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了丰宁一战后,天魔两界也算是彻底撕破了脸,两界再次拔刀相向,两界对边境的驻军也愈加地频繁,新的战争也是一触即发。
在魔界,战争的号角再一次吹响,有人对此感慨,“明明前几个月前还一片祥和,怎么现在又打上了?真是事事无常啊!”
有的人漠不关心,“今日不是你打我,明日就是我打你,这成日打来打去的,真是无趣,反正谁胜谁败,于我又有何干系?”
然而大多数的人却是,“不是已经宣布和平了吗?为什么还要打?”
“放过我们吧,我们真的不想再打了。”
“打过来打过去,到头来苦的永远是我们这些个穷苦的老百姓。”
“为什么要打仗?就不能和之前一样和平相处吗?”
“像之前那样和和美美,热热闹闹的不好吗?”
“我不想再打了,我想回家!”
“我也想回家!”
“魔主在上,请您佑护我们,早日结束战争!”
“魔主在上,请您佑护我们,佑护我魔界!”
听着这一声又一声的呐喊与祈祷,玹明的心中十分的不是滋味,就连他也忍不住向魔主发问道:“您能睁开眼,看看如今的这个世道吗?”
他身后的无名出声道:“这般呼天喊地的,有用吗?”
玹明叹了一口气,“自然无用。”
“如今你已是盟主,想好下一步该怎么做了吗?”
玹明沉默了片刻后,斩钉截铁地说道:“本尊打算,再续魔帝遗志。”
在天界,因为百年和平的影响,当得知两界战火重燃,许多人也产生了明显的反战情绪,希望两界能再续和平。
作为主战派的青玄世帝,虽刚吃了败仗,但大规模的反战情绪更不是他希望看到的,于是他让人散播谣言,将打算把两界拉入再次战火之中的罪名,全扣在了魔界的头上。
并大肆宣扬魔帝的罪行,从而激起了不小的民愤,进而把百姓的反战情绪在天界给压了下去。
同时,在经历了与魔界一战后,青玄世帝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加上其他皇子难当大任,天帝也在一点点走向暮年,似乎未来的天帝之位已经在向青玄世帝招手了。
仿佛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一众文武百官也开始纷纷站队。
大殿内,除天帝正端坐在宝座上外,再无一人。
此刻天帝双目紧闭,他的眼角处已经趴满皱纹,头发与胡子更是华白,形销骨立的身体,让明明仍身处高位,仍手握天界最高权柄的天帝,在此刻看上去像一位孤独无助的老头,事实上他也的确觉得自己如今挺无助的。
商市一事,他又何尝不知道这背后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着这一切,但为了保全天界的颜面,他不可能深入去调查。
因其背后所牵涉的人与事,肯定比他想象中的要多得多,这一查到底,定会引起大范围的恐慌与动乱,即便他真的有一查到底的决心,那查完之后呢?牵扯出来的人与事又当如何处理?
况且如今魔帝殒命,天魔两界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同时整个四海万界都在盯着天界的下一步棋该怎么走。
其中最令他不安的,便是一直都以行事低调著称的冥界。
谁又知道冥帝是不是在隔岸观火,坐等渔翁之利。
当然,现在最重要的还是他如今坐着的位置。
最有望继任天帝之位的太子与二皇子相继离世,其他皇子皆不堪重任,虽说青世玄帝是矮子里头高个子,但就凭他的性子与手段,绝非天帝之位最佳人选。
可如今除了他,却也没有再合适的 人选了,并且丰宁一战后,青玄世帝虽大败,但也虽败犹荣,他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势力都已经选择站到了他的身边。
至于天帝自己,除了通过镜子看到自己日渐衰败的容颜,以及愈发孱弱的身子骨,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青玄世帝一点一点走上天帝做之位,自己除哀叹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天帝知道自己如今已是行将就木,为防止自己走后,天界出现群龙无首,争权夺利的局面。
他已经不只一次写下传位诏书,但每当他看到“传位于十皇子青玄世帝”这几个字时,手中的天帝印是怎么也按不下去,最终只好让身边的侍从将其拿去烧毁。
有一次,天帝虽盖完了印,但左看右看仍觉得不妥,于是再一次让身边的侍从拿去烧毁。
当待从接过要烧毁的诏书后,转身向大殿外走去,这时天帝突然叫住了侍从。
“慢着,转过身来。”
侍从听命转过身面白天帝,但迎面而来的却是一阵疾风,侍从一个没拿稳,诏书就这样掉到了地上,并且一点一点的打开,刚写好的诏书,此刻上面竟没有一个字。
侍从顿时冷汗直流,跪伏在地,额头猛地磕向地面。
“饶了奴才吧陛下!奴才下次再也不敢了,您就念在奴才是初犯,就饶奴才这一次吧,陛下!”
两道冰冷的目光从天帝的眼中射出,“本帝如今还活生生的站在这里,你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拿着这东西去向你主子的邀功请赏了!
若日后你的主子真的坐上了天帝之位,那你也就获得了一个拥立新君之功,真是好大的谋算!
本帝现在只是老了,不是糊涂了!更不是死了!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奴才下人,你们都只有一个主子,那便是本帝,凡是不忠于本帝之人,只有死!”
侍从泪流满面,还不停地磕头求饶,但最后仍是被殿前卫一剑穿心而死,而真正的传位诏书也从侍从的袖口里掉出。
经过了此事后,便没有哪个再敢在天帝的面前玩这种偷天换日的把戏。
年轻的男子虽穿戴整齐的华服,但仍然掩盖不住脸上那少年特有的青涩之感。
他一步步走进空旷的大殿,看着坐在宝座上闭目养神的天帝,他拱手作揖道:“孙儿,参见天帝陛下!”
这时,天帝缓缓睁开双目,当看清来者后,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原来是小伊,快走近些,让皇爷爷好好瞧瞧。”
来者是当年战死于沙场上的二皇子的遗子,同时也是当今天帝的大孙子。
自他出生起,天帝与天后便对其疼爱有加,又因其为长孙,且太子殒命之时无妻子,于是天帝下诏封其为天孙。
一来是表现天帝对自己长孙的疼爱,二来是为了宽慰刚失去父亲的大孙子,以及刚失去两位儿子而伤心欲绝的天后。
闻言,天孙慢慢地走到天帝的身边,天帝拉着天孙的手。
“最近有没有好好听你母亲的话,好好念书?”
“有的,昨日先生给孙儿讲许多的书。”
“那具体讲了什么?”
“历史,关于九幽帝君的一些相关历史,其中有一句话,孙儿觉得甚是有趣,皇爷爷想知道是什么吗?”
“想,来念给皇爷爷听。”
“嗯。这是九幽帝君说过的一句话:明主立而天下兴,昏主立而天下亡。以乱小家而兴天下者,明君也;以乱天下而兴小家者,昏君也;欲以天下之力侍奉己身为贪婪之君,欲以天下之力奴役四海为暴虐之君。
欲享太平之盛世,当立明主、任贤臣、以天下民心之所向为河为城,方可指日可待太平凤舞龙吟。”
听罢,天帝登时便愣住了,缓过来之后,他叹了一口气,对天孙语重心长道:“小伊,皇爷爷坐在这里,看似高高在上,实则如坐针毡,其肩上所负担的重任,不是你现在的能力可以承担的。”
天孙的眼神顿时沉了下来,他沉声道:“皇爷爷,孙儿今早与母亲一同去看望了父亲。
孙儿当时在想,若是这天底下没有战争,该多好啊。这样父亲就一直可以陪着孙儿了,母亲也不用每每想到父亲,便总是泪流不止。”
对于这个孙子,天帝的内心是愧疚的,所以他从来没有想过把天帝之位传给他,让他独自去面对如今羽翼丰满的青玄世帝。
可现在他的内心却告诉他,眼前这个自己二儿子的遗子是除青玄世帝之外,最为合适的天帝人选。
“既然如此,那皇爷爷便考考你。
若有朝一日,你坐上了天帝之位,打算如何处理天魔两界关系?”
天孙若有所想之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孙儿想再续两界和平之局。”
天帝对于这个答案,是有几分外意的。
天帝又问道:“那商市一事,你又当如何解决?”
天孙看着天帝的眼睛说道:“皇爷爷比孙儿更清楚,商市一事,并非魔帝行事之风格,真正的主谋其实是——”
天孙在天帝的心写了一个“十”字。
天帝选择避开了这个答案,“你还未告诉皇爷爷,你的解决之道。”
天孙语气坚定道:“将真相大白于天下,便是孙儿解决商市一事的方法,同时,也是孙儿再续两界和平的第一步。”
天帝刚想要反驳,天孙立刻开口打断天帝的话头。
“孙儿知道皇爷爷的担忧是什么,无非就天界的颜面,难道在皇爷爷的心中天界的颜面,胜得过天界亿万百姓吗?胜得过天魔两界百姓乞求和平的心愿吗?
皇爷爷,我们不能因怕外人笑话而一再忽略自身的弊病,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如若一直这般下去,天界迟早是会乱套的。
我们手中的刀可以对准敌人,也可以对准自己。
对准敌人的心脏,对准自己的灵魂,只有将脚上的锁打碎,雄鹰才可以向着更为广阔的天地自由翱翔。
就说第四代天帝,当年在与各界敌军交战之时,因失误而葬送了不少的平民百姓。
最后,第四代天帝不仅没有让人顶替罪名,还亲自向那枉死的冤魂下跪,承认自己的过失,最后不也成就了天界的鼎盛局面?
所以有过失并不可怕,有则改,无则善。
可怕的是没有面对自我过失的勇气,甚至连自己的过失在哪都不知道。
将刀刃挥向自己,置死地而后生。这便是孙儿欲治理天下之道。”
听完,天帝缓缓闭上双眼,两滴泪水从眼角处渗出,嘴里还低声喃喃自语道:“将刀刃挥向自己的灵魂,置死地不后生。好啊,好啊,好啊……”
这么多日了,他终于听到了自己想听到的答案。
天帝缓缓睁开眼,看着天孙的眉眼处,他忍不住摸了摸天孙的头发,语气中还多了几分欣慰。
“你真的,越来越像你的父亲了。”
像他那样,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想法,也有着像他那样,可以继承天帝之位的姿质。
天帝看着天孙,他仿佛从天孙的身上看到天界未来的新希望。
天孙再拜别天帝后,便离开了朝议大殿,但他并没立即回到自己的宫中,而是转头密秘去了北辰星殿。
北辰星君背对天孙端坐在大殿内,天孙在殿外拱手作揖道:“多谢北辰星君,指点迷津。”
北辰星君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天帝已缀朝多日,并且每日都有十几位号称妙手回春的老医仙频繁出入天帝的寝宫。
虽然天帝宫中的下人一个比一个嘴严,完全不透露有关于天帝身体的状况。
但瞧着这殿前卫长,带着所有殿前卫不分昼夜地守护天帝寝宫,甚至连皇子都不得入寝宫探望的大阵仗。
天宫上下都看得出来,天帝的身体已经走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
天帝的身体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天帝的倒下也预示着天界即将迎来新一次最高权柄的交接。
这将关乎着未来天界各方势力的重新洗牌,也关乎着天界未来的走向。
因此在这个节骨眼上,天界上下,各方势力开始了迅速的站队。
毫无疑问,青玄世帝是如今最有望坐上天帝之位的皇子。
所以,青玄世帝也是最多势力支持的皇子,可以说青玄世帝俨然一副胜券在握的盛况。
此时此刻,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青玄世帝现在什么都不用做,就坐等天帝的传位诏书了,就连正在殿中疗伤的青玄世帝本人也是这般想法。
刚喝完药的天帝,便忍不住吐了一碗的鲜血,这可把一众老医仙给吓坏了,连忙跪地磕头求宽恕。
天帝让侍从帮他擦了擦自己嘴角的血丝,然后缓缓开口道:“都起来吧,本帝知道自己的身子现在是什么样,所以本帝是不会怪罪于你们的,你们都且退下吧。”
在命令所有老医仙退下后,天帝找来了殿前卫长,“去吧天孙给本帝叫来,记住,不要让任何人发现。”
一个时辰后,天孙趁着夜色的保护,穿着夜行衣来到了天帝的寝宫。
天孙看到天帝强撑着坐起,一个健步过去扶住天帝,摸着天帝的手臂只剩皮包骨,天孙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他一边哭一边哽咽道:“孙儿来晚了,孙儿应当早些来求见皇爷爷的。”
脸上天帝难得露出慈祥的神情,抚摸着孙子的手道:“没事,你能有这份心意,皇爷爷就已经很开心了。”
爷孙俩在相互寒喧了两句后,正式开始了话题,这时候又一位被密秘传唤的天神,被殿前卫长带到了天帝的面前。
天孙看着脸上戴着龙虎纹面具的来者,心觉得有几分熟悉。
天帝用眼神示意来者摘下面具,当天孙看清此人的真容后,满脸不解地道:“月老大人,怎会是你?”
天帝见该来的人都到齐了后,表情立刻严肃认真了起,并示意殿前卫长去门外守候,不许任何人听到接下来他们三个所谈论的话。
天帝正对天孙正色道:“小伊,皇爷爷不知道当日的话是谁教你说的,现在也不想知道,更不想知道你从何时起有了现在这个念头,有些事情不说出来才更为安全。
你既然选择了这样的一条路,就该清楚这条路是没有捷近可走的。
这条路更不可能走得一帆风顺,所以皇爷爷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是直面一切继续走下去,还是就此放弃?
如果你选择放弃,皇爷爷会想办法让你和你的母亲都能平安无事。”
天孙抬头望着天帝的双眼,眼中全是坚定之色,他沉声道:“皇爷爷,当您找来月老大人时,您心里应当就有了答案。
孙儿已经下定了决心,哪怕一条道走黑,也绝不会停下半步。”
天帝欣慰地点了点头,“好样的,这性子与你那父亲也是有八分像。
既然如此,皇爷爷就把天界都托付于小伊了。月老!”
月老连忙拱手作捐,“微臣在!”
天帝缓缓开口道:“再过两日,本帝将下诏,召告四海,将立天孙为储君,为日后继承天帝之位作铺垫。
本帝要封你月老为天师,权利仅次于储君,届时你们二人将全权代理天界事务。
小伊,你过来。”
天帝拉住天孙的手,做着最后的交代。
“皇爷爷老了,不中用了,月老大人是皇爷爷为小伊寻来的唯一帮手。
你也知道,你十皇叔如今羽翼丰满,位高权重,皇爷爷成日躺在病榻上,面对你十皇叔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是皇爷爷唯一可以给小伊做的事,至于今后的路,那就要全靠你自己了。
记住皇爷爷的话,一个人有野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人的能力配不 上自己的野心,还要盲目去行事,这样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所以一切都应量力而行。”
天孙对天帝郑重许诺道:“请皇爷爷放心,若孙儿日后真的败了。
一定会想办法将所有事都安排妥当后,再下去陪您。”
天帝点了点头,“皇爷爷已经都交代完了。最后,皇爷爷预祝小伊一切顺意。”
缀朝多日的天帝,在今早突然召见了文武百官在朝议大殿议事,但文武百官皆已到场半个时辰,仍不见天帝的影子。
百官望着空荡荡的天帝宝座,总觉得今日要发生些不得了的大事。
又过了许久,天帝终于在侍从的搀扶下,强撑着病体一步步进入多日未来的朝议大殿。
天帝同时后面还跟两位天神,年轻的天神大家伙都知道,那是天帝最为疼爱的天孙,另一位看起来十分老态龙钟,走起路来有些颤抖,脸上还戴着一副奇怪面具的天神,大家伙就觉得异常的面生了。
当一众文武大臣看到天孙的时候,心里皆是一“咯噔”,连青玄世帝也不例外,他甚至还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毕竟以天孙现在的地位,可还没有资格参与朝议。
可他现在竟跟在天帝的身后,大摇大摆地走进朝议大殿,青玄世帝心中顿升起一股不安的感觉。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北辰星君,当他看到天孙跟随着天帝走进朝议大殿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此事大概成了。
他之所以帮助天孙上位,一是他发现天孙有那个野心,也有一定的能力。
二是他如今见不得青玄世帝恶事做尽,还能如此的得意扬扬。
而且他的复仇大计,也才刚刚拉开序幕。
天帝在侍从的搀扶下缓缓坐上了宝座,他看着底下站得整整齐齐的百官,希望待会他们还能站得这么整齐。
同时,天帝的心中也升起了一股惆怅,他心想,也许这一次也是他最后一次坐在这个位置上,如同现在这般俯看众生。
天帝望着众天神缓缓开口道:“本帝今日既不是来听奏报,也不是来颁布政策,本帝今日来,只是向诸位召告一件事情。”
说罢,天帝抬手示意身边的侍从可以开始了。
只见侍从缓缓打开刚拟好的圣旨并大声宣读道:
“奉天帝之令,本帝自知大限将至,为保我天界出现政局不稳之象,特在此设立储君。
天孙伊楠,品性优良,胸有大志,心怀天下,泯然众生,是为天帝储君不二之选,即立天孙伊楠为储君,任天师次于储君,以辅佐其左右。
自今日起,天孙与天师全权代理天界一切事务。”
天孙伸手接过圣旨,“臣谨遵陛下旨意!”
刚升任天师的天神用十分沙哑的嗓音说道:“臣定然谨遵陛下旨意,好好辅佐储君。”
大殿里,所有人都怀疑是不是耳朵出问题听错了,接于是很快便大臣走出队列说道:“请陛下三思,陛下虽对天孙疼爱有加,可江山社稷怎可儿戏?还请陛下三思!”
接着又跳出几个大臣,霹雳啪啦讲了一大堆,随后更是上百名大臣一齐高声大喊:
“还请陛下三思!”
这场景,天帝早有预料,但他还是被气得不轻,他猛地一拍宝座并站了起来,一下子殿内便变得鸦雀无声。
天帝的语气中,还带着几分的怒气道:“本帝已经说过了,今日只为这一件事,本帝只是召告一下诸位,并没有与诸位商讨的意思,诸位现在恐怕是会错了本帝的意。
本带心意已决,退朝!”
这个结果,对于筹谋了这么多年的青玄世帝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讽刺,他刚要开口对天帝说些什么,这时北辰星君突然高呼了一句,“恭送陛下!”
满朝文武都已经因为天帝这个完全出乎意料的决定精神恍惚了,于是当听到北辰星君的恭送声时,也都不知情地高呼,“恭送陛下!”
于是天帝就在恭送声中,被侍从缓缓搀扶出了朝议大殿。
看着天帝远去的背影,青玄世帝恼怒地看了北辰星君一眼,随又看了刚被立为储君的天孙一眼,然后便甩着袖子扬长而去。
独留满朝文武我看着你,你看着我,一脸不知所措。
与此同时,众天神心里也十分的门清,一场关于争权夺位的风云大戏,也在此刻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