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山高水远行无疆 > 第45章 祭月

第45章 祭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南方的金秋时节要比北方的晚,原以为会初见端倪的秋只在渐渐凉爽的风中有所体现。

高枝繁茂,绿叶舞动得招摇,偏偏不落下一片枯黄。那便当做是夏末的告别。

登山,游湖,礼佛,游古迹……

周遥川在街角的小饭店喝着香浓醇厚的乌鸡瓦罐汤,夹一口莲花血鸭,就上清淡的炒小白菜,仍旧热得满头是汗。

除了烤串撒点儿辣椒的程度,周遥川对于辣的接受程度也就是北京饭馆儿里的水煮鱼、辣子鸡、微辣的麻辣香锅。

本来只在北京和广东常住过,这一到了吃辣重省,饭点儿的美食街上辣味熏天,哪怕请厨子少加辣,火红的锅气一出,那也免不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吃着吃着,就有点上瘾的爽感,所谓痛并快乐着。辣,是最简单的选项。

虽说川渝也辣,但湖南与江西辣的程度则更加深入灵魂,刻骨铭心。生猛的辣上冲天灵盖,下冲肠子末端,来吃过的人都得服气。

好在也有不辣的菜,前提是前一道辣菜没有用同一口锅。

等周遥川进入湖北境内已经是九月底了。十一黄金周的流量让道路提前变得拥挤。

为了错峰出行,周遥川提前找了个还算冷门的市,打算周边逛逛,小住一段时间。

咸宁市在湖北省南面,与江西、湖南交界。

这里叶子虽然还没怎么变色,但满城的桂花香已然沁人心脾。

赶巧是中秋,周遥川循着桂香去,准备在桂花镇桂花源附近驻足一晚。

更赶巧的是,这里的大屋雷村要在当晚举行祭月仪式,这是一项传承了百年的仪式。

傍晚天色渐暗,村民游客齐聚村口,周遥川也在一旁观瞧。

时候到了,大家都安静下来,孩童也被家长拉住,纷纷翘首期盼。

鞭炮声起,一阵锣鼓喧天,着月白与浅黄服饰的村人举着不同样式的灯、祭牌与各色旗幡,还有抬着花花绿绿的轿子的,带着乐器演奏的,随整齐的队伍走向吴主庙,恭恭敬敬请出日月神位。

而后巡行至祖堂与祭月坛,在坛前排列队形,六十四人井然有序地变化着。

月灯其圆如月,其形或如鼓,或如球,或悬挂起,或支在杆顶,竹篾环绕,内中一盏明灯,便将灯照成满月。

灯映月塘,水面波光粼粼,映出数十盏月来。

供桌上供着神位,摆着猪头、鲤鱼、雄鸡三牲,还有瓜果、月饼、花、酒等。

香炉端正位于案台前,燃起的香青烟袅袅,升入空中。

三位主祭、礼生、侍者陆续进行祭祖、请神、娱神、祭神、送神的环节,用方言徐徐念诵祭文,抑扬顿挫,在广场中久久不息。

洪亮的声音传入每个人的耳内,那份虔诚与爱戴将天上月与地下月呼应,人们举着月,将二十八星宿、五行、八卦、易数融入其中。

一次中秋祭月,同时祭吴主、祖宗、月神。队伍来回变化,歌声如唱经般悠远,旁边的村民安静地看着祭祀,双掌合十,默念祈愿。跨越时空的仪式连接了过去与当下,别有种神圣感。

黄表纸上,墨色深沁。

他们感恩月神,庆祝团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千祈——千应!”“千祈——千应!”

“万求——万灵!”“万求——万灵!”

晚风中回荡着苍劲有力的声音。

庄严肃穆的气氛落下帷幕,满场寂静之中,月塘旁的稻田散发着禾草的香气,甜甜桂香弥漫,与淡淡的火药味相融。

供奉的瓜果被分与众人,村民们跳起月圆舞,其乐融融。

周遥川虽说听不太清方言的内容,但大体上知道这是场传统的祭月活动,心潮澎湃。

在参与祭祀的队伍中,不乏几位年轻的学生。

民俗文化传承的魅力忽而在这处村庄的夜晚绽放。

这里或许没有神仙,但烟雾缭绕,灯火辉煌,一方仙境悄然诞生。虔诚颂声与悠扬乐声自有通天之力,随着青烟传递,声动九霄。

桂花香里人头攒动,稻菽香外群山环抱,便是神仙,也愿从天宫飘然落下,在烟火气中福泽万民。

周遥川久久回味,在民宿里仍旧反复回顾着祭月仪式的瞬间,只觉得落笔之处,都太过寡淡。只可惜看得太入神,也怕违反了仪式的纪律,没拍下太多照片。

毕竟旅行不该以“出片”为终极目的,不能为了出片不顾一切。亲身体验才是到来的意义。

枕着桂香入梦,梦见嫦娥下凡,玉兔团团,恍然惊觉,那梦中翩跹起舞、罗袜生尘的嫦娥怎么还戴着耳钉?那耳朵短短的玉兔额头上怎么还写着个“王”?

半梦半醒中的周遥川也没多想,看时候也差不多该起来了,收拾收拾,出门过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