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原本美好的天气又开始变脸,老天爷情绪低落,接连几天都是阴云沉沉,顺着北风的凌厉,人们又能体感到那种刺骨的阴冷。
但阴沉的天气,却没给郑海良带来一丝负面的影响。
他最近很忙,各种接待,各种会务,各种汇报,事事都要他亲自操办。但对于郑海良来说,越是忙碌,越能显出他出众的能力和水平;所以,他喜欢忙碌,并且有些乐不疲此。
今天,趁着上午去县大院开完会,他独自一人来到了南海明珠大厦。这里的西餐咖啡厅据说是专门聘请了省城和香港的名厨来署理,名声已经名扬周边,连隔壁特区的港台商人也频繁到此光顾,甚至,他们圈里,把这个咖啡厅称之为“外商俱乐部”。
郑海良找了个角落里不显眼的卡座然后坐下,他给自己点了一杯咖啡,又给即将到来的商谈对象点了一杯。
郑海良最近很喜欢到这里,他知道,这里的老板正是同村的那个传奇小子郑庆华。他时常感慨,还是现在的年轻人敢打敢拼;所谓时势造英雄,其实英雄本身就是一种时势。
郑海良看了看时间,然后提醒服务员,除了咖啡要准时上,还要配一些西式点心。
“郑主任,不好意思,我迟到了。”随着一阵清脆的女声,一个打扮优雅得体的贵妇人迈着小碎步走到郑海良的跟前。
“没事,没事,陈总,请坐。”郑海良看了贵妇人一眼,便招手示意她坐下来。
来者,正是天元国际的总裁,陈宝莉。
郑海良正摆弄着跟前的咖啡,他看着陈宝莉缓缓入座,拿起杯子小酌了一口。
“陈总,给你点了一杯美式,不知道你喜不喜欢。”郑海良面带微笑对陈宝莉说。
“啊,郑主任,你是品咖啡的行家。这美式咖啡,我以前在国外读书时就常喝的,合我口味,谢谢你啦。”陈宝莉的普通话带着浓厚的香港口音。
“不客气。”郑海良回道。
陈宝莉抿着嘴轻轻地尝了一口,然后眉开眼笑,点了点头,满意地放下杯子。
“郑主任,这地方的咖啡很正宗啊,一点都不输香港中环的咖啡店。我在北京、上海,都没喝过这么正宗的美式。”陈宝莉很惊喜,一个小县城的商务办公楼里,居然能喝到正宗的美式咖啡,这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陈总过奖了。不过,听说这家咖啡厅的咖啡师好像就是从你们香港请过来的,他带了几个徒弟在这里上班。”郑海良轻轻地说道,眼神充满骄傲。
“怪不得啦,味道那么纯正。说真的,我是第一次来这里啦。但感觉这里的装修很有香港的风格,好像又回到中环的感觉啦。”陈宝莉三句不离香港这个名字。
“这里的装修,请的也是你们香港的设计师。”郑海良的眼里依然充满骄傲。
“看来这里的老板也很有品味啦,是不是也是我们香港过来的啦。不过,好像不可能,要是香港公司和大老板来这里投资这么大的写字楼,一早就上香港新闻啦。我们姚总肯定也会知道的。”陈宝莉说起来就不想停。
“这里的老板是本地人,和我同一个村的,姓郑。”郑海良依然骄傲满满。
“哦,哎呀,郑主任,你们那里真是人杰地灵啦;又出干部,又出老板,厉害啦。”陈宝莉在国内呆久了,也学会一些人情世故。
郑海良摇了摇头,这女人,连捧人都一股港味,是不是太出戏了?
“陈总啊,今天请你到这里,我是有一事相求啊。”郑海良觉得没必要再浪费时间,直接切入主题。
“郑主任,我们都是老熟人啦,你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就是啦。”陈宝莉觉得没什么可以拒绝的。
“是这样,我们领导收到消息,说你们香港最大的英资财团泰克,最近将组织一个代表团到我们省内考察,其中,我们这地区,也是重点考察对象之一。泰克财团下面有很多项目和工厂,我们领导希望他们能够过来县里实地考察。想问你们天元集团是否能够给我们县搭个桥牵个线?”郑海良话只说了一半。
实际上,泰克考察团的行程表上是没有本县。只不过县领导知道这条消息后,要求外经委和郑海良立即开展联络工作,希望能够在半路上截胡。
“泰克?是不是威廉森?”陈宝莉好像是自问。
“谁,什么森?”郑海良没听见这女人的自问。
“哦,是这样的,泰克的中华区总裁,就是我港大的同学,他叫威廉森,中文名叫杨志浩。”看来这回郑海良赌对了。
“是吗?那太好了,陈总。你能否立即和他联系一下,看看争取他们过来我们这里考察,哪怕是走一走也行。”郑海良觉得,只要人家愿意到这里,他的任务就算大功告成。
“没问题,我回到办公室就打电话给他。他太太也是我港大的同学,我认识她,以前和我都是港大网球俱乐部的。”陈宝莉在香港果然神通。
“那这事就拜托陈总了,真是太感谢你了。”郑海良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
“郑主任,你太客气了,举手之劳。如果能够给你们争取到投资,我也算有功劳啦。”陈宝莉抿着嘴笑道。
“对,要给陈总记一个头等功。”郑海良礼貌地跟着附和。
“郑主任啊,想不到你们干部这么拼命啊。我之前去了大陆其他地方,什么北京、上海啊,都没见过像你这样搏命的干部。”陈宝莉又开始稚嫩的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