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种田之锦绣荣华 > 第75章 琐事

第75章 琐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到石榴林里溜达一圈,回到书院已是半下午。

林大郎和林安澜走到正在上课的教舍旁,停下了脚步,这里很安静,只能听到先生们的讲课声。

林安澜看看教舍前的日晷,这堂课马上就要结束,便先去了林易的办公所还了山顶的钥匙。

林易稍后要给学生们上最后一堂课,见林大郎已经游览完,提议道:“大郎,去课堂上给学生讲一讲国子监的事吧。”

林易的课并不多,经史子集这些课都有专门的先生来教,林智便让林易给学生们上政事课。

没有书本教材,上课的内容便是林易在官场的见闻和做事经验。

求真书院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班,按照学生的考试水平来分。丁班的学生要一点点往上升,最后到甲班便是要预备毕业了。

现在林二郎在甲班,三郎四郎刚入学在丙班,预计明年可升乙班,林五郎便是在丁班了。

林易的这门课便是专门为甲班的学生准备的,这些学生基础知识已经很扎实,再学个几年便可着手参加地方上的考试成为乡贡,为科举做准备。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最为缺乏的便是对于官场政事的了解,这门课作用还是很大的。

明日便是岁考,虽然书院方开院三月,但岁考必不可少,也能更加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水平。

岁考分为两天进行,后天考完就正式放假,待过完正月十五再开学。

这几天先生们讲课少了,多数都是学生自己复习。

而林易的这门课特殊,复习没什么用,全靠平日的积累。因此林易便想让林大郎为学生们讲下他眼中的国子监。

这项任务非常临时,林大郎有过一瞬的慌乱,之后便镇定下来。

因为过完年便要去游学,到各地的州学府学做交流是主要行程,所以林大郎提前做过一些准备,现在只需要把这些拿出来,在心里组织片刻便能应对。

学生们听说是国子监即将毕业的监生来为他们讲课,都非常期待。

能够考入国子监的,便是半步踏入官场的人,比他们这些苦读数十年还要一步步考到长安的人强了不知多少。

林易介绍完林大郎,便把位置让给他,自己走到教舍最后一排的空座位坐下。

林安澜不知从哪搬来一个小板凳,也坐在后面,还听得津津有味。

离她最近的一个学生在她进来时就注意到她了,好奇之下多看了几眼,林大郎的演讲已经开始,也顾不上问,全神贯注听课去了。

林大郎站在教舍前面,底下二十几个学生齐刷刷看着他,紧张感油然而生。

再看到教舍最后坐着的林易向他投来的鼓励目光,坐在正中间第三排的林二郎眼中的笑意,林大郎深吸一口气。

现在他背着国子监监生的名头站在这里,绝不能露怯丢人。这种场面在以后的游学路上还会有很多,权当这次是预演了。

调节好状态,林大郎缓缓开口,很快进入状态,越讲越流利。

口若悬河讲了小半个时辰,林大郎将准备好的说完,让学生们提问。

学生们问的都是与国子监和科举有关的问题,没什么能难倒他的,一一解答。

甲班学生总共不足二十人,挨个回答过一遍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回答完正好下课。

这堂课结束便是晚饭时间,吃完饭学生们可以自由活动,待在教舍读书也好,跑回宿舍睡大觉也没人管,全凭自觉。

学生们都去吃饭,除了林二郎和他们一起慢悠悠走回小院,路上碰到林三郎和林四郎,却没见林五郎的身影。

林四郎说道:“五郎定是一下课就跑得飞快,兴许现在已经坐在烤架边上等我们了。”

回到小院,林五郎果然早一步回来,和林四郎说的一样,守在烤架前盯着上面的羊腿流口水。

今天不是很冷,吴月皎便让人把饭桌搬到院子里吃,实在是屋内狭小,这么多人着实坐不下。

望湖往羊腿上刷完最后一次蜜水,再略烤一会儿就好了。

与羊腿同时烤的还有两只芦花鸡和昨日带来的稻花鱼,此时已经可以上桌。

几人依次净手,找个位置坐下,先喝下一小碗米粥养胃。

林智率先夹起一块鱼肉,众人便也跟着动筷子,鱼肉鲜香,鸡肉外焦里嫩,配上胡椒粉和茱萸的辛香,大家味蕾大开,闻着四散的羊肉香气,更是期待不已。

望湖片下两盘肉端上桌,林智指着其中一盘对林四郎说道:“四郎,把这盘肉和那边的鸡鱼给黄先生端去。”

林四郎放下筷子,领命而去。

黄实已经收了林四郎为徒,精心栽培他,传授毕生的作诗感悟,林四郎受益良多,于诗歌一道进益颇多。

既正儿八经拜了师,就要将之当做自己父亲般侍奉,这不,特意给他留了半只鸡两条鱼和刚烤好的羊肉送去。

黄实家人也不少,但不是所有人都跟来书院,只有大儿子和小儿子在这,大儿子找了份活儿干,小儿子则是读书。

妻子和大儿媳妇在织缎坊做工,带着小女儿和小孙子在村里。

黄实打算攒点钱在林家湾建房子,也不用太大,够一家人住即可。不然一直住在林家总是不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