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个来自南海的台风将整个三角洲流域从酷暑中拯救出来。一阵阵瓢泼的大雨外加一阵阵清凉的西风,将整个三角洲大地迅速冷却;立秋,立秋,天凉好个秋,人们都盼望着今年的秋天早点到来。
鹏城的北面,春林片区,是鹏城年轻人的聚集地。那些来鹏城追梦的年轻人,往往会把自己来鹏城的第一站驻扎在此——原因无他,房租低廉而已。
临近中午,蔡家莹开着自己的宝马车拐进了春林东边的一条小马路上,眼尖的她看见路旁有个停车的空隙,便哧溜地一把将车开了进去——鹏城车多路少,路边的停车位更是一位难求,有个空隙能够塞进车子,就已经是阿弥陀佛。
停好车的蔡家莹,立即下车看了看周边,确定自己停车得当之后,便匆忙小跑过了马路。现在的蔡家莹满身富贵,从头上戴的进口防辐射墨镜、手里挎着的限量版手袋到脚下的鳄鱼真皮皮鞋,无一不在显露着她不菲的身价。
你每天穿着这么贵的衣服鞋子出门,不怕遭贼?前些年,阿华曾经调侃过妻子。
怕什么,我要是遭贼,你比我还紧张呢。蔡家莹对阿华的奚落不屑一顾。
我紧张什么?我再娶一个老婆不就了结了。阿华对蔡家莹的调侃从未停止过。
郑总,娶老婆容易,三妻四妾也容易,但想找一个合伙人能够摆平你工作和生活可就难了,我说的有没有道理?针尖麦芒,蔡家莹的回答也是打到阿华的七寸。
阿华的生意愈大,就愈离不开蔡家莹这个女人。这是阿华身上和心上的七寸。
阿兄,如果大嫂要是男的,十个你都比不上她。弟弟阿明如此评价自己的嫂子。
至于其他的兄弟们,话里话外,对蔡家莹这个当家人也是多有褒奖。而那些熟络阿华和他家庭的人也都晓得,要取得阿华的信任,首先要过蔡家莹这一关;要获得阿华的青睐,必须先获得蔡家莹的首肯。
无论公私,大家都知道,蔡家莹这个老板娘,就是老板的风向。甚至有一阵子,鹏达集团或宏升集团要召开董事会,大家都会有意无意地邀请蔡家莹前来参会。
毕竟,老板娘说的话,有时候比老板还更加管用。这也是大家这些年的共识。
鹏城居然还有这样的鬼地方!过了马路的蔡家莹拐进一条小巷子,看着眼前的这副景象,心里顿生厌恶。这里是春林一处由废弃工业厂房改成的居民区;这里巷子窄□□仄,路面满是污物;穿梭在此的摩托车和自行车更是横行无忌;至于路边的商铺多是一些脏乱的小食店和昏暗的士多店,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感。
穿着装戴华丽富贵的蔡家莹,现在终于体会到寸步难行的滋味。她缓步慢行,尽量避开路面上的油滑污水和各色垃圾;甚至她要双手捂鼻,以免吸入一些不可言喻的腐臭味。不过,令她更加难堪尴尬的,是周围人等看待她的眼神。这里的居民大多数鹏城的低收入阶层,他们从未想过会有一个如此华丽的贵妇人亲临此地;在他们的眼神当中,有的不怀好意,有的蔑视敌意,更多的则是心怀恐惧和少见多怪。
就这样,蔡家莹在众多疑惑和不解的眼神中,再次拐进了巷子旁边的另一条巷子。和刚刚经过的那条巷子相比,这条巷子显得干净和清爽许多——路面上再也见不到各种污物和污水,两旁都是一些四五层高的宿舍楼,在每栋楼的楼下还有几家知名的便利店、面包房和咖啡馆。甚至连每栋楼临街的墙壁上,还有各色的涂鸦和英文字母——虽然蔡家莹看不懂这些涂鸦和字母想表达什么,但总觉得这些色彩和图案要比刚才脏兮兮的商铺和食店要来得自在、舒服和安全。
毕竟,这些涂鸦和字母,才是鹏城看起来应有的模样。
“嘿嘿咖啡?哦,在那!”蔡家莹绕过一栋灰白色的宿舍楼,一个名叫“嘿嘿咖啡”的店子映入了她的眼帘,这是她此行的目的地。
蔡家莹没有犹豫,她三步并两步地快速走过去。用手推开了店头的大门,一段美妙悦耳的波萨诺瓦音乐就飘飘然地渗入蔡家莹的耳蜗里。蔡家莹看到,店里只有几张不大的原木桌子,七八张歪歪斜斜的布面椅子,每张桌子上面都摆着一盏仿欧式的铁艺灯,在临窗的角落里还有店家特意布置的植物和书报架;暖黄色的灯光则洋溢在店里的每一处角落,再配合慵懒的波萨诺瓦,显得小资满满。
眼见、耳闻,蔡家莹都感到无比的舒服和安逸。这里的一切都像极了之前汕城海边的那座咖啡馆;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气质要比汕城的显得更加纯粹和个性。
“大嫂,我在这里,在这里。”正当蔡家莹陶醉在这里的小资氛围时,一个青涩而活力的声音将她唤醒过来。
蔡家莹循声而去,声音的女主人正从吧台上款款走出。她身穿着一件白色的套头衬衣,下身则套着深蓝色的七分牛仔裤,脚上则是一双看起来已经年事已久的粉色跑步鞋;只有鼻梁上架着的银框眼镜,才显露出她的不凡气质和学识。
蔡家莹见着她,先是露出一丝舒心的微笑,紧接着则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冷脸。
“大嫂,过来坐嘛。”她找到靠里的一张桌子,然后拉开一张椅子招呼蔡家莹坐下。
“哼,坐、坐、坐,我看你还要给我弄什么把戏。”蔡家莹的冷脸挂着不变。
“我记得你喜欢喝美式咖啡,我点了,等一会就到。”她似乎自动地忽略了蔡家莹的冷脸,依然给出一副天真无邪的表情。
“丽丽,哎,要是让你两个阿兄知道你住在这里,那是一定会发生大事的。”蔡家莹提高了声量,她差点攥紧拳头抡桌子。
“没有这么严重,大嫂,你们别担心。”声音的主人就是阿华的妹妹,郑丽丽。
当年,郑丽丽以全县前三的成绩考到省城第一学府;本科毕业后,她又考到隔壁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一年多以前,郑丽丽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鹏城工作。大哥阿华依着自己的人脉,给妹妹找了一份安逸且待遇不菲的体制内工作;但没过三个月,郑丽丽就宣布辞职不干——她决定下海创业。
你一个姿娘仔,年龄也大了,不安安稳稳地工作,怎么找对象结婚?面对一意孤行的郑丽丽,阿华和蔡家莹反复苦口婆心地劝说。
阿兄,阿嫂,我读那么多书,就是想做一些有价值的实事;我不想坐在办公室里天天等着下班回家吃饭。郑丽丽的心态和思维,和在鹏城打拼的年轻人是统一的。
如果等着混吃等死,何必到鹏城实现自我价值?鹏城的年轻人,可不愿意照着老一辈的思想和方式继续苟活下去。
你不想想,你这个岗位多少人都想抢,你就这么轻易放弃,将来一定会后悔。不知道为何,阿华特别反对妹妹的做法;在他看来,他给妹妹安排的,就是最好的。
你阿兄说得对,你这两年就要结婚嫁人,你还那么不老实,怎么找个好婆家。你是家里的小儿女,只要规规矩矩听话,很多有名有钱的老板头家都等着娶你回去当儿媳。在对待郑丽丽的态度上,蔡家莹一向是夫唱妇随。
毕竟,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传统姿娘,在胶己人的圈子,向来都是奇货可居。
要是我现在就嫁人,那我这六七年读过的书就浪费了。郑丽丽辩不过哥嫂,她选择了离家而走。
既然要干事业,那就干最大的那一份事业。离家后的郑丽丽,和几个读书时就志同道合的同学开始长时间猫在春林一带,计划开立公司和研发自己的产品。
“没那么严重?你看看这里的环境,你一个姿娘仔不害怕自己的安全?你若是有事,你大兄如何给父母亲交代,你想过无?”作为大嫂,蔡家莹在郑丽丽面前有着十足的威权。
从郑丽丽读中学起,蔡家莹就是郑家真正的女主人。阿华的父母亲早年劳苦奔波,身体患疾,对小女儿的照顾早就心有余而力不足。当蔡家莹嫁入郑家之后,身为长嫂的她,也就负责起郑丽丽的学习和生活。蔡家莹和郑丽丽之间感情,早就不是一般的姑嫂关系,蔡家莹扮演的更多是大姐姐和知心朋友的角色。
“你不说,没人知道我在这啊。”郑丽丽吐了吐舌头,装了一个鬼脸。
“哼,不说,不说你就以为其他人不知道了?丽丽,哎,你阿兄就是希望你能过上好日子,平平安安过完这世人。你为什么就不听话呢?”蔡家莹丢下冷脸,转而当起老妈子。
“阿嫂,整个家就你最懂我了。我只能说,是上大学让我意识到我的自我,给了我自信和能力,让我知道作为姿娘仔,我也能打下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郑丽丽的话,淡定而平和,一字一句都充满自信和光芒。
蔡家莹仔细端详着坐在对面的小姑子。离家不到三个月,小姑子的身上似乎有了新的蜕变,她的脸色虽不红润,发际线甚至高了一些,但她的眼神却是那么的闪耀犀利,举手投足之间,还有一种英姿飒爽的巾帼气质。和在家的时候相比,小姑子的精神和状态确实有了天壤之别。
最美的鲜花总是成长在山野之外。郑丽丽的蜕变证明了此言不虚。
“我不懂,我不懂你们这些年轻人。”蔡家莹又开始板起脸。她内心赞叹着郑丽丽的变化,但身份和地位却让她放不下架子来赞美晚生。
“你懂的,你要是不在意我,你今天就不会来了。”郑丽丽倒是一脸的笑嘻嘻,在蔡家莹面前,她就是一个小女孩。
“我来,是来看看你做呢,看看你日子如何。你叫我来,是不是想回家了,但又放不下面子?”蔡家莹一边小声说话,一边把脸凑到郑丽丽的身上。
“不是。”郑丽丽干脆地摇了摇头。
“手头没钱了?”蔡家莹瞪着眼小声问道。
“我有钱,生活没问题。”郑丽丽依然答得干脆。
“你一个姿娘仔,哪里来的钱?”蔡家莹眉头一紧,语气低沉。
“这几年,你和阿兄还有二兄给我的零花钱,我都用不完存起来了;还有,之前上班吃住都在家里,我也省了不少钱;现在我一边搞创业,一边给附近上学的小孩辅导功课,也赚得到一点生活费。所以,其实我手里还是有钱。生活上的事情,你不用担心。”郑丽丽生活简朴,对物质的要求并不高。
“你没钱了要赶紧和我说啊。”蔡家莹拍拍自己的手袋,小声嘀咕。
她原以为,郑丽丽今天约她,是因为没钱的缘故。在来之前,蔡家莹就去银行取了两万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不过,蔡家莹只是猜对了事实的一半;而事实的另一半,就等着郑丽丽给她如实坦白。
“阿嫂,你怎么知道我没钱啦?”郑丽丽故作神秘道。
“你不是有钱吗,做呢又没钱?”蔡家莹觉得这是小姑子在戏耍她。
“其实我今天约你来,还真是为了钱的事情。”郑丽丽眨巴眼睛,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当蔡家莹正想细细盘问小姑子时,店老板把磨好的咖啡端了上来。蔡家莹看着那精致的杯子以及同样精巧的点心,似乎一下子就把持不住自己的口欲。我好像很久没喝过咖啡了,蔡家莹端起杯子的那一瞬间,她心有感慨道。
“说吧,你要钱做呢?”喝下半杯咖啡的蔡家莹,才想起郑丽丽给她讲钱的事。
“是这样的,阿嫂。我和我几个同学想开一家软件公司,现在我们在到处筹钱作为启动资金。按计划,我要拿十万块出来投入;但是我留下部分生活费,算了一下,我还差五万呢。所以,所以,我想找你借五万。”虽然和阿嫂的关系亲密无间,但谈及金钱,郑丽丽不免还有些尴尬和羞涩。
“什么公司?什么软件?”蔡家莹对电脑之类的事情一概不知。
“软件,就是在电脑上按照一定顺序组织的数据和指令,是一个组合。说简单一点,就是在电脑上运行的程序。”郑丽丽的大学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时下的鹏城,她算是一枚炙手可热的人才。
“不,不,不。你说的我听不懂,你就别说了。但是你说你要开公司,为什么不回家和你阿兄谈谈呢,要他给你介绍门路和关系,你做什么生意都可以啊。”蔡家莹觉得,郑丽丽的说法很不靠谱。
“阿嫂,我想做的事情和阿兄的房地产完全是两码事。”对于蔡家莹的无知,郑丽丽没有唉声叹气,她快步走到吧台,从柜上搬出一台笨重的手提电脑。
郑丽丽把电脑打开,放在蔡家莹的面前,然后对着键盘一顿输入。不消三五秒,电脑的界面就弹出一个视频窗口,紧接着一群男男女女就在视频里又跳又唱。蔡家莹看得云里雾里,她似乎看懂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看懂。
“阿嫂,这是我们刚做好的一版视频播放器,现在还在做测试运行。”郑丽丽饶有兴致地给自己的大嫂介绍自己团队的杰作。
“什么播放?什么机器?”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蔡家莹的耳朵似乎开始不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