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离开你,走近你 > 第29章 以后

第29章 以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好。”林知韫听见自己说。这个简单的音节从唇间滑出时,她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心底悄悄松动。

输液瓶里的药液还剩最后一点,滴落的速度似乎变慢了,每一滴都像是被刻意拉长的时光。

陶念放下筷子,犹豫了片刻,然后伸手轻轻碰了碰林知韫的手背:“谢谢你的饭。”她的指尖带着微微的凉意,却在接触的瞬间传递出不可思议的温暖。

林知韫没有动,任由那片温暖在自己的皮肤上短暂停留。

病房里,白炽灯的光静静洒落,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重叠在一起。窗外的夜色更深了,但那一小片昏黄的光斑依然固执地停留在地板上,像是某种温柔的见证。

林知韫突然希望,这个“以后”可以来得快一点点,如果可以的话,再多一点点。

病房里,白炽灯的光落下来,温柔似水。

***

回到家里,林知韫打开手机,发现朋友圈里很多人发青少年心理援助培训的直播链接,她点了进去,发现直播已经过去了大半。

主讲人刚结束最后一个案例分享,台下响起了一阵掌声。主持人推了推眼镜:“现在是自由提问时间。”

许南星举起了手。

她的动作很轻,但前排几个学者还是回头看了一眼——这个穿浅灰色衬衫的女人在一群西装革履的媒体人中显得格格不入。

“我是二十一中的心理老师,”她站了起来,“关于您提到的‘家校联动干预方案’,我想请教,当家长拒绝承认孩子需要心理帮助时,这套流程该如何推进?”

会场突然安静。

主讲人——那位来自省心理研究所的专家——扶了扶话筒:“这个……我们建议通过班主任进行二次沟通……”

“可我们学校上个学期就有过案例,”许南星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表格,阳光照在纸上,映出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家长坚持认为孩子只是‘性格内向’,等同意做咨询时,那个学生已经出现自残行为。”

最后一排突然传来椅子挪动的声响。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女记者举起了录音笔:“许老师,您这样公开学生案例,是否符合心理咨询师的保密原则?”

空调出风口的风突然变大,吹乱了许南星放在桌上的资料。她弯腰捡起一张飞落的纸,后颈的衣领下隐约露出一道疤痕——上周拦林深的时候被窗框划的。

“这是经过脱敏处理的统计数据,”她声音很稳,“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三十六个真实案例。”

“但您不觉得这种个案没有代表性吗?”《教育周刊》的记者突然插话,“我们采访过很多专家,都认为现在学校过度强调心理问题,反而会给孩子不良暗示。”

许南星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的封面。上个月的心理课上,有个女生偷偷塞给她一张纸条:“许老师,我爸妈说只有精神病才需要心理咨询。”

“去年我们学校心理普查,”她打开手机相册,给邻座的人看一张照片——课桌上刻满“废物”字样的划痕,“这个学生在测评表上全部勾选了‘非常好’。”

会场后排传来相机快门的咔嚓声。一个戴鸭舌帽的男生正对着白板上的数据图表拍照,胸前挂着“自媒体:青少年心理观察”的临时证件。

“许老师,”省专家突然提高音量,“学校心理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制造恐慌情绪。”

“我只是希望,”许南星合上笔记本,金属环扣发出清脆的咔嗒声,“在讨论理论模型时,不要忘记那些沉默的声音。”

散会时,那个穿黑色西装的女记者拦住了她:“许老师,能加个微信吗?我们想做个专题报道。”

“抱歉,”许南星整理了一下衬衫的褶皱,那里别着“二十一中心理辅导中心”的工牌,“我得赶回学校,下午还有预约咨询。”

她摸出震动已久的手机,屏幕上显示着校长刚发来的消息:

【南星,教育局领导看到媒体报道很重视,下周要来听你的心理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