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潮起,潮落 > 第41章 第二章 风 暴(续26)

第41章 第二章 风 暴(续2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陈所,那杀人案是怎么破的啊,你别讲一半不讲一半啊。”郑汉民的好友觉得,还是回到案子来比较有趣。

其他人表示附和,大家都盯着陈洪光,彷佛他就是街边收钱讲故事的摆摊老头。

“后来还不就是刑警队到烟花街调查,终于摸查到一个重点嫌疑犯,其实就是后来的罪犯本人。他的样貌、体型和行为之类的,大家都清楚了,只不过更详细的东西,比如住处、职业等这些都不清楚。于是,大家想了个办法,找了个女民警来当诱饵,每晚守株待兔,终于就在那天晚上给等到凶手了。我那段时间也是在等通知,按照上级的指示,一旦确定凶手在那个乡镇,就由那个乡镇派出所负责出警参与行动,不得有误。”陈洪光说起这个大案子,瞬间又回到了春光满面的状态。

“我听说那家伙开始还不认,然后公安局闹鬼了,给他吓了,结果招了?”郑汉民的好友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八卦。

“哈哈,都什么年代了,还闹鬼。我们是唯物主义者,老兄弟。实际情况呢,开始就像你所说的那样,凶手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交代,把预审的同志急得上火快流鼻血了。然后呢,那个当诱饵的女民警知道后,便有了主意。她把自己装扮成一副鬼模样,然后就走到预审室外面,透着门上的玻璃窗,给里面的人装神弄鬼的,我们的同志趁机就停电打手电筒配合,这一出戏还没下来,凶手直接尿裤子,招了。哈哈。”陈洪光为同僚们的机智感到骄傲,案子破得精彩,破得漂亮。

“哟,看来还是我们女同志胜过半边天。来,大家为女民警干杯。”郑汉民听完,也颇受鼓舞,示意大家举杯喝一个。

“这回,总算见识了公安同志们的厉害啊。对了,这人是隔壁县的,怎么跑到我们县里作案,因为是生面孔,没人认识?”郑如松喝完酒,接着问道。

“这事我知道,我老婆也是隔壁县的,那个凶手的老家和我岳母家是同一个镇的,据说他家和我岳母家还有点亲戚关系。我老婆说,那人从小就没了父母,是老人带大的,也没读几年书,老人去世了就被赶出家。自己被一个杀猪的师傅收留,学了几年屠宰,然后就出来干活了。人也是一个苦命人,据说从小就吃不饱,总是被村里人欺负和打骂,人很胆小、怯弱、内向,估计就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最后才会变得这么变态。”郑汉民的好友如此关心这个案件,原来是有这一层原因。

众人了然,原来凶手还有这么一段往事,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

“陈所,我感觉,那个新上任的公安局长不是简单的人物。我听说,他是我们这地区有史以来第一个担任公安局局长的外地人。”郑汉民把话题一转,转到新的局长郭正刚头上。

“嗯,郭局是一个人物啊。他上来这段时间,我们整个地区的治安和民情都有好转。就看他能干多长时间了。我们上上下下,对他都挺有好感的,他也是部队出身,身上的军人气质和精神都很强悍。上次去局里开会,第一次见他做报告,不带稿子一口气就讲了四五个小时,中间都不带休息的,确实以前没见过这样的场面。”陈洪光说起新局长郭正刚,那也是一个崇拜。

“凡事要开好头,关键还是带头的领导干部啊。”郑汉民有所感概。

“依我看,现在的治安比以前好一点,但是说实在的,风气就那样,再怎样都好不到哪里去了。”郑如松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觉得在微观层面上,还是有不足。

“如松说这个,我也是有感触。那个郑伟民,大家知道吗?如松就知道。”郑汉民准备举例的,就是郑伟民。

“郑伟民,名字熟悉啊,但不清楚这个人。”陈洪光跟着说。

“他是我们村里现在最大的官。在省交通厅的领导,应该是副厅级吧。比县委书记都高一级。他弟弟就是郑伟群,这个你应该认识了。”郑汉民给陈洪光解释着。

“伟群啊,认识。”陈洪光点了点头。

“他哥伟民,暑期回村一趟。结果呢,到了县长途车站下车,就给人抢了包,还把手臂给划伤了,都进去住院了。人家报了案,结果上面没重视起来。”郑汉民悠悠地说道。

“哎,哪管得了。长途车站有公安站岗多少年了,还不是管不过来。不过,他这么一个大官出了事,不可能上面不重视啊。”陈洪光觉得,这事多少有点蹊跷。

“上次伟群和我们一起聚的时候说了,他大哥没自报家门,也没说自己是什么领导干部之类的。否则,县里能不重视?”郑如松跟着解释道。

“是不是要去特区开什么交通建设工作会议?我也听说过,据说有人反映,我们地区治安不好,估计修路要拖一拖。”郑汉民的好友貌似有通天的渠道。

“这你也晓得?”郑汉民有点惊讶。

“汉民,你忘了我是做什么生意的?我们做海鲜和水产养殖的,为了及时送货,保证水产新鲜,是随时都要和运输公司、运政、公路局这些打交道的。这些年和他们熟悉后,大家也和交流一些情况信息。这次,他们公路局的人说,有个省厅的领导回乡,被抢了;开会的时候省厅领导都提到这件事,让特区的头头们很是没面子。所以,他们说,高速路和国道翻新工程,可能要拖延了。”汉民的好友是做水产品生意的,在特区消息灵通。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究竟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啊。”郑汉民倒是冷静,没有过激表现。

“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们没收到消息?”陈洪光表示不解,毕竟他在系统内没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发生。

“出事在县城,又不在我们镇。陈所,这事情你就当不知情好了。我们也就一帮人没事闲聊,别记在心里。”郑如松觉得事情都过去了,没必要深究。

陈洪光点了点头,确实没必要追究下去,反正有事也是上级去担着。

“老陈啊,村里的治保安排和外来人员排查,估计我还要点时间才能给到你。”郑汉民突然又转了话题,这次是直奔工作而去。

“嗯,我明白。老郑,慢慢来,不急。现在整个镇,你们村的工厂和外来人员是最多之一。那天我看了看材料,你们村有三百多户人家,快两千人了;外来人员也有一千多人。村里的治保员和联防队,加起来也有一百来人,算是有富余的。汉民啊,治安工作做得不错,上次参与抓赌,镇里和县里都给发了奖状,还给了一笔奖金呢。看来,我们还可以继续吃大户啊。哈哈。”陈洪光对于辖区内的每个角落,都门清的很。

众人跟着附和,纷纷表示这顿还不满足,要求郑书记立即安排下次聚会。

“没问题,没问题。大家的合理要求我肯定会满足。”郑汉民今晚可是尽了兴,大有点不醉不归的意思。

“我看,时间差不多了,要不,今晚我们就到此为止?”陈洪光看了看手表,已经是晚十点了,再不走也不好意思。

众人同意,大家最后一次举起酒杯,聚会就此结束。

屋门外,玄月当空,皎洁的月色给凛冽的寒冬裹上一层银装,别具一格。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