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潮起,潮落 > 第110章 第五章 绝 地(续1)

第110章 第五章 绝 地(续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元宵节,县城和特区迎来了春节后的第一次阳光普照。一股来自西北的强冷空气终于强势到达;阳光和干冷重临大地,多日来的阴霾与湿气终将□□冷的高压冷气流驱赶而去。

特区政府内,郑伟民正半躺在办公室内的沙发上闭目养神。

此刻,离上午的第一个工作会议还有半小时的时间,郑伟民趁着这点时间偷偷地准备眯一会。

郑伟民实在是太累了。从春节到现在,除了大年初一回了一趟家里和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之外;他都把剩余的时间都耗费在办公室和会议室里,或,各种考察和工作指导现场。

郑伟民以身作则,不知疲倦地工作;却让下面的人抱怨连天。本地的公家人,一般的习惯是不到元宵节后,是不会正式上班的;公务人员办事做事,更是要到了元宵后才慢腾腾地启动。但郑伟民的到来,却把这些陋习给一次性扫清。他规定:市府所有人员过了农历初三就必须开始全面到岗;所有领导干部除了之前已经请假获批的除外,其余的必须全员到岗,否则给予口头警告。为了落实这项规定,郑伟民不仅以身作则,更是在初三之后便频频到各部门机关查岗督促。

叫苦连天的公家人,其实是无法体谅郑伟民的初心和苦衷。

郑伟民的想法,从短期看,是为了提升各个大型基建项目的推进速度,将城市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从中期看,是为了推行各项内部改革,精兵简政,学习省城或者鹏城的先进经验和办法,建立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从长远看,则是为了整顿风气、清除旧弊,建立一支作风优良,能征善战的公务队伍。

然而,郑伟民的初衷,从目前的结局,大概只能看到短期内的效果:把这一波基础建设落实完毕,便完事大吉。至于中期和长期的目标,那都是空中楼阁罢了。本地几百上千年官场上遗留的各种文化糟粕和陋习,岂是一个区区市长就能彻底来个翻天覆地?

正当郑伟民眯着眼养神,办公室的大门口却传来一阵轻轻地敲门声。

“请进。”郑伟民听见敲门声,只好挣扎着张开眼睛;他看了一眼手表,现在离会议开始还有五分钟的时间。

“郑市长,会议室人都到齐了。是不是要他们稍稍等一等?”小何秘书知道,郑伟民的睡眠质量一直不好;此刻郑伟民正在闭目养神,他前来敲门实在是勉为其难。

“不了,你把桌面上的那沓材料都给搬到会议室,都是我审阅过的。还有,你准备的稿子,我修改了一下,你现在就拿去打印,发给他们。我过几分钟就过去了。”郑伟民站了起来,挺挺身子,伸了一个懒腰。

小何秘书很机灵,他没有多问,立即按照领导的意思马上行动起来。

十分钟后,郑伟民已经坐进了会议室,开始主持会议。今天的会议主题,依然是各个项目的进度推进,重心是征地这个大难题。

照惯例,郑伟民先发言总结一下工作成绩和不足,然后就是市府主要副职、各个部门或者职能局的领导头头进行工作汇报。郑伟民开始发言,他扫了底下一眼,下面坐着的都是自己时时刻刻在打交道的副市长们和局长们。他们每个人都努力装着很认真听讲的模样,然后各自的魂魄已经开始云游四方;胆子小的,就是摆着笔记本拿着钢笔然后坐着纹丝不动;胆子大的,要么和周围的窃窃私语,要么则干脆托着腮帮子开始迷糊。

郑伟民发言完毕,小何秘书刚要按惯例请各个领导按顺序开始汇报工作,却被郑伟民直接打断。

“请黄常务讲讲接下来几个项目的征地工作要怎么更好的推进?”郑伟民没有按照一般的剧本往下走,而是直接让常务/副市长讲讲具体的问题。

常务/副市长,自然就是陈家女婿。此人资质之平庸,能力之糟糕,品行之愚钝;令公家内部所有人都感到发指。用猪头来形容他,都是对不起猪;这是大家的一致共识。

果然,被点到名的陈家女婿,反应不仅慌张,而且迟钝。他颤抖着拿起桌上的稿子,照着稿子上对应征地的那部分内容开始刻舟求剑般的宣读。当他开始发言,周围和下面的人四处交头接耳,甚至传来了窃笑声;陈家女婿的念稿,不仅言之无物,而且文不对题;说着说着,居然把征地的困难和长征的艰苦卓绝相提并论,惹得众人哄堂大笑。唯有陈家女婿的御用文人刘秘书,此时躲在会议室的边角里,看着众人取笑自己的上司,脸色极为惨淡,神情极为惊慌。作为领导的秘书,刘秘书也是一个酒囊饭袋,这么重大的稿子,居然不去亲自提笔甚至校对,让领导在众人面前大大地出丑。

“好了,感谢黄常务的发言。”当陈家女婿的宣读千辛万苦地告一段落,郑伟民立即将其打住。再不打住,那局面就应该失控了。

郑伟民不想过多的去指责陈家女婿,也不是故意让他出丑。他只是想着把陈家女婿拿来当个警示,点醒众人。但按照现场的反馈,效果却是不如人意。

接着,郑伟民指示相关职能局的头头们,要求他们进行汇报发言。这些头头们早是宦海老江湖,知道本次会议的核心就是征地,所以发言的内容便绕着征地打空炮;把鸡毛蒜皮的无关事情当做自己的功劳大吹特吹;把进退两难的难事实事描述成无关大局的小问题,又或者把困难推诿给其他部门。总而言之,就是功劳都在我,困难在他人。

看着下面这些局长们的表演,郑伟民便琢磨着要不客气了。如果说,对着陈家女婿,自己还有一分颜面上的顾忌;那么对于下面这些尸位素餐的局长们,他像极了已经酝酿多时的火山,等待着属于自己的爆发。

“周局,你刚才说你们国土局的同志去过城际快速路东部枢纽工程的征地现场考察,还和当地的村民讲解了新的征地补偿政策。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郑伟民从国土局开始杀鸡儆猴。

“报告郑市长,我们国土局的同志是去年年底十二月去的现场。”刚刚周局长汇报工作的时候,眼睛不敢正视郑伟民;他内心虚得很,因为他对这个工程的征地事宜是一概不知的,他对于现场的了解,仅限于下面呈上来的材料。

“噢,我忘记告诉你了。新的征地补偿措施,是今年一月初才过了常委会。你们是怎么在去年十二月就拿到了新的补偿方案呢?难道你们国土局还懂得未卜先知?”郑伟民敲了敲桌子,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郑伟民的当众揭穿,让周局长很是难堪;他满头大汗,脸色青白,虚胖的身子在椅子上不断地、不安分地挣扎着腾挪,彷佛椅子底下布满了针刺,让他坐立不安。

“郑市长,是我弄错了,弄错了;对不起,对不起。”周局长刚刚的出丑,引来了同僚们的一阵窃笑;他只能连忙道歉,当然,他能做的,也就只剩道歉。

“你们国土局不用道歉,你们没有对不起我。你们对不起的,是这座城市的四百万父老乡亲。周局长,你好像是在市区出身的吧?你知不知道改革开放都多少年了,特区东部靠近山区的那部分老百姓还过的是什么日子?你知不知道每年因为交通问题而导致的农副产品运不出,让多少农民白白苦干了一年?你知不知道因为市区不通高速路,导致多少外商来了又走,又来了又走?你知不知道因为你们国土局的官僚作风,导致很多日本韩国的厂商拿不到地等不下去,只好去了鹏城?你们下面这些局长,元宵节都过了,结果上班开会依然睡不醒的样子;一个个坐在位置上,手里的钢笔连笔帽都不摘,一幅老爷的模样。你们说,你们对得起谁?对得起百姓?对得起上级?还是对得起良心?”郑伟民越讲越气愤,右手高高举起摔下来就是一桌子。

台下一片鸦雀无声,众人都各自埋下了已经变得赤红的脸;人人都恨不得脚下的地板有一条缝,自己可以悄然无息地钻进去。

大家都知道:这次市长发火了,这是真的发火!多少年来,市里每逢开会,上级和下级,即便是怨气冲天、矛盾深重,也断然不会出现像今天这样的局面。

毕竟,大家都懂得给对方留点面子。面子,也是一条后路;现在把面子翻了,就是把后路给断了。在传统糟粕满地的本地,这点人情世故,已经变成一段基因,深入到每个人的骨髓里和脑袋里。只有郑伟民,像一个变种进化的异类,今天把这一缸子的糟粕给砸碎了。

全场静默已久,但郑伟民的怒气似乎还并未完全消失。他没有继续说话;他在等,等下面的这帮官僚们旧疾重犯,张扬跋扈。郑伟民清楚,要是自己长时间不表态,不做点实质性的惩罚,那下面的人肯定会觉得自己就是发发牢骚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