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一线牵·星辰 > 第16章 第十四章 梧桐往事

第16章 第十四章 梧桐往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无论是在古代小说中,还是在现代小说中,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的天神,或是厉害无比的修士,当然,还有一系列或强大、或弱小的妖魔鬼怪,都是每一位是作家所喜爱描写的对象。

每一位作者在描写人或神,又或是妖魔鬼怪出现时的场景时,喜欢细节化、夸张化,这样能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书中的所描写的一切,是真实存在一般。

但自始至终,人们都只是把它们当某种精神的寄托,从未想过去探究其书中世界的真实性。

因为人们从一开始,便认定了这是作者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在脑海中捏造出来后,再通过文字呈现在世人面前。

所以,如果有人过分去与书中世界的规则较真,只会被旁人嘲笑,笑他是个傻子,是个老死板,居然会跟想象出来的规矩法则较真。

这种人就跟吃饱了撑的家伙,别无二样。

人们只会嘲笑笔作者的文笔与构思,但永远不会去探究书中世界观的真实性,因为书中所描述的世界,过于多元,过于庞大。

人们从未想过,在这个如今太平的世界里,是有妖魔鬼怪、天神修士存在的,只不过他们并不像小说中描述得那么夸张。而是低调行事。

“妖魔鬼怪”这个词,无论是在古代小说中,还是现代小说中,更甚者是在中文词义中,都是带有讽刺与丑化的含意。

可人们不曾知道,那些吸收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而幻化出人形的“妖魔鬼怪”们,其实它们有另一个较为好听的名字——灵。

天地初开之时,世间灵力充沛,万物皆可化身为灵。

灵大致分为两类:先天灵与后天灵。

先天灵简单来就是,他天生就灵,其实就是灵的后代,它也是灵。

而后天灵则是一样吸收了足够的地灵气,所以幻化出人形的灵。

而后天灵又分为动物灵与非动物灵两种。

动物灵顾名思义就是,某只十分有灵性的动物吸收了足够的天地灵力,开出了灵智,幻化出了人形的灵。

而非动物灵就是除动物化身为灵的灵之外,其余的都是非动物灵。

这非动物灵包括范围就比动物灵广得多了,只要有灵性的物件,让吸收足够多的天地灵气,就算是一棵树,或一棵花,都有可能成灵。

每一个灵不仅能幻化出人形,还拥有寻常人没有的技能,比如强健的体魄,过人的智慧,出众相貌,还有寻常人无法比拟的寿命等等。

灵在很多方面都远胜于常人,但他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没有灵魂。

灵魂是真实存在的。

人死后就会去往地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阴曹地府。

在地府中,人的灵魂在经过一系列流程之后,使可再次投胎转世,回到人间。

然而灵死了便是死了,不会再有任何东西留于这个世界上,与人们常说的魂飞魄散,差不多一个理。

当然,凡事皆有例外。

有的灵,也是灵魂的。

灵从成灵之初,便是他们的修炼之始。

百年修为以下的灵,能够幻化出人形,拥有跟人类一样的相貌、思想和情感。

这一类是比较低级的灵,除了感官一般人灵敏些,会一点捉弄人的小法术外,便和常人无异了。

百年及百年以上修为的灵,为中等级灵。

不仅体能强于常人,其实力、寿年都远超常人。

飞檐走壁、以一档十,都不过是家常便饭。

八九百年修为,这种近千年的灵,便属于较为高等级的灵了。

不仅实力强大,相貌也可以随意变化。

只要他本灵不说,几乎没有大人能够通过眼睛看出他的身份。

当然,这不包括非常人。

千年及千年以上的修为的灵,被称为“老灵”,是十分稀有且实力强大的灵。

各方面实力都远超常灵,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灵魂。

如常人一般,死可进入六道轮回之中。

综上所述,便灵世界中的世界观。

即使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梧桐对于当年的事,依但记得一清二楚。

记得自己最初的“家”,是在一户地主家的墙角根处。

它在墙角根里,从严冬熬到初春,好不容易可以在春阳下舒展身子,可才刚动一下,就发现自己居然被一推碎石压住了。

碎石压在它身上,遮挡了它追求光明的双眼。

它不甘心,不甘心自己连寒冬都不怕,区区碎石却阻挡了它的道路。

它不甘心自己就此被埋没,它要往上生长,无论多少碎石压在头顶上,如果是一寸,那它就长一尺,如果是一尺,它就长一丈。

它要成为一棵参天巨树,要永远沐浴在骄阳之下。

“嘿,少爷,您来快看,那堆碎石上长了一根草。”

李福冲在一旁看书的自家少爷招手喊道。

少爷闻言,合上手中的书,看向李福指的那堆碎石,脸上露出十分儒雅的微笑。

章府是当地有名的大户,祖上六七代人都是经商出来的。

这一代章老爷是位儒雅人士,救济过许多穷人,积累了不少的好名声。

更让当地称赞的是,在一夫一妻多妾制当道的时代背景之下,能够做到一生一世一双人,与章夫人恩爱有加四十多年。

实在是当时不可多得好老爷之一了。

总之,李福觉得一定是自己上辈子积了德,所以这一世才有幸被章府所收留。

毕竟在家里头,从小就听大人说那个进了刘府,被赶出来时没了一条腿;那个进了王府,没了双手;更有甚者,直接没了命。

想想都让人感到可怕。

李福觉得自己命好啊,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帮少爷研个墨,拿本书,打扫打扫房间。

这种小活,他还是能胜任的。只要赏口饭就行。

章少爷慢慢靠近墙角根的碎石堆,只见一根与桃枝般大小的绿苗,直立在碎石之上。

章少爷望着绿苗,笑出了声,那嫩绿的树苗上,还挂着几片小叶子,小叶子在细风中招展。

绿苗看起来柔弱,但它却依旧在风中直立不动。

明明风再大些,绿苗就可能被吹倒,可它却像个倔强无比的小孩,挺直着身子,沐浴着阳光。

章少爷觉得这绿苗甚是讨喜。

他轻轻捋着绿苗的细叶道:“这不是草,是棵小树苗。”

李福抓了抓头发,“原来是树苗啊,我说这草怎长这么粗,跟根木棍似的。”

章少爷跟抚摸小孩脸蛋似的,捋着细叶,“过来帮忙,帮我这些碎石挖开。千万要小心,别把小树苗弄断了。”

“好勒,少爷。”

码头的风甚是喧嚣,油轮的鸣笛呜呜作响。

章夫人帮儿子理了理衣领,“到了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

天冷了,要记得添衣。

家里而有我和你爹呢,你不用担心。”

“知道了娘,你和也要多保留重。”

章少爷接过李福手中的行李,“你可要好好照顾我那棵小梧桐树。”

李福拍了拍自己的胸膛,“放心吧少爷,等您学成归来,我保准那树挺拔挺拔地。”

“好了,差不多到时间了,你也该上船了,别误了时辰。”章老爷拄着捌杖说道。

油轮在鸣笛一声后,渐渐远离码头,驶向茫茫大海。

一晃数年后。

章之寿学业归来,来码头接他的依旧是当年帮自己提行李的李福。

剪了辩子的李福,差点让章之寿认出不来。

章之寿在回家的路上,不断的向李福询问,如今家中怎样了。

章之寿从李福口中得知,原来章之寿刚走没几年,国内到处闹革命,没两年清政府就倒了,随后新政府宣布共和国时代到来,结果没多久,又复辟又护国。

总之就是打仗,章家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光景一年不如一年。

“如今外头马兵慌马乱,人心惶惶。

最近几年章家的生意越来越差,老爷最近身体也总是不太好,夫人为了节省开支,遣散了不少人呢。”

李福长叹了一口气。

章之寿看着高挂“章府”二字的牌扁,内心已经没有太多惆怅了。

他很久之前就预想到了,盛极而衰,新旧交替,是大自然的规律,没有什么可兴可叹的。

章之寿提着行李,踱步走进家门。

曾经这个门口,门庭若市;如今这个门口,门可罗雀。

见证过辉煌,也见证过衰落。

无论如何,这里依旧是家,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是有亲人的地方,是与儿时玩伴嘻戏的地方。

章之寿忽然想起了一件事,面向李福,“那棵……”

话没说完,李福就出声道:“那棵梧桐树好长得着呢。

老爷每天都吩咐人去照料,如今它比您还高呢。”

“那它现在在哪?”

“在后院。”

章之寿在问候过父母后,马不停蹄的去了后院。

只见那根棵当年直立于碎石之上的绿苗,如今比自己还高出一个头,它的树子跟手臂一样,枝叶更是繁茂无比。

他看着梧桐树,愣了一会儿后,继而笑出了声,感觉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没多久便离世了。

整个章府十几口人,披麻戴孝。

高挂白联的祠堂里,冷冷清清,一个客人也没有。

曾经那些日日夜夜,来此谈笑风生的达官显贵,如今章老爷去世,一个也不来悼念。

这种家道中落的场景,章之寿早就预想到了,所以内心平静如水。

“你要建学校?”

章夫人有点诧异看着儿子。

“是的,母亲。

教育是国家之根本,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如今国家存亡之际,更要提高对大众的教育。

只有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有希望。”

章之寿的眼神十分坚决,他希望能得母亲的支持。

章夫人的目光由诧异变为慈祥,轻声细语道:“建吧,家中虽然已经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但这座宅子多少还是值些钱的,不够的话,我那还有一些东西,就拿去换些钱吧。”

章之寿红着眼眶,不知该说些什么。

突然在母亲面对跪下,向母亲磕了一响头。

章夫人被儿子的举动吓到了,眼看儿子要磕第二下,章夫人喊一旁的李福,叫他把儿子扶起来。

“你这又是做甚啊?”

“多谢母亲理解和支持。儿子恐卖掉这宅子,不能让母亲安享晚年。”

章夫人摇摇头,“我这把年纪,没几年就要追你父亲而去了。

到时候,这宅子留着有何用?

何况如今国家危难,作为国家的一部分,当尽一份绵薄之力。”

“之寿,在此谢过母亲。”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初春。

去年章之寿为了建学校,寻地、施工、装修、喧传、招师生等等工作,章之寿全程参与,他绝不允许这其中出现一丝差错。

“少爷,就种一棵树,需要留这么大地方的么?”李福边挖坑边问道。

章之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一棵树确实不用那么大的地方,这块地是我特意留的,为的是以后能在这多种几棵树,最好能种满此地,不然只有一棵树显得此处太荒凉了。

还有,现在是共和国了,不能再叫我少爷了。”

“那我应该您什么?”

“叫我之寿就行了,如果你觉得不习惯的话,也可以听我章校长,或者章老师。

总之,不能再听我少爷了,毕竟哪个学校里头有少爷的。”

“哦,那少……不,章校长,那您是准备在这种一片果树吗?”

“不是,是种梧桐树。”

“为什么不种果树啊?种果树还能结果子呢。”

章之寿摇摇头,“果树结食果,自然是好,但不长久。

梧桐虽不结果,但长久。

冬去春来,四季流转,梧桐随季节而盛,又随季节而衰,但却能屹立百年,甚至千年不倒。

若是能在此处栽满梧桐,日后定能成茂荫。

那么到了仲夏之季,后人便可在此乘凉了。”

章之寿将树四周的泥土踩实后,叫李福去提桶水来浇灌。

他望着刚种下的梧桐树,眼神中生出了关爱孩子般慈祥的目光。

“以后,这就是你的家了。

日后我会多种些与你一样的树,这样你有了同伴,就不会感到孤独了。”

他看着停留在树顶的鸟儿,开心地,说:“看,鸟儿多喜欢你啊,你刚搬新家,它们就来你了。

你也要努力啊,根只有越往地底深处、越黑暗的地方长,枝叶才能往更高处、向阳而生。”

“章老师,章老师!”

一个看上去十七八岁的女生跑了过来,跑到章之寿身边时,嘴里还大口喘着粗气,还有点站不稳。

章之寿扶着她,“慢慢说,不着急。”

女生缓了一下,马上开口道:“章老师,有老师来咱们学校报到了。”

在简易的校长办公室内,章之寿给两位年轻人各倒了一杯水,“不好意思,由于建校太匆忙了,对二位招待有些不周,实在是抱歉。”

年轻女子连忙摆手,“不不不,您不用客气。

我们也是看到招师消息才起来的,况且我们是来教学生的,您不必这么客气。”

“应该的应该的,我作为校长,招待好老师和学生是一定要的。”

“既然章校长这么说,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鄙人姓魏,名杰,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

她叫严霜华,是我的朋友,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在一阵客套话之后,三人直奔主题。

“在国家落远落后于他国时,能想到用教对国家的重要性。

章先生的做法是正确的。”

“唉,做法虽正确,但要真正做到,那是十分困难的。”

“那章校长,如今贵校招得多少学生了?”

“不多,才二十多个。”章之寿再次叹气道。

严霜华见状安慰道:“章校长不用过于担心,既使只有一个学生,那也是成功的。说明有人认可您,所以我相信,日后会更多人认可您的。”

数日后。

“章校长,您真的不休息一下吗?您都几天没怎么合眼了。”李福觉得近几日,章校长消瘦了不少。

“今天是不能休息的,四十多个人都等我给他们上课呢。

啊,对了,刚才未几个新老师,一会儿就由你带他去宿舍吧。”

说罢,章之寿拿上他整理了几天的教案,往教室走去。

教室不算大,四十多个人还是挤得下的。

那教室十分简陋,四十多张书桌放在坑坑洼洼的地面上,讲台是一个不到半平方的书桌,黑板就一块挂在墙壁上的木板,窗户说好听是窗户,其实是两个墙上的方形洞。

教室里十分安静,每个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手中的青皮书上。

在学生的的眼中,书中的文字就如同一个又一个的宝藏,哪怕是半个字,他们也不愿放过。

章之寿走进教室时,不小心发出了点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在众人的目光中,他从容不迫地缓缓走上讲台,将教案轻放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四十多面孔,他心头一热,千言万语也无法表他此刻的情感。

“鄙人姓章,立早章,名之寿,大家以后叫我章老师就好了。

我在此代表赤阳,欢迎大家的到来!”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只有通过教育,提高人民大众的知识水平,一个国家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赤阳意为‘红色的耀日’,代表前途光明之意。

我希望你们在座的每一位,都如这校名一般,成为照亮祖国山河的光明耀日,成为国家的希望与未来!”

话毕,底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尽管只有四十多双手,但其响亮的掌声,也让人激情澎湃。

数日之后,临近新年,章校长为此发动全校近六十师生,在校北面栽种了数棵梧桐,并立下校长训:凡校长者,需在此处栽种梧桐数棵,只许梧桐,非其树。

更是为栽种梧桐的地方,取名千桐园。

因此章枝长立下赤阳第一条校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梧桐记得自己成灵是百年之前的早晨。

他记得前一晚风雨大作,将它的枝叶全部清洗了一遍。往日满是灰尘的枝叶,在经过风雨的洗礼后,变得青绿无比,整个棵树看上去精神了不少。

若从远处观赏,还能发现它的绿叶散发出的泛泛青光。

梧桐感觉自己眼皮有点清凉,他慢慢睁开眼睛,首先看到的是一阵强光,让他的眼睛感到不舒服,他顺势用手臂挡了一下。

一阵眩晕感过后,梧桐清醒了一点,他活动了一下手指后,他彻底清醒了。

手?

谁的手?

这是我的手!?

我一棵树怎么会有手!?

他猛然一动,撞到了靠背的树,树上的露水纷纷落下,他感到一阵微凉。

他低头一看,发现自己上半身全部光溜的,还好有一张布单,才没有让他下半身也光溜溜的。

他惊恐的看向正前方,一对年轻男女正毫不忌讳的看着他,吓着得他赶紧用那破张布单把自己包裹住。

“你看,我说的没错吧。明明前一秒还一丝云也没有,下一秒就乌云密布,倾盆大雨的。

肯定是灵气汇聚所造成的,这不,都化人形了。”严霜华得意的说道。

魏杰用手托着下巴问道:“昨晚雨水的范围有多大?”

“我探查了一遍,近乎覆盖了整个江宁市。”

魏杰看了一眼一脸小紧张的梧桐,小声对严霜华说道:“从灵雨的范围和大小程度来看,是个不错的灵。”

“废话,能引起这么大范围灵雨的植物灵,我这一千年也没遇到多少次。在我的发现中,他就算不是最好的,那也能排近前三,绝对是灵中的上品。”

魏杰十分认同严霜华的观点,“若是能挺过植物灵的脆弱期,且加以调教,日后定成大器。且不说有多大作为,至少能跟一些中等天神斗上一斗。”

严霜华点头,她也是这么认为的。

梧桐听不懂他们话中的意思,跟打哑谜似的,但他觉得面前的二人一定知道他身上发生了什么。

梧桐想问魏杰和严霜华一些问题,结果发现他俩压根没鸟自己,全程在那打哑谜。

喂,你们好歹尊重我一下啊!

“你们到底是谁?

我怎么会在这里?

我的身体到发生了什么?”

面对眼前这个裹着一床破布单的少年的问题,魏杰和严霜华并没有回答,而是扔给少年一个包袱。

梧桐疑惑地打开包袱,发现里头是一身衣服,但不是跟此时魏杰和严霜身上的民国装,而是一套淡白清雅,类似于古代的汉服。

“先穿上吧,光着身子也不方便说话。”

梧桐觉得也对,于是裹着布单,提着包袱,躲到树干的后面。

那梧桐树的树干此时再粗,也不过一个手臂般粗细,高度才两米多一点,既使梧桐的身体再纤瘦,也不可能把全身都挡住。

梧桐穿衣前还不忘回头看一眼,魏杰和严霜华也十分识趣的把脸转了过去。

“你怎么给他找了这么一身衣服啊,现在有哪个是穿汉服啊?”严霜华小声向魏杰嘀咕道。

“我也没办法啊,现在外头物价多贵你知道吗?一件正经点的衣服十多块钱,我半个月的伙食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