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钱粮外,大齐朝规定官员交接要对诸物、诸事项数都要一一标明。
官署中在职官员、房屋、马匹、犯人等这些都要交接,甚至有的县衙连哪个村有几个流氓地痞都写得清楚楚,登记在册。
官署外的育婴堂、孤老院、文庙、武庙、文武昌庙等地方,连带着县城排水口、水窗,也跟着排查了一圈。
其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文庙中孔子像两旁围绕的不再是他的弟子。
这让他不禁想起前世网友们调侃所说:“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这如今可是真实现了!
不信你问问他周围的韩非、墨子、扁鹊、范蠡这四个法、墨、医、商学说的代表人物。
这哪是祭拜圣人,还以为在稷下学宫论道讲学呢!
刘自止心中默默为太祖陛下点了个赞!
当时太祖陛下这一拍脑门的决定,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最最无法接受的是天下读书人,纵使太祖陛下积威甚重,学子们也是群情激愤。
眼看要推翻他们从小学习的孔孟之道,还有他们的出路么?
朝中官员纷纷上书,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更有大批臣子干脆长跪不起。
老太傅询问他意欲何为,太祖陛下笑着说道:“都是咱们中华文脉,怎么入不得文庙?这不还在尊位嘛,也就是你们这些人大惊小怪!”
“太傅放宽心,孔圣人整日对着弟子们想必也是乏了,朕正好帮忙找几位圣人一起论道,想来他也高兴。”
说是如此说,也是太祖陛下自知士农工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想要推翻儒家确实做不到,但看不过眼时不时牵制打压一番总成。
其实他原本想法想让姐儿和小哥儿也科举做官,但大齐朝建国毕竟没有经过彻底统一的思想解放。
还有开国一系列措施,像取消人丁税,尤其是官绅一体纳粮,也确实撼动了天下读书人的利益。
好在如今这片土地经过上一轮权力绞杀,所有势力全部洗牌,从头再来也让人容易接受。
但天下初定,再来一次大变革,这直接会插他们肺管子。在他们眼中女儿掌权,绝对是牝鸡司晨。
没看见前面几朝,但凡稍接触点权势的女子,哪个没被编点难听的轶闻。
但该为这些女眷们争取的利益太祖陛下也尽量争取。
新增的几个部门也都是不限男女,毕竟是首创的新官位,大家一起获益!
当然他也为不少读书人找了一条出路,学海虽无涯偏偏给加了一个期限,一学几十年总不能一事无成不是!
考不上秀才,考不上举人都没关系,大好的山河正等着他们,反正要加强地方建设,乡长和镇长也是虚位以待。
就看他们识不识相!
至于不识相,不好意思,拳头有些痒了,想见见血!
最主要的分田问题,什么体恤女眷体弱少分或不分,让她们在家做做饭养点蚕多好,全都是屁话,田在底气就在。
一律等同男子,记在女眷名下,出嫁时可以把田带走。
有些男子开始嘀咕徭役问题,不好意思,一视同仁全没有,按亩交钱,官府花钱雇人。
除了儒家学子心忧外,道家可谓里外都不是,这热闹也不是这么好看的?
如今儒释道三大家,释家不是本土人不带它玩也是合情理,但是不带他们道家这莫不是陛下认为他们上不得台面?
倘若陛下带上他们,自觉自家祖师爷不在尊位,低人一等,他们心中也是左右为难。
这下就尴尬了!
太祖陛下却道:“你们道家的神仙是真不少,偶尔让其他出来走走岂不正好?”
真人一点就懂。
得了,还是好好钻研科学,谁让他们道观庙宇多呢?
当然对着大师也左不过同样安抚,都是自家人,顺便问候一句:如今你家佛子也有三千众了吧?
法家一直是隐形人,各朝代却处处有他们的影子,罕见露面也没太吭声。
最欣喜的是墨、医、商三家,尤其是商人,可是咱大齐朝新宠。
前有商人子弟可以考科举,后有海外贸易,如今又让他们入文庙,这可谓步步高升。
当然有如此好处,不用多说,商人们又是出钱又是出力,前面国士殿改建出了,什么,这次你说没钱请圣人像?
我们来,瞧,连其他几位圣人也是一样的威严庄重!
也有其他人家眼热,不就有几个臭钱,这科举可不是想考就考得上!
没错,咱就是有点小钱,咱乐意捐款!你家占地多大?你能纳妾么?你有几个纳妾名额?
有钱咱就能!什么?你说你们夫妻情深?
笑死咱了!你连举人也不是,不能纳妾可不吹嘘夫妻情深嘛?
咱不是!咱都有,咱不纳妾!
就是这种攀比比比皆是,总之有些事情名正言顺可以不做,但不能没有!
真正作壁上观的还是农家,对于没能上桌虽有些小郁闷,反正他们家有先农坛,要是陛下敢不拜试试看!
话说回来,江南地区极易发生水灾,往年大大小小的洪水灾害都没断过!
一旦河道堤坝决堤,两岸无数田地被摧毁,百姓遭殃,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