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潮起,潮落 > 第48章 第三章 浦 东(续3)

第48章 第三章 浦 东(续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节

中秋将至,特区鹏城的天气愈发美好,风和日丽之余,温度和湿度都处在宜人的区间,令人倍感舒心。

阿丰的心情也倍感舒畅,这段时间,他的生意正值旺季。

早两年,阿丰来到鹏城,刚开始,他给自己的朋友在鹏城的福华电子城看铺子,主营各种电子电器产品。靠着机灵和勤奋,半年后,阿丰便摸清了这门生意的来龙去脉;接着,他靠着朋友的帮助和自身的积蓄,终于在电子城里盘下了一个门面,自己独立门户,做起了小老板。

这两年,阿丰将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投入到这个门面上,现在,他已成为这个市场小有名气的商人之一,大家都称呼他为“丰老板”,又或者“疯老板”。当然,后面的绰号是外面的人叫着的,自己的老乡可没人这么称呼他。之所以外地人称呼阿丰为“疯老板”,是因为阿丰的经营策略确实棋高一着,往往能够舍小利取大利。

比如说,市场上最热门的货物是进口照相机。阿丰的销售策略就很不一般,他发现,照相机的售后市场空间更加巨大,而且利润更为丰厚。

于是,他给相机的零售定价就极为鸡贼:他的相机从来不单卖,都是以套餐的形式出售。当然,套餐的设定会让消费者觉得自己是讨到便宜的。比如,别人家的相机都是进价基础上加价一半售卖;但阿丰不这么售卖,他只加价三成,但前提是客户必须购买套餐,比如胶卷、电池、相机包、清洁套装等。和相机的毛利相比,这些周边杂七杂八的配件,毛利显然更大。例如,进口胶卷的成本不过几块钱,但阿丰把它放在套餐里,可是售卖几十块钱一卷,而且每次消费者总会在阿丰的巧舌如簧下,总会心甘情愿地再多买几卷。

就这样,阿丰靠着“薄利多销,现金为王”地策略,迅速在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并显示出极强的竞争力。

所谓独食难肥,阿丰也懂得生意上互惠互利的道理。

他联合起电子城里的其他老乡,互通有无,统一定价和制定销售策略,确保大家都能留有合理利润水平的同时,加快了资金的流转速度,避免了同行恶性竞争。而那些只顾着一味高价销售,或者通过操纵市场货源获取暴利的商家,面对这种极具竞争力的经营手段,只能败走麦城。

所以,大家都叫阿丰“疯老板”。

今天上午,阿丰早早就来到门铺开门。临近中秋,他的生意会异常的火爆,他必须早做准备;赔钱,事小;失信于客户,事大。

“老细,我要二十台佳能啦,红色噶,拉到我佛城去。”一个操着白话的中年男子早就在门口等着阿丰,见着阿丰,立即过来要货。

“你系边个介绍过来噶?”阿丰这两年,也学会不少白话。

“仲有边个,肥仔明啦。”男子有些不耐烦。

“得,得,得。你等阵啊。”阿丰开了门,打开空调,然后给财神爷上了一炷香,便到门面里的仓库去拣货。

“哈,都系你地胶己人把炮,晨早流流先上番炷香。”男子见阿丰上香,不由得感叹。

“老细,你验下货,二十台,全新港版。红色噶,送椑女仔最趁啦。”阿丰拿出男子要的货,然后自己又回到仓库里继续拣货。

“有无得便滴。我买成二十台甘多。”男子验好货,开始压价。

“无啊,呢个系行情价来噶。我都系按照批发价椑你。价钱就系呢个价钱,你去其他档口,揾唔到甘多红色款。真系噶,我无呃你。”阿丰对于冷门款式最具心得,像这种红色的相机,他的存货是整个市场上最多的。

“问题系你呢个价钱,我好难卖哦。”男子依然不死心。

“老细,你唔好昆我啦。你地佛城甘多人过来我地呢度收货,你地咩行情,我地会唔知?甘样啦,第一次合作,我多送你滴赠品,你拎去做套餐。每套相机加多三卷胶卷,一块电池。”阿丰给出底线。

“得啦,得啦。你话点就系点。”男子晓得已经多沾了点便宜,便见好就收。

阿丰让男子立即点好现金,自己开始打包男子要的货物。这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赊账,不预付,也是阿丰经营的一个原则。

正当两人完成货银交接,大家相互寒暄时,一个头发灰白、鼻梁挂着一幅黑色边框近视眼镜、身穿白色的确良衬衣、带点佝偻的中年男子走到阿丰面前。他冷冷地看了操着白话的男子一眼,又用眼神给阿丰打了招呼,便径直走到店铺里面。

“老细,边个黎噶,个样好串哦。”男子见中年佝偻男如此嚣张,顿时来了好奇心。

“我铺头噶师傅,专门帮人地修电器。你知啦,宜家滴竞争甘激烈,要做好滴售后服务先至可以留住滴熟客噶嘛。”阿丰的白话,已经到了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不是一般人,听不出什么破绽。

“话事话咯,我滴货到时候有问题,你地负唔负责?”男子问道。

“三个月内,唔系人为损害,我地负责帮你修好。修唔好,有几多,我赔你几多。”阿丰挥了挥手,表示小事一桩。

“老细,抵你发达咯,甘识做生意。”男子很佩服阿丰的大气和豪爽。

就这样,两人经过一番寒暄,就此作别。阿丰回到店里,他想去看看佝偻男在干嘛。

阿丰把佝偻男称呼为“老黑“,因为佝偻男的肤色确实很黑,加上年纪比阿丰大,所以阿丰就叫他”老黑“。

此时,老黑坐在转椅上,认真地一边看着书,一边摆弄着手里的电路板。电路板是昨天一个客户送过来的,说是故障,要老黑给看看、修修。

看着老黑那副全神贯注工作的模样,阿丰觉得没必要去打扰他,便退了出去。走出维修间的小门,阿丰想起了和老黑第一次见面的情形。

那是半年前,阿丰正要给自己的店里找一个懂电器懂维修的师傅,专门做售后的维保服务。于是他跑到电子城附近不远的人才服务中心,准备碰碰运气,接连好几天,都没遇上合适的人选。

直到有一天,他正准备回店里吃午饭,碰见了蹲在街道边的老黑。此时的老黑,衣衫褴褛,一副乞丐的模样,蹲在街边吃着面条;阿丰感到好奇,因为之前并没有见过这个人,当他走近一看,老黑还给自己立了个纸板,上面写着:“国营工厂技术员,专业电器产品维修。”

阿丰顿时脑袋一个激灵,觉得老黑就是他要找的人,于是便上前和老黑交谈。这一谈,那天下午,老黑就成了阿丰店里的师傅。阿丰给的工钱也很公道,每月一千五,奖金另算,包吃两餐,每月可以放假两天。阿丰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大家都是稀里糊涂之中就办成了这事,也是一种缘分。

不过,阿丰在招人这件事没看走眼,老黑确实是一名有本事有技术的师傅。他甚至成为店里的一张王牌,整个电子城的老板们都知道,阿丰手下有个叫老黑的师傅,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再怎么难搞的电路板,他都能妙手回春。

很多老板都想高薪挖走老黑,但老黑至始至终都没动过心。据说最夸张的一次,某位资历很深的老板亲自上门拜访阿丰,只是为了借用老黑几天,结果阿丰表示自己没意见,但老黑自始至终都不肯开口,他说,他只认阿丰的这块招牌。

“要不这样,以后你们有什么修不好的都拿到我这里,我修便是了。但其他地方我就不去了,没那个必要。”据说这是当时老黑说的唯一一句话。

在老黑心里,阿丰不仅仅是老板,还是半个合伙人兼半个知音人。没有阿丰当时的邀请,老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得在大街上蹲上个半年。

“老板,老板。”正当阿丰坐着回想之前的往事,老黑却在里面喊他。

阿丰听见,立即起身走进里屋。他知道,老黑是有事找他。他一进去,老黑就把一台修好的录像机日本递了过来。

“老黑,怎么?”阿丰不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