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些时候,罗杨先去上河村老酒翁那里买了两坛子平日里村里人常喝的酒,然后才去罗老根和罗大石家还钱。
罗杨虽然许多事不懂,但像这样的人情往来他还是知道的。大爷爷和三叔家肯借钱已经让他们很感激,还钱的时候自然得带点东西。只是太贵的他们买不起对方也不会要,别的便宜的又不合适,倒是酒,拿回去不论自己喝还是做点菜都成。加上价钱合适,对方肯定不会拒绝。
事实上,当罗老根他们知晓罗杨过来的目的,只先问他们余下的银钱够不够用,罗杨说够了,那就不再拒绝。
他们家虽然人口多土地多,农闲的时候还能去县城找点苦力活干,可架不住家里要送罗木读书,这花销就比寻常人家多了太多。加上人多吃的也多,算起来日子过得也不是很宽裕。
现在罗杨来还钱,那自然没有不收的。至于之后要是没钱急用,那再借就是了。
还了他们的,罗杨又往三叔罗大石家去。
罗大石正在屋里编竹筐。他手巧劲大,十几岁的时候是编来自家用,后来学人家试着拿去镇上县里卖,知道能得钱后,就一直不落下,只要有空就编。因为编的确实不错,这些年倒也能得几个钱。
这不,他还拉着罗栓跟着他学呢。庄稼人,来钱路子就这些,不学怎么成?再说,就算你不是拿去卖,那自家总是要用的,总不能花钱去买。
稍远一些的边上,周洋在缝补一条裤子,顺带指点正在灶屋里忙活的罗椿。
听到罗杨来意,罗大石就道:“你先还你大爷爷家的钱,我家的不急。”
罗杨回道:“大爷爷家的我还了,我才那边过来。”
罗大石皱眉,“我记得你们是跟大爷爷家借了三两银子,现在又要来还我们的,那岂不是今天卖粮的钱都去的差不多了?”
罗杨忙道:“还有一两呢。”
罗大石:“那咋够用?”
罗杨:“之前卖野猪肉也卖了些,加上这一两,节省些也够了。”
罗大石:“真够?”
罗杨点头。
罗大石想了想,没再推辞,“那成,我就收下了,你要是缺钱用就来找我。”
罗杨真心实意,“多谢三叔。”
周洋听到这,脸上露出些笑来,“今天我们也卖了几两银子的粮,家里用银钱松快了不少,倒是能给栓子说个媳妇了。”
原本正编底筐的罗栓听到这脸皮陡然一红,“小爹,你说什么呢!”
再聪明嘴皮子厉害的人面对娶妻这种事都是羞涩的。
罗杨现在倒还好,毕竟不是在说他自己。忙问:“栓子要说媳妇了?看的哪户人家,哥儿还是姐儿?”
周洋这个当小爹的操心,笑道:“我相中了一个姐儿,只是还没跟人家递话,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想的,就先不同你说了。”
罗杨倒不失望,看罗大石也没反对的神情,便道:“那就祝三叔叔么心想事成,娶个贤惠能干的儿媳妇进门。”
罗大石和周洋都高兴的笑了起来,罗栓则脸红的跟猴屁股似的。
罗杨倒也没笑话他,只说道:“栓子也要成大人了。”
罗栓羞恼的瞪他,“杨哥!”
罗杨闭嘴,“成,我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