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已经接受林家太多帮助,现在有了能力不说如何报答却也不能一直占便宜。
香喷喷的烤肉下肚,再喝上一杯甜津津的石榴果子露,别说多舒服了。
林智和林易还浅酌几杯,林大郎到了可以喝酒的年纪,也陪着喝了两杯。
低度数的黄酒微微加热,热乎乎得下肚,酒量浅的也不会容易喝醉,只觉身心舒畅。
林安澜吃着烤肉,想到书斋小别墅的冰箱里还有几块上好的雪花牛排,她一直没舍得吃。
这个时代耕牛不允许随意宰杀,牛肉难得,也就去年隔壁徐家村有一户人家的牛老死了,周佩宁闻讯让人去买了些回来给他们吃。
老死的牛肉质已经不嫩了,吃着也就那样。
林安澜思维渐渐发散,按说大虞朝疆域辽阔,各处商路畅通,怎么没人从西域运牦牛来中原呢?
牦牛干不了农活,只能杀来吃肉,那些整日寻欢享乐的权贵应该很愿意花钱买来吃才对,多好的商机啊!
如果一直没人做,那等她长大了,就试着做这个生意,说不定能赚不少钱。
胡思乱想了一通,林安澜的胃逐渐被塞满。
遗憾地看着望湖新烤的羊腿和鸡肉,只能暗叹无缘。
次日学院开始考试,但紧张忧虑只属于学子,已经放假了的林安澜不走心地安慰鼓励着林五郎,心里却在想不知道这次考试过后五哥又要如何被大伯惩罚。
晚上吃的锅子,就是现代火锅的简单版,滋味却也很好,对于吃不了辣的人来说和火锅没什么区别。
大虞朝没有辣椒,许多菜色缺了不少滋味。
许久未曾有所动作的林安澜蠢蠢欲动,要不,把辣椒拿出来种?
红薯今年又种了一茬,收获的红薯种足以留到明年给村里各家各户都分一些来种。
林易在林家湾四周寻找野生红薯的动作给了林安澜启发,这次她要把辣椒种在村子四周,甚至于书院这边的山里也可以顺便种上一些。
辣椒不长在她的小院里,她爹就不会怀疑到她的身上了吧!
打定了主意,林安澜着手准备要用到的辣椒种子。
先从干辣椒里取种,在书斋里的菜地里培育小苗,等到合适的时机就栽种到外面。
唯一需要动点脑筋的就是等辣椒长成了要怎么不被怀疑地告诉大家这个要怎么吃。
林安澜暂时没能想出好主意,总不能还让阿金上吧!狗是真的不能吃辣椒啊!
没想法就先不想,反正等辣椒长成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说不定某个瞬间就想到了。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最后一日的下午求真书院停满了马车,都是来接学生的。
林智作为院长,等学生们都走完了,眼见各处都安排好才动身回家,其余人也只好等他一起。
书院放假,瓷窑和织缎坊也是时候停工了。
处理完各项杂事,总算是可以安稳清闲下来等着过年。
因着是守孝结束的第一个年节,和以前都不太一样。
前三年的春节家里不能有太喜庆的东西,各处装扮与平日无二,今年吴月皎和周佩宁却是早早派人去采买红绸和各种过年用到的装饰,其他的还没用上,先把屋檐下的灯笼都换成了红色的。
红灯笼一挂,喜庆的感觉立马扑面而来。
腊月二十三,林家湾一带有家家户户祭灶神的习俗,两个女主人找村里人取过经后也照着做。
这一天林家湾各处都飘荡着香味。既要祭灶神,定是要做点好吃的东西。
祭拜完灶神,那些东西也不能浪费,大都进了孩子们的嘴里。
这里流传着一种说法,供品用过之后给孩子吃,能够保佑他们身体康健,头脑聪明。
东院和西院各有一个厨房,祭灶神也分开来做。
之后自林大郎而下,每人都得了一份供品来吃,就连阿金也没落下,吃了好几块肉。
林安澜边吃边觉得好笑。
前世她的家乡也是这样的风俗,小时候父亲带着她去祭拜林爷爷,也会把用过的食物供品拿给她吃。
没想到隔了不知多远的异时空,依旧有这样的风俗。
这让林安澜的心与这个时代联系更紧密了些。
虽是前世历史上不存在的朝代,依旧有许多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