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的冬天就像女人的脸,变得快,变得极端。前几天还是阴天沉沉、北风凌厉,今天就阳光普照、大地回春。人们的穿着,也在短短的几天内,经历了羊毛衫到短袖的激烈变动。这一切,人们都习以为常。有人曾自嘲道,在这里,你可以在一天内经历春夏秋冬。
今天算是个好日子,上午普照的阳光带来了久违的干燥和温暖。阿梓和阿文决定一起去县城的重点高中见见自己的姐姐——楚伶。姐弟俩准备把各自的近况和楚伶做一个交流,看看这个大表姐可以给他们点什么意见。
姐弟俩是骑着单车来的,那时候的学校宿舍管得不严,也没有封闭一说,姐弟俩根据楚伶提供的具体地址很快就找到了楚伶的宿舍楼。
“阿姐,楚伶姐。”到了楼下,阿文就开始大声呼喊楚伶。
“来了来了。”楚伶很快地大声回应。实际上她早早地就在楼上的走廊上向外察看,看见姐弟俩骑着单车进了宿舍区,立马就穿好鞋,带上她准备好的礼物就下楼了。
“哇。”当姐弟俩见到楚伶时,不由自主地同步发出惊叹。
楚伶今天的打扮,确实值得他们的一声惊叹:她头上戴着一顶绣着粉红色花朵的白底遮阳帽;上身穿的是雪纺布白衬衣,外面再套上一件蓝色的帆布纹马甲;下身则是一条时髦的牛仔蓝长裤,脚上穿着的是一双红黄白相间的帆布鞋。这身打扮,像似一幅水粉画里的纯洁女孩,那么的精致,那么的秀美。
“楚伶姐,你今天真漂亮。”作为同龄的女孩,阿梓的外表装扮比楚伶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她着实羡慕楚伶的这身打扮。
“哈,谢谢啦。喏,这是给你们的。”楚伶受着大家的美意,把礼品拿了递给阿梓。
“这是什么?”阿文很好奇,比起楚伶的装扮,他更在意袋子里的礼物。
“朱古力。”楚伶调皮地眨了眨眼,轻轻地说了一句。
“吖,我爱吃。姐,你也喜欢的。”阿文笑得嘴都合不拢,对于那个时代的农村少年来说,朱古力称得上是奢侈品了。
“姐,谢谢了。这是谁给你的啊。”阿梓比较敏感,她知道朱古力这东西肯定不是楚伶自己的。
“悄悄和你们说,是你们表妗她给我的,说是我外婆的哥哥从暹罗回国探亲带过来的。这里面还有一点牛肉干,可好吃了,都送给你们了。”楚伶显得有点得意。
“你不留一点给自己?”阿文听了,觉得要推脱一番才显得客气。
“不了,都送给你们了。“楚伶摇了摇头。
“姐,你打扮得这么好看,该不会是只给我们看一看吧。“阿梓再次上下打量着楚伶一番,觉得这个表姐有点那么个味道。是什么味道呢?说不出来,总之,怪怪的,又让人内心痒痒的。
“吖,你瞎说。“给阿礼这么一说,楚伶瞬间红起了脸,一股羞涩的神情浮上脸庞。
“啊,姐,你不会有男朋友了吧。“阿梓突然像似明白了什么,大声地说出来。
“姐,你有男朋友啦。真的吗?他哪里人?“阿文也在一边没羞没臊地煽风点火。
“你们都给我瞎说,再瞎说我就走了。”面对姐弟俩七嘴八舌的八卦,楚伶顿时觉得好气又好笑,神情却是一脸的满足,内心甚至有一点点甜甜的感觉。
“好了,姐,我们不说了。等着回家你自己招供了。”阿梓已经晓得八九分,再追问下去也没意思了。
“我们不如找个地方坐下来,一边吃一边说话吧。”楚伶的提议,算是转移了话题。
姐弟俩人表示同意。三个人于是走到一条清净幽雅的小路上,在路边找了一条长椅坐了下来。他们开始探讨着各自的学习、未来与希望。
“阿文,听我表舅说,你最近读书读得不错,被老师表扬了?”楚伶率先询问表弟阿文的近况。
“哎,还是那个样子吧。”阿文有点不好意思,他所读的高中并不是重点学校,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而且他的成绩并不突出,他觉得自己将来能读个高职,就已经阿弥陀佛了。在那个年代的学生,大部分都会在初中毕业后选择中专继续深造,毕竟那年头能考上大学的,确实是人中龙凤了。大部分人还是保守地选择中专,尤其是农村子弟,考上中专等于公家分配工作,等于可以脱离土地,离开农村做城里人,这可算是阶级跃迁的捷径了。
“阿文他是语文、英语都不好,落后的太多了。姐,你知道的,他从小就没心思读书,要不是我们几个总是劝他、督促他,他今天还在县城里跟着那个阿华卖菜呢,你说,气不气人。”阿梓一说起阿华,就有种气不打一处来的感觉。
“阿梓,我们的阿文很聪明的,他将来可以学好的,一定。”楚伶觉得对阿文应该多以鼓励为主。
“那你自己呢,阿梓。你也和我一样,明年快毕业了。“楚伶话赶话,转头就把话题给到了阿礼。
“我啊,想清楚了。不一定回这里了,看看学校分配到哪里就去哪里吧。反正出来就是当老师呗,其他的我也干不了。“阿梓很务实,没有一点多余的非分之想。她读的是在当时令人羡慕的师范中专,基本上还没毕业就分配到各地的小学当老师。那时候的人们对教育的期待并不是将来考上985或211;而是最基本的读书,最基本的义务教育,用本地人的话说,就是能识字读报,能加减乘除,不是文盲,就足够了。对于阿梓本人来说,因为家庭条件和城乡差距,所以导致她只能选择了中专这条道路,大学,始终只是个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