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潮起,潮落 > 第131章 第五章 绝 地(续18)

第131章 第五章 绝 地(续1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是我自己做的卤水,晚上大家试试。”学礼来不及进厨房,直接走到客厅。

“给我吧,你来招呼你金雄哥和你姐。”阿茹接过学礼手里的菜品,然后走进厨房。

“阿礼,听说你打算到县里开店铺了,是不是?”阿礼还没坐稳,阿梓就迫不及待地问自己的弟弟。

“哎,就是想一想。县里的租金很贵,而且我自己打理的话,忙不过来;何况我每天能够卖的东西就这么多。”阿礼呷了一杯茶,抹了抹嘴巴。

“怎么?你没增加人手?东西还不够卖了?”何金雄一脸微笑,他听得出来阿礼的话,那就是生意红火,供不应求。

“姐夫,这不是多几个人的事情。我师傅传给我的这口卤锅,每天能够出产的数量都是基本一定的。我算了算,每天只能出锅三十只卤鹅,还有十几斤猪下水。多了,这口感和味道都不行。所以,我本来上半年就想着再开一家店面的,但仔细想想,还是要尊重传统,尊重客户的口碑;不要扩张了,钱赚了,但是口碑没了。我不想这么做。”阿礼的生意经很保守谨慎,一切都以市场的口碑为核心。

“哦,还这么讲究。我以为你们可以像市区那些连锁快餐一样,三五日就再开一家。哈哈。”何金雄倒是佩服小舅子的生意经,这种讲究在这个人心不古的年代实属难能可贵。

“阿礼,那你要抓紧了,现在这个社会,都是讲究速度的。”阿梓又开启说教模式。

“急不来的,阿姐。我现在还在试验。”阿礼再呷了一口茶。

“试验?”阿梓和何金雄异口同声。

“嗯,在我师傅的传统办法上改进。”阿礼的眼神里满是自信。

“来来来,说来听听,我很好奇。”阿梓的脸上满是八卦的表情。

“以前,我师傅的厨房都是两口卤锅。一口是老卤,那是精华;但是这口老卤需要人来伺候,加水、加料,还有火候,那都是靠师傅的经验来把握。虽然现在是我来操作,但是这个老卤真的很难扩大。”阿礼一边比划一边说明,他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思索了许久。

“我们吃的卤水,全都是新锅里卤出来的。新锅里的卤水,是在老锅里的原卤里调和出来的。这里面也有讲究,老卤和新卤的搭配,新卤的加料和火候,都是要看当天老卤的成色。老卤的出品一般,那就要在新卤上多注意。这个技术,也是很复杂,说实话,比起老卤的成色,新卤的成色要更多的功夫去维持。所以,这里也不是加一口锅或者加人手这么简单的事,毕竟这个过程要是有错失,那以后的出品就很难保证了。”阿礼说完,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这些年,阿礼精耕细作,深谙烹饪之道。

“那你,打算在哪个方面改进?”何金雄听明白了阿礼的话,他好奇的是阿礼会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姐夫,我的办法其实很简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够稳定地保证出品的质量,同时也要提高供应量。”阿礼说完,用手指了指上面。

“那还不是想多赚钱嘛。”阿梓一脸的嫌弃,她没听出阿礼的真正意图,只想到了赚钱。

“阿姐,话不是这么说的。如果为了赚钱,我可以随便地、简单地扩大供应。反正除了部分客户,其他人一点也吃不出来区别。”阿礼对着阿梓一脸的嫌弃。

“那是,要是这么容易,阿礼早就做了。”何金雄也趁机揶揄妻子一回。

“我现在的试验,就是在老卤和新卤之间,再增加一口中卤,或者说,调和卤水。对应的,我再增加一口新卤,然后把卤鹅和其他卤水分开制作。调和的卤锅,就是为了保证出品的质量;万一老卤的成色不行,我可以有余地弥补,不影响新卤的出品。增加的新卤,为其他卤水准备,这也是增加供应的办法。”阿礼说得有板有眼,扎实稳重。

“我大概听懂了,这就是一种稳妥的改进。调和,调和,就是用来抵消因为产量提高后导致出品质量下降的新办法。”何金雄一听就懂,他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是的,就是姐夫你说的这个意思。”阿礼报以微笑,毕竟能够听懂他所说的人,其实没几个。比如姐姐阿梓,正看着他和何金雄发愣。

“不过,我也有疑问,像你这样的做法,在我们这里是不是比较少见的?”何金雄大概对阿礼的生意经感到意外,毕竟能这么沉住气的年轻人在这个年代已经不多见。

“我知道的,在镇里像我这样子的老店铺已经没几家了。县里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大家都是用工厂集中卤制的办法加工。县里有些卤制加工厂,一天就能制作两百多只狮头鹅,每天供应给十几家餐厅或者酒楼。他们的制作要的是效率和赚钱,对口味不讲究,尤其是调料配方,都用工厂里包装好的成袋调味品,用的也不是柴火,而是电炉。”阿礼对于行内的快餐化做法向来鄙视有余,不屑一顾。

“那人家也赚钱啊。人家做一天等于你做一星期;你一只鹅赚两百,人家也赚两百,但人家每天出炉是你的七八倍啊。”姐姐阿梓依然在埋怨弟弟的冥顽不化。

“话不能这么说,阿礼的做法才是长久的。他有心做这件事,就比光想着赚钱高明多了。不要看现在社会上总是讲赚钱,但实际上大家都是赚快钱,不长久的。”何金雄并不同意妻子的观点,他觉得阿礼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阿姐,同样的酒楼,拿我的货和拿加工厂的货,我的进价就比人家贵两成。我的货是用在包房里的,伺候的是贵宾;加工厂的货用在大厅里,伺候的是普通食客。加工厂用的狮头鹅吃的都是饲料,在农场里采购的;我的鹅都是从本地农民采购来的,吃的是菜和稻谷。我其他的不敢说,但从原料到制作,我都是最正宗最传统的。”阿礼对于赚快钱这种事向来不感冒,他是那种做事就要尊重规矩讲究章法的人。

和郑家其他人一样,阿礼也是固执的一种。

“行了,我们知道了,就你最正宗。”阿梓给弟弟挤了个白眼,然后眼笑眉飞。

“哎,我们有福气啊,有本乡本土最好的卤鹅吃,有一个眼界长远的舅仔,我老何也是幸运啊。”何金雄拍了拍阿礼的肩膀,感慨万分。他没想到他的两个小舅仔,都没沾到他身上赚钱,而是各自闯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大道。

“姐夫,要不你和我姐给我参股,投资我到汕城开一家酒楼好了,其他都不做,就专门做卤鹅,哈哈。”阿礼开怀大笑。

“这个想法可以哦。”阿梓居然没听出阿礼的玩笑。

阿礼和何金雄四目相对,然后哄堂大笑。

时间已晚,夕照空山。屋外,北风阵阵,寒意四起;屋内,亲情浓烈,喧闹缤纷。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