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锦书来 > 第36章 风起

第36章 风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杨氏在一旁笑盈盈的,“才多大的孩子,我看你啊,已经恨不得开始教她读书了。”

“哈哈,正有此意,”白居易打趣道,“小丫头,阿耶教你读诗好不好呀?”

这时,仆从称有客来访,再一看身后,只见元稹正牵着七岁的女儿阿保迎面走过来。

小女孩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见到白居易夫妇,连忙挣开了父亲的手热情地跑过去,“白伯父!杨伯母——”

“小阿保都长这么高了呀!” 杨氏笑着轻轻摸摸她的头,随后起身朝元稹行一礼,见他身后再无其他人,便问道,“阿丛身子可有好转?”

元稹回礼答道,“好了一些,只是还吹不得风,我俩就单独来了。”

他在知道白居易喜得爱女后就一直想带着阿保来见一见小妹,今天终于如愿。小孩子们不比大人那样时时都方便见面,若再不抓紧时间带她来一趟,只怕……

“这是妹妹,”杨氏指一指摇篮中的小娃娃介绍道,“阿保,来,摸摸她。”

阿保第一次见这么小的婴儿,紧张又好奇地睁大眼睛观察着她。她看上去好白,好软,就好像自己最爱的那件瓷娃娃,可爱又脆弱。

她胆怯地伸出手,生怕一个不小心将小妹弄疼了,可又实在想碰一碰她那鲜活的小脸蛋,于是一只小手就这样犹豫地停在了半空中。

就在这时,这只手被一只更小的手一把握住了。

金銮子抓住姐姐的手,咧开嘴笑得正欢。

“阿——叽——”

阿保的心砰砰直跳,连忙呼喊元稹,“阿耶!您听,她喊我阿姐了!”

“这小丫头,阿耶没学会喊,反倒最先学会喊阿姐了,哈哈哈……”白居易抬头看向元稹,见他只是远远地倚在树下,脸上的笑容模糊不定。他心里一沉,吩咐杨氏看管好两个小女孩,便起身拉着元稹朝书房走去。

“什么?分务东台?去洛阳?”

白居易惊诧不已。东都的政务系统相对于长安来说就是个摆设,去到那里,要么是为了养老的,要么是被长安闲置了的。

“也是裴中书的意思,”元稹反过来安慰他道,“在东御史府,品秩皆不变,不必替我忧心。”

任敬仲案的结果几乎惹得整个严砺余党不快,近来针对元稹的报复行动也是层出不穷,多半都是弹劾他“擅越职权”、“意图邀功”,净用一些莫须有的罪名。

眼下还只是在纸面上攻击他,可谁能保证日后不会出现更极端更危险的事?

“暂时避一避,也好。”白居易垂下眼,失落之情溢于言表,“那……什么时候能回来?”

“说不定很快呢。”元稹故作轻松地耸一耸肩,“你看我们每次分别,总以为要很久才能再见,可实际上总能比想象中更快见面对不对。”

白居易瞥他一眼,“我看咱俩的字可以换一换,你可比我‘乐天’。”

就这样,元稹不久后便奔赴洛阳,以治事东府的名义在那里继续履行御史的责任。

按理来说洛阳事务虽然清闲,但元稹在生活上应当不会无聊,因为此时此刻,郑余庆、韩愈这两个老熟人皆在洛阳任职。

或许也可以称之为,闲置。

被闲置在东都的官员如果过得不闲,那只有可能是被更麻烦更恼人的事情缠身。很不巧,韩愈就是这样的状况。

他自去年以都官员外郎分司判祠部,主管寺观僧道,可巧不巧,他偏偏最厌恶佛事,因此时常以雷霆手段事之,毫不留情。近来李纯身边的宦官功德使吐突承璀派人来洛阳招揽僧尼道士女官入籍,其间宦官与这一伙人之间的贪赃受贿等龌龊事层出不穷,桩桩件件都踩在了韩愈的雷区上。

“不事农桑、不服王法、不懂教义,如今连僧籍都被拿来用作谋取私利,他们简直无法无天!”

元稹家中的小院里,韩愈越说越激动,忍不住一掌拍向了石桌。

“嘘,小点声,阿丛刚睡下。”

韩愈意识到不妥,连忙闭嘴道歉。

自来到洛阳,韦丛的病情就有些恶化了,元稹无暇他顾,整日照料着她。可即便如此,在闲下来时仍会下意识悲叹一声自己的处境,碰巧昔日的老邻居韩愈过得更是不顺,于是两个心情不好的人便偶尔凑一块儿,聊以发泄。

元稹在他近旁的石凳上坐下,“天子崇佛,吐突承璀定会崇之更剧以便奉承邀功,你打算怎么做?”

“按律,超出朝中所定僧尼人数者,责令其放归还俗;借佛事行不法者,当诛。”韩愈沉声道,“我本不愿伤及人命,可这次,是他们逼的。”

元稹欲言又止。

当年韩愈一道《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把自己送到了阳山,时隔三年方才等来量移;刘禹锡一通新政把自己送到了朗州,至今没有一点被重新启用的迹象;元稹一趟东川之行所带来的结果,就更不用多说了。

他们所坚持的某些东西,没能给他们带来好的回报,但他们却从未产生过动摇。

“他们不会放过你。”

“那就放马过来,”他神情淡漠亦无惧,“我岂会怕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