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风摧边关续·天山风云【匡连海潘玉同人】,裴定边,玄幻魔法,风摧边关续·天山风云【匡连海潘玉同人】在线阅读">

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风摧边关续·天山风云【匡连海潘玉同人】 > 第29章 跋[番外]

第29章 跋[番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原剧给我造成的强烈的悲剧感,并不是简单的生死离别,实际上我认为死亡并不构成其be感的关键元素。因为好人为理想而赴死,并不是悲剧,而是一种自我成就与完满,真正的悲剧在于,原本可以成为“好人”的人,因为制度性的限制,最终“不得不”成为了一个“坏人”。因此,我希望重新给男女主一个结局。并不只是针对他们两个人物,而是希望从根本上就使无数个“匡连海”不会因一身武艺无处施展,因为门阀限制而走上歧路。结合则天后期人才擢拔制度改革的历史事实,所以有了这个改写。

尽管非常非常喜欢匡连海和潘玉,但不得不承认,这两个角色是有其不完满之处的。可惜原剧是权谋剧,注重悬疑侦探线的梳理,对这两个年轻人物的感情线和成长线都着墨不多。匡连海看似武功高强、心机深沉,但其实内心自卑、孤傲、脆弱;潘玉虽贵为金枝玉叶、率真可爱,但同时也性格骄纵、蛮不讲理。他们两个的性格缺陷在前期都暴露得很明显,因此这样两个人,要互相治愈成为灵魂伴侣,一定是需要更曲折的成长线的。

从原剧看,匡连海骄傲倔强,就算撞剑而死,也绝对不会自认罪责回头是岸的。这样的人物,要想避免be的结局,必须是经历了重大的事件导致其性格有所转变,才能让他彻底意识并直面自己的错误。一般这样的黑化人物作主角,那就是死了一回没死透,女主就当他死了原谅他。但匡连海这样武力值点满又宁死不折的人,一定会把自己捅死得透透的。所以放弃了匡连海撞剑被师父营救之类的剧情线。从原来的剧情看,他深情、专一,黑化前后都坚定地喜欢潘玉,所以我作了一些改动,必须让师妹“死一回”才能真正地对他进行震颤作用。同时,我也认为只有喜欢潘玉的匡连海才是真正的他,因为只有这样专一就是点在他人设里最关键的因素,所以我拒绝给他安排别的同人文女主。在我看来,原剧潘玉发现匡连海的“真面目”后,他们才可能产生真正的爱情。匡连海身份暴露在二人感情线中的作用,就像纯元故衣事件一样。只有经历了这件事,潘玉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所爱的根本不是一个“完美好人”的大师兄,而是心机深沉的天山黑莲。只是原剧二人没有机会继续感情线推进和成长,我希望在续写里面完善两人感情的前因后果,让潘玉真正喜欢上那个腹黑且傲娇的匡连海,而非一个他伪装出来的善良好人。

另一方面,我觉得匡连海的黑化其实有迹可循,他出身孤寒,对权力充满向往,这也是他性格不可忽视的暗面。所以我必须将这些黑化的剧情承认下来,只有直面这些错误,才可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反之,如果扭头直接快进到黑化之前让他从白匡时期开始就拒绝武三思的诱惑,那也不是匡连海了,要知道,其实匡连海作为迷人的反派角色,很多魅力值都是在黑化后展现的,比如绿茶雄竞、比如狩猎时刻。这些特质是和他白匡时期的有担当、有追求互相补充的。

在续写的过程中,我希望以匡连海的成长线为明线,潘玉的成长线为暗线。我希望匡连海深刻地承认其错误,并且勇敢地去赎罪。天山大侠的一身武功不应该成为欲望的私器,而应该成为面对敌人的利器。然而另一方面,风摧边关这个以长城为中心的故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游牧与农耕民族在针对农牧交错带资源的争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是一个纷争不休的问题。但这个顽疾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双方对彼此的误解。在中古时期,游牧民族规律性地南下,很多时候是为了掠夺只有农耕地区才能生产的物资,而非是基于其对扩大版图的军事需要。如果可以,我多希望这个时候真的能通过光设榷场推动沿边市场的开展,化干戈为玉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两国代表交涉的情节,所以我新增加了一个女二。当然,这里的回鹘只是一个西域的意向所指。今天以“龙关”为名的关隘实位于河北,其实交战的对方更有可能是渤海国,我不明白为什么剧里开头说的是“西域”兵马。但是如果将其理解为西北部边疆的一个关隘,那么设定为回鹘是比较合理的。回鹘早期信仰摩尼教,其代表性理论就是关于“二元论”的思想,匡连海与回鹘公主站在不同立场对草原与农耕民族的资源争夺进行讨论时,黑暗与光明对立的观念也在影响回鹘人对战争和土地的理解。埋藏在这里的伏笔是,两个民族的关系,其实并不是一方绝对正义而一方绝对卑劣的“二元对立”式格局。回鹘公主与匡连海的关于光与色讨论的机锋,也在暗示回鹘信仰从摩尼教转向佛教,与中原关系从对立走向结盟的历史走向。当然,回鹘是没有这样的女王。这种组织形式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君主,关于坦坦,那完全是虚构的情节。

当然,我也有一个私心是希望通过女二的设置,使原剧里“四处留情”的潘玉更坚定地确认自己的心意。毕竟“被爱的永远有恃无恐”,匡大侠这么帅这么厉害当然沿途会有很多追求者。并且,我也希望借此来确认匡连海对潘玉感情的排他性,是基于唯一而非类型。既然你喜欢娇纵的、漂亮的、富贵的,那么我就给你安排一个身世更牛、更美貌更刁蛮的角色。看看你是不是能真金不怕火炼。

另一方面,剧里前期人们对匡连海的尊称还是“匡大侠”,但是他黑化后就再也没出现,变成了“匡连海”“匡公子”。我希望匡连海成为真正的配得上“天山大侠”称号的人。所以希望他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必要的时候也能全身而退,放弃名利。

另一方面,潘玉确实是大小姐脾气,不近人情,又和多个人物关系暧昧。整部剧里,都是匡连海在为她付出和做事,很像单方面的爱恋。我希望她能真正地学会“爱人”,如果不懂得珍惜爱自己的人,那么即使是“三男争一女”,也终究如指尖流沙般散去。武官龙是这样,李玉良是这样,匡连海也是这样。其实匡连海的脆弱、绿茶和不安全感,和潘玉也很有关系。如果打直球可以轻易地获得爱,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绿茶呢?所以我希望女主在续写里能从一个无忧无虑、顽皮天真的少女真正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潘有利把女儿送到天山练剑,是因为他不希望女儿像自己那样为人所掣肘,畏缩不前。我希望在跟随女皇做贴身女官与派遣跟随狄仁杰查案的过程中,潘玉能够发挥她性格里勇敢顽强的闪光点,在深入底层社会调查时,既开始同情并理解匡的真实处境,也进一步完成了自己的成长线:逐渐明白世事苍凉,肩负起自己作为高官子弟的责任。她劝说女皇招揽贤才,除了一定的私心外,也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门第带来的社会问题。这也非常符合武则天后期的局势:女皇对李唐皇室心有忌惮,希望扶植自己的势力。另外流人案确然是武则天时期的真实案件,只是我做了一些改编,毕竟这只是一个cp向的续写,朝堂政治并非我的本意,所以着墨不多,而破绽有不少,写法上也有些幼稚。

[番外]')" class="btn-addbs">『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