小黑去了那个与湖为邻的山坡,李墨云和潭影坐在草甸上享受宁静,小黑则胆怯又兴奋地来回奔跑。
天空是蔚蓝的,阳光是温暖的,清风是柔和的,湖水是宁静的,时间就这样缓缓地从他们的生命流过。
大年初四,天气转阴,李墨云坐在沙发椅上处理工作,潭影在家研究木工和竹编,顺便拍视频。
今天,李墨云已经把新书的最终版修订完成,只不过她把最初的书名“像风一样可爱的美食家”改为了“生活的艺术家”。
全书以像风一样可爱的美食家开始,以美食家的“乡村特色美食”为主,其间穿插各种农产品介绍以及被遗忘在角落的乡土故事,探讨了乡村的可能性。最终,每一片真实的土地,每一个真实的作物,最终都化为了美食家手中的生活的艺术。
李墨云敲下发送键,对方迅速接收了文件,李墨云笑笑,还真是个工作狂。
随即李墨云又发了一条消息:【新年快乐,好好休息,等上班再看,我只是想证明我写完了,你这次找不到理由催我了(偷笑)。】
大年初五,天空飘起了绵绵小雨,李墨云和潭影各自撑起一把透明的白色雨伞,沿着风溪的小路漫步。
他们又经过了那个曾铺满荷叶的池塘,只不过此刻没有荷叶,没有白色大鸟,只有清透的池水大张怀抱,迎接着来自天空的雨露。
他们在池塘边驻足,伸手接住雨滴,又任其滑落。
他们在池塘边静静地看着,土地、田野、小路、野草、大树、清风、房子、坟墓、连绵不绝的大山以及风溪的一切,所有的一切皆被雨露洗净,连同空气也是清新的,在悠远的天空之下,这小小角落中的一切变得那样的宁静,宁静到像是一副凄美的画。
他们经过了风溪的人家,向独自坐在屋檐下的杨猪儿点头,花猪兴奋地跑过来。
他们经过了张大妈的屋前,张大妈还是那样热情连忙招呼他们进屋坐。
他们经过了杨老太的老房子,杨老太年纪大了不能出来吹风,李墨云远远地瞥见她,她隐隐睁着的眼笑了一笑,那一瞬,她好像比她的老房子更老了。
他们经过一个水泥旧屋前,李小水还是坐在屋檐下一个人做题,李小水给他们做了一个鬼脸就立马恢复了她冷漠而认真的脸,继续做题。
他们经过了许多的屋子,新修的,老旧的,上年代的,破烂到堪堪能够遮风避雨的。
他们经过了许多的人,年轻的,年迈的,健康的,病痛缠身的,逐渐枯萎的。
他们经过了无数棵树,新生的,茁壮的,枯老的,死去的,每一棵树都别无二致又独一无二。
他们走过了无数条路,敞亮的,通畅的,隐秘的,崎岖的,不管哪一条,都是这条长路中的一小段。
他们遇见了无数场风,温暖的,冰凉的,柔和的,肆虐的,不论哪一场,都是这场终将告别的风中的一小片。
他们听见了许多的生灵,小狗,小鸡,小鸭,小猪,大牛,绵羊,飞鸟,游鱼,虫子,人,以及所有生存在同一个世界的未曾照面的生命,不论何种形态,不论何种性别,不论渺小伟大,都共同书写着这颗小小蓝星的历史。
他们看见了成群的大山,深渊般的泥潭,巨大的偏见,许多的无奈,许多的病痛,许多的意外,许多的不公,许多的扭曲,许多的黑暗,许多的眼泪,他们看见了一双双粗糙而枯黄的手,一双双孤寂而痛苦的眼,一颗颗孤独又悲伤的心,一个个懵懂而绝望的人,可……他们都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时代、同一片大地的和我们血脉相通的至亲。
他们看见了大地最深处的坟墓,他们看见了天空之上最耀眼的星辰。他们知道这一切本质无异,共同铸就这个浩瀚的世界。可是啊可是,这一切是对的吗?这一切是错的吗?这一切为何令人如此悲伤而绝望?这一切为何总是令人泪流满面?
李墨云也不知道要在这条路上走多久,她只是这样走着。她看着他们的悲伤,她也想要为他们流泪,可是,她却没有一滴眼泪。
或许李墨云是对的,她只是漂浮在这浩瀚宇宙的一颗平平无奇、可有可无、冰冷而死寂的石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护她的灵魂,让她得以不彻底破碎。
或许是上天眷顾她吧,把潭影送到了她的身边,让她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让她愿意去相信,让她愿意怀抱希望,在他的身边,在爱的包裹中,保护着她的灵魂不再继续破碎。
李墨云这一生经历过泥潭,尝遍了人间疾苦,看见了这世间最深的苦难和绝望,她的眼眸看见的从始至终都是最真实的世界,她也一刻不停地去看见、去接近最真实的世界,也正因为如此,她的眼眸有着最特别的独一无二的颜色,那便是宇宙的浩瀚之色,冰冷黑暗而炽热璀璨,破碎不堪而广阔无垠。
那是潭影最爱的、最真实的、最独一无二的、最璀璨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