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穿越一场,谁不放眼海外?
那之后海燕和海鸥将名单上拟好的飞禽压在底下,毕竟它们象征着成功、智慧、自由、无畏。
接下来又是一系列的礼仪,总之就是拜了再拜,礼毕之后少不了一同分食祭品和宴饮,也算是为新知县接风洗尘。
刘自止被引至西花厅,卫琅这些官员夫人没有不能抛头露面的规矩,由秦夫人带着坐在东花厅。
直到第二日,才算到真正重要地财务交接环节。
前任知县秦淮和早几日便让人将卷宗和账册整理完毕。
与之相关的县丞、主簿、典史等官吏也都已经等候多时。
不怪他们紧张,说是上任交接,其实这也是对知县衙门的一次严格盘查,上头专门派下监盘官过来监督,稍有不慎容易丢官。
监盘官将册籍仔细翻看一遍没有发现任何涂改的痕迹,之后又把他交给刘自止。
心算这种高级技能,刘自止可不行,他只是在检查是否有账目涂改造假。
这样一来目光自然落在后面的数字上,现存留银一千百二百多两可真不少。
他不由挑了挑眉,老秦是实在人!不愧被定为无字简缺,这地方果真事少钱多。
接着又仔细翻看各类账目,均没有涂改痕迹。
盘算官走形式般找来几个书算,又算了一遍,都没有任何问题。
说实话他一点也不意外,都说六房存着一明一暗两本账,明着的这本可不就是用来应付检查。
原则上后任知县不必承担上任知县留下的烂摊子,后续一旦发现账目不存在的亏空,需要上任县令自己倾家荡产补上。
但是往往有的知县明修栈道,就喜欢坑愣头青,要么数目不对,要么实物不符,要么以次充好。
这些他暂时都不需要管,他要做的是检查实物与明面账目对得上就可以。
由秦知县带领着,跟着一系列相关的官吏,到各处一一查看,尤其是库房和粮仓。
仔细查看各种物品库存数量是否与账目一致,物品是否污损,暂存的税银和税物是否对得上等等。
接下来又去了城内几个常平仓,这是为了储藏赈济粮所设的粮仓。
负责春慌给百姓借贷,秋收连带利息再收回来,总之兼具赈济与调控粮价的功能。
“琅儿!”
天擦黑的时候这才回到在县衙暂住的寅宾馆中,一眼瞧见卫琅便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臭死了,起开!”卫琅皱着眉头轻推了他一下。
刘自止这一天围绕着各种粮食打转,虽说简单清洗过,身上还满是灰尘和汗腥味。
“不要!”他赶紧收紧手臂,倾斜着将全身重量压在卫琅身上。
没等卫琅开口,又接着又道,“琅儿,我今儿走了好些路!”
“交接了?”卫琅当即问道。
“还要几天!”
刘自止这一天可谓跑断腿,后知后觉感到一阵疲惫感涌过来,声音闷闷地说道,“某人怎么不知关心为夫如何?”
“我看某人很好!”
听到他打哈欠的声音,卫琅只好又推了他一下,“快起开,你去换身衣服,洗个热水澡解解乏。”
“不想起,再抱会!”刘自止懒洋洋地赖着不想动弹。
“欠你的!”卫琅感觉脖子痒痒的,不由仰起头,微微动了动身子。
翌日一早,刘自止经过一夜好觉,整个人神清气爽。
“这是乌米饭?”看到碗里颜色乌黑的米粒,他不由开口说道。
“老爷知道?”红叶惊讶地看向他。
“哦。”刘自止知道要来山台县上任当然要先做功课,了解清楚这里的风土人情。
“真真见多识广,那老爷说说看今儿是什么日子?”
“乌饭节。”
“老爷可说错了。”
“浴佛节。”卫琅刻意看了刘自止一眼,仿佛再说这就是你做的功课?
“还得是主郎!”
红叶此时兴致勃勃地讲道,“听他们说,目连的孝心感动了天上的佛祖,佛祖就教他用乌叶做乌米饭,让他娘不饿肚子。”
“他做了一碗黑乎乎的乌米饭,恶鬼一看可不敢吃,他娘就填饱了肚子,以后也没有挨饿。”
接着他有道,“老爷,夫郎,你们吃了乌米饭保准什么妖魔鬼怪不敢靠近,一年平平安安!”
“哦,你快出去吃!”刘自止看的版本可不是这个,是关于战国时期孙膑吃乌饭逃狱报仇的故事。
其实不管哪个传说,都是百姓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好吃吧?”刘自止用筷子夹了一口放进嘴里。
乌米饭就是用乌饭叶子挤出的汁液浸泡一夜染色后,煮熟的糯米饭。
这个乌米饭加入了少许白糖,口感软糯,甜味适中,还带着一股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