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北宋杀鱼手札(美食) > 第83章 杀鱼的第八十三天

第83章 杀鱼的第八十三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想到这一路崔恒对他们的照顾,平安便让木头喊人送上一份给那位崔大人。

不管人家要不要,他们的心意送上就行。

至于她,还是少与那位崔大人接触为妙。

之前在教坊司他那副模样,分明是认识她,或是认识与她长相相似的人。

可偏偏一路上众人都是讳莫如深,只口不提此事,平安知晓此事背后怕是另有隐情,别人不说,她也不会想着自找麻烦。

如此做了一顿,解了几日的馋,船舶便停靠在江宁府的边界地带补给。

码头边有老妇人提着篮子叫卖酸枣,平安看到这金灿灿的果子,下意识咽下口水。熟透的酸枣吃起来入口微甜,但离酸枣核越近,果肉就越酸。

寻常人家一般就是剥皮生吃,有舍得花钱的,便用些白糖与它拌匀,吃起来酸甜可口,很是生津开胃。

想到这酸枣的种种吃法,平安便将她那两篮子都买下。

这婆婆看她这样爽快,将带出的紫苏全部送给了平安。

平安喊人帮她买了些糖和簸箕,便准备回船上熬她的酸枣。

木头看她闲不住,忙接过东西劝道:“娘子,这样的粗活下次让下人来就成了,你好好歇息。”

“没事,我怕别人不会做,我还得在旁边教,反倒误了事。”

“那成。”木头一想也却是如此,便拉着她往回走。

平安抬头睨他一眼:“就做这一回,到汴京我就不做了。”

察觉平安语气变化,木头赶忙找补:“娘子,我不是说你。”

他看了眼酸枣,低声解释:“是崔恒那厮说我蹉跎人,他道你既想吃家乡风味,我该找个擅长此道的厨娘才是。娘子,我只是不想让你像之前那样辛苦,我就想带你回家享福的。”

平安的语气缓和下来:“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往后我会注意言行的。”

“等到了汴京,我就给你要几个丫鬟婆子伺候,到时候你就有空陪我了。”听他这语气是要问家里要人,平安本想在路上买上几个,可是想到他的钱都是找崔恒所借,便也只得随他去了。

将金黄的酸枣洗净入锅焖煮,待酸枣煮至表皮开裂,白色的果肉在裂缝处争先露出,便可控水捞出。

酸枣趁热剥皮,平安把剥好的白色果肉放入盆中,留下几颗酸枣拌糖吃,入盆的酸枣则用擀面棍沿一个方向大力搅拌。

快速的搅动可让酸枣果肉加快分离,剩下的白色酸枣泥,则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口味的酸枣糕。

这酸枣糕需得多用糖来压住酸味,高糖的果脯晒干后能长久保存,倒是可以吃上一段时间。

平安加入白糖,就着酸枣泥残留的热意把糖拌匀化开。

调好甜味的枣泥,平安将它一分为三,一份加入紫苏甘草,一份加入陈皮,一份则做原味。

将香料拌匀,平安取来干净的白色棉布,将枣泥刮上摊平晾晒。

剩下的部分,平安将它们捏成寸长的枣泥团子,均匀放置在簸箕上通风晾晒。

忙完这些,平安便吃起新鲜的酸枣来,这过完水的酸枣酸味减弱,胶质更加浓郁。舀上一颗酸枣品尝,入口柔软滑腻,需得舌尖使力,控制绵绵滑溜的果肉在唇齿间滑动,方可快速吐出一颗五眼的枣核。

经过几日的风吹日晒,酸枣片变成淡淡的金黄色,表面也已然光滑,轻轻一撕,酸枣片便与棉布轻易分离,平安用手揉了揉,韧性十足。

至于捏成团的枣糕团,则要湿润许多,但平安挑了个个紫苏甘草味的吃着,觉得味道十分地好。

这枣泥口感绵软细腻,枣糕口感亦是沙绵,因着香料的加入,入口便是浓郁的紫苏香与甘草香,吃着酸甜可口,很是开胃。

平安只觉船上的空气都清润起来,她端了一盘给木头尝味,他随手拈起一块原味的,转瞬间眉毛都皱成一团。

“酸吗?”

“娘子你吃着不酸吗?”木头犹疑问道。

“微酸吧,你吃的是原味,你再试试这紫苏的。”

木头颤颤巍巍伸过手,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

可等那紫苏的入口,他紧闭的双眼瞬间睁开,眼睛亮晶晶地看向平安:“这个香,好吃,好吃。”

平安本想下意识道想吃要多少有多少,秋日里本就是酸枣成熟的季节,村里的酸枣树下落满金黄色的果子,只消人勤快些,一日捡上几十斤不成问题。

可一想到到了北地,怕是再难遇见这南边的酸枣树了,平安扯出一抹笑:“想吃我这还有,也不知道汴京有没有卖?”

木头摇头晃脑,满是自豪道:“要是北地其它地方我不敢说,可若是汴京,南来北往商人多如牛毛,这酸枣糕一定有卖的,只是我从来没吃过。”

平安笑着调侃:“就这加了紫苏的黑黢黢模样,想来府中采买的人都看不上,你可不就吃不到吗?”

有官兵开道,汴京之程一路顺风顺水。

船舶快靠岸时,平安看着眼前数座高楼巍峨耸立,路边行人摩肩擦踵的繁华场景,心中也不由惊叹一句,不愧是百万人口的汴京城。

船刚抛锚停稳,木头便拉着平安便兴冲冲地往国公府跑。

身后的崔恒尚未来得及喊人,木头喊的马车便已奔腾离去。

平安本想留在客栈歇脚,可木头却道:“我早已写信给了母亲,她得知我的消息万分欣喜,只等我回去好好招待我俩,娘子你且放宽心。”

看他说得言之凿凿,平安勉为其难地信了他的话。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让她没想到的是,之前不让进门的担忧也瞬间消散。国公府的门他们是进了,只是却是走的侧门。

看着那扇紧闭的朱红金漆大门,平安提起一路的心,总算是落下来了。

哦,该来的下马威终究还是来了。

就在平安愣神的片刻,方才还一片肃寂的定国公府顿时热闹起来。

有人奔走相告:“是五爷,五爷回来了!”

“快快快,备好香汤和饭菜,给咱小公爷接风洗尘。”

在管事的热情招呼下,廊下的嬷嬷丫鬟们训练有素地各司其职,不多时,已来了了两个嬷嬷来请沈玉明回院子。

木头不耐地摆摆手:“我要带娘子先去与母亲请安。”

平安在这院中第一次被人提及,那些丫鬟仆妇仿佛这才看见她。

“见过娘子!”

略一行礼后,为首的嬷嬷朝沈玉明温声解释:

“夫人交代,让小公爷先洗尘歇息好再去请安不迟。”

木头听罢,自然而然地点点头:“也成。”

他扭头看向平安,大摇大摆地拉住她的手:“娘子,咱们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