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大师兄说过 > 第185章 非草木(一)

第185章 非草木(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本来有些奇怪,既然是毓秀来客,何不在他来之前就和他交代清楚,也好让他略作准备?转念一想,他被特意从日常的修业中提来,又没叫旁人知晓,大概来客乃是秘密到访。

但等看清楚那人的面容,他不禁“啊”地轻呼出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出口他就暗道不好,连忙噤声。对方却似已经听到,轻轻一挑眉,暂没去理会。

他笔下画作已至尾声,阿韵只是往那面瞥了一眼,就觉头晕目眩,完全不晓得纸上有什么。片刻后,他将墨色淋漓的笔随手一搁,一面铜镜从袖中跃出,悬于桌案之上。

镜光如水波闪烁,几下之后,桌上竟然只剩下一张白纸,上面的笔迹统统无影无踪,不知是不是被摄回了铜镜里。

这时,他方才抬头看了过来。

阿韵一时呆立,正拼命想着如何解释,对方只是微微一笑,说道:“原来我们曾有一面之缘。”

这一面之缘,想起来阿韵都觉得离奇。那时他年纪尚小,还没去书院应选,一日随家人去游湖,遇到两人在摆摊卖扇子。他族兄停下聊了两句,发现这两人很是有趣,一个是穷书生带着扇子卖字,另一个则是路过的画师跟着凑热闹,有人要买花鸟扇子,他就画上一副。

族兄买了两把牡丹扇,回去的路上感叹说笔法着实不错,可惜大概是专画这细巧之作,难登大雅之堂,才还在颠沛流离。阿韵哪懂这番感慨,单觉得那戴着斗笠的画师长得好,就跟他想象中流浪江湖的侠客差不多……或许不是侠客,但至少有一技之长吧?总之他看在眼里,记得清楚。

只是他怎么都想不到,再次见面是这个情景。

当年那份落拓潇洒,尽化为了眼前的气度高华,唯有在提笔时的意态,依稀可见几分风流影子。

阿韵呐呐道:“许久不见,原来……原来你拜入了毓秀。”

画师被他逗得一笑:“我是拜入了毓秀,却并非你我别后的事情。”

阿韵回过神来,只想抽自己两下,他说的这是什么傻话啊!距那时还没过几年,他必然早就是毓秀的修士才对!

“仙师……”他连忙改换称呼,“敢问仙师名号?”

“不用叫什么仙师。”画师道,“我是毓秀孟君山。”

那名字在他耳中化为震响。阿韵呆望着他,忘记这举止颇为唐突,听到他问:“小道友如何称呼?”

“阿韵。”

他脱口而出,犹豫了一下,又道:“我名叫姜希音。”

“姜道友。”对方自然而然地点了点头,从一旁的竹瓶中取出一条卷轴,在桌上摊开,又往旁边让了让,示意他站过来看。

阿韵脑子里一片浆糊,稀里糊涂地走过去,低头一看,顿时清醒过来:这是一张延国的山川舆图。

孟君山道:“我请衡文为我寻一名精通地理之人,还要仰仗道友帮忙。”

他当即从舆图上指了几处,详细问来。阿韵总算知道他为什么会被叫来了,这下打起精神,仔细作答。

那些问题听得出不是刻意为难,但有些实在颇为刁钻,让他不敢放松,额头渐渐浸出汗。及至问到一处旧河道改道之事,他苦思冥想,半天也答不上来,忽见对方拿起铜镜,在纸上映出一幅画:“你想的可是这里?”

画上只有素笔,描绘的正是那处河口的远景,阿韵顾不上感叹这法术神奇,仔细看完,终于给出解答。或许是看出他紧张,孟君山轻松道:“先说这些吧,你且去在这院里歇息,明日再谈。”

阿韵有心说自己并不累,但想了想,还是没有自作聪明,温顺应是。见对方回到案前,拿出另外几张卷轴,大有彻夜不睡的架势,他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去外间煮了茶拿来。

将茶端上时,他正看见孟君山从袖里抖了两颗翡翠般的药丸在手上。见到茶来,他道了声谢,先去喝那热茶。

阿韵偷偷瞄着那药丸,只觉幽光熠熠,不似凡物。孟君山察觉到他视线,将手掌摊给他看:“这是甘药,吃了可以少睡一顿觉。”

阿韵:“……”他还以为会更神奇一点。

孟君山索性拿了瓶给他:“尝尝可以,不要一次吃太多。这个虽然药性柔和,但姑且也是药。”

“怎敢无功受禄?”阿韵连忙要推辞。

“拿着吧。”孟君山随口道,“这两天有得你忙呢。”

阿韵:“……”

他欲言又止,把瓶子珍惜收好。临走前,他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前辈,那河口的画卷如此清楚,您是亲眼见过,才画下来的么?”

“只凭想象,断不敢拿来在此时用。”孟君山笑道,“延国博大,风物甚美,很值得遍历一番。”

阿韵不禁为之神往。在他心中,游历四方的并非这位仙门高徒,而是那无牵无挂的画师;或许这才是问道长生的意义,可以纵情而行,去想去的任何地方。

像他这样的人,活到他这个份上……大概才是真的自由吧?走出门外后,他也一直这么琢磨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