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杨婵传奇[洪荒+哪吒+宝莲灯+封神] > 第82章 绝地天通

第82章 绝地天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失传的仙法再度现世,当修行不再被资质与出身禁锢,或许寸心姐姐“人人如龙”的宏愿,真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那时,山野孩童可驭风而行,市井百姓能点石成金,众生皆有踏破仙途的机缘。

寒雪落在她肩头,转瞬便化为水汽消散。

杨婵握紧双拳,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朝歌的猜忌又如何?被视作野心家又何妨?若能换来人间万千生灵的希望,即便要她直面人皇的怒火,承受天庭的算计,甚至让西王母国陷入风口浪尖,她也甘之如饴。

“寸心姐姐,这一次,就让我也再赌一把。”她转身面向灯火通明的西王母国,眼中燃起坚定的光芒。风雪依旧肆虐,可她的步伐却无比沉稳——为了那个人人如龙的理想,她愿做那道劈开迷雾的闪电,哪怕会灼伤自己。

王母娘娘有言道,颛顼怕我等,杨婵汝怕否。

杨婵亦有言道,吾只遵本心而行。但,吾不急也。

陈塘关

杨婵的功德分身从东海转了一大圈,大半年过去,无功而返。

东海龙族没少帮忙,各种奇珍没少见,就是没看见像是玄鸟的物种。

“玄鸟栖于归墟之畔,非有德者不可见。”此言来自朝歌,可那归墟也去了,她们找了三百二十八圈,也没看见一根鸟羽。

回总兵府后,听了殷夫人传来的朝歌庙堂关于玄鸟之言,杨婵又来到精卫村。

这村子竟然在朝中都有记载,实在出人意料。

李靖与殷夫人与啧啧称奇,不知是何时李家哪位先祖报上去的。他们二人在此明里暗里查验无数次,静娘也配合着找,就是什么也找不到。就像精卫神鸟还在东海某处填海,可他们就是找不到。感觉,没缘分啊。

暮霭沉沉,杨婵踏入精卫村,脚下石板路坑坑洼洼,似承载着岁月的沧桑。

村口老槐树下,静娘一袭素衣,正翘首以盼。见杨婵走近,她迎上前去,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微笑。

“神女娘娘,您来了。”静娘轻声说道,眼神中透着无奈,“国君和李总兵先前已来过多次,我也同他们一道翻找了无数遍,可终究是一无所获。”

杨婵微微皱眉,目光扫过村落中整齐的房屋,问道:“为何会这样?这精卫村既以精卫为名,怎会寻不到半点与精卫神鸟相关的踪迹?”

静娘轻叹一声,摇了摇头:“实不相瞒,我们这些人多是后搬来的风姓涂山氏血脉。自迁居至此,信奉的便是九尾狐,对精卫神鸟的祭祀早已荒废多年。如今村中知晓精卫之事的少之又少,更别提找到相关记载和祭祀之物了。”

杨婵心中一紧,眼神中闪过一丝失望,“难道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灵台中那颗蛋越发活跃了,滚来滚去,引得她的目光不知为何,落在远处一座土堆上。

静娘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轻声道:“那里原是座庙宇,原是祭祀精卫神鸟的,可如今早已毁去,只剩下这土台子。或许,那里还能找到些蛛丝马迹,只是……”她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只是我们查过好多次了,什么都没找到。”

杨婵站在那荒废的土台子前,目光疑惑地看向静娘,开口问道:“这庙宇既已毁掉多年,你们为何不将这土台子另作他用?哪怕盖几间房屋,或是种些庄稼、果树也好啊。”

静娘微微苦笑,眼神中透着无奈,摇了摇头道:“这土台子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古怪得很。早些年,村里的人也尝试过在上面建房、种地,可无论种什么,都长不出来。那土地就像被施了咒一样,寸草不生。”

她顿了顿,抬手指了指土台子,继续说道:“而且这土台子坚硬无比,岿然不动,用锄头挖也挖不动,用铲子铲也铲不掉,更不会腐烂。我们试过了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只能任由它这么放着。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不再打它的主意了。”

杨婵微微挑眉,脸上露出一丝诧异,追问道:“如此奇怪的土台子,殷夫人和李总兵竟没发现些端倪?他们定是仔细查探过的吧。”

静娘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带着几分无奈,点了点头道:“可不是嘛,他们自然是查探过了。不仅如此,哪吒和敖丙两位小英雄也来过呢,可即便他们本领高强,面对这土台子也是毫无办法。他们试过了各种法子,火烧、水劈、雷劈,能用的手段都用了,可这土台子依旧岿然不动,没有丝毫反应。就好像它本就不属于这世间,任你如何折腾,都无法伤它分毫。”

杨婵轻迈步伐,围着土台子缓缓转了一圈,眼神专注而警惕。她微微闭上双眼,运转体内功德之力,将一丝功德悄然探出,如同一缕轻柔的丝线,触及土台子的表面。

刹那间,她心中一惊,那土台子竟如同她灵台里的那颗蛋一般,贪婪地汲取着功德之力。

而一旁的静娘并未留意到杨婵的动作,仍自顾自地说着:“这土台子啊,前些日子桃花水封印异动时,差点就成了大家的避难所了。可我心里犯嘀咕,总觉得这台子邪门得很,没敢让大伙用呢。”

杨婵正思索着土台子的古怪之处时,忽觉一股奇异的波动在灵台处生出,那是北俱芦洲本体传来的讯息。神识念头微微一震,她拧紧了眉头,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静娘见她神色突变,忙关切地问道:“神女娘娘,出什么事了?”

杨婵笑道:“静娘,我这边突然有些急事,得马上赶回陈塘关。多谢你今日告知这些情况,日后若有机会,我再来拜访。”

静娘虽有些疑惑,但也不好多问,点了点头道:“娘娘客气了,路上小心。”

杨婵不再多言,朝静娘微微拱手,随后身形一闪,化作一道流光,朝着陈塘关的方向疾飞而去。

风声在耳边呼啸,她的心中满是焦虑。

片刻后,她便抵达了陈塘关,径直落入总兵府中,脚步匆匆地寻找李靖和殷夫人的身影。

终于,在书房中,她见到了二人。

殷夫人正将最后一块炭饼添进红泥小炉,抬头时,便见杨婵进门,玄色衣袂还沾着城外的霜雪。

李靖搁下手中兵书,衣袖上的铜扣随动作轻响。

“天庭意欲发三界通衢诏。”杨婵掌心摊开,淡金色的文字在暖意融融的厅内流转。

殷夫人手中的茶盏险些打翻,茶汤在红木案上洇出深色痕迹。李靖眉头紧锁,伸手想要触碰飞舞的文字,却在触及仙文的瞬间被一道微光弹开。

“朝歌竟未曾传信来?”殷夫人声音不自觉拔高。大商律法严明,这般牵扯三界的政令,本该由人皇率先过目。此刻诏书却绕过朝歌,径直递到神女手中,任谁看来都透着蹊跷。

杨婵指尖轻转,鎏金篆字在烛火下流转生光,她望着李靖夫妇骤变的神色,轻声安抚,“此次是牡丹仙子携王母手书,先往北俱芦洲寻我本尊商议。”见殷夫人指尖泛白,她抬手虚扶,金光如薄纱漫过案几,“我那本尊已会同承天、效法两位娘娘斟酌,想来消息很快便会传至人皇耳中。”

李靖摩挲着腰间玉带扣,后背渗出冷汗:“王母娘娘此举……是信不过朝歌,还是意欲挑拨离间?”

他来回踱步,金玉碰撞声在寂静的厅内格外刺耳,“大商承天命而治,三界诸事,岂容天庭这般行事?”

殷夫人轻按住丈夫颤抖的手臂,她望着半空流转着微光的仙文,声音轻柔却带着笃定,“无论王母娘娘存着什么心思,咱们守好为人本分便是。”

铜炉里的炭火噼啪炸开火星,映得她眼角细纹都镀上暖光,“这三界通衢诏若真能让凡人得见仙道,于百姓有益,我们自当支持;可若是有人想借此乱了人间纲常……”她忽然握紧丈夫的手,“别忘了,还有人神之约在。当年仙凡立誓,不干涉人间治权。”

北俱芦洲的风雪拍打着神女庙的青瓦,杨婵指尖凝出两道金光,将王母手书的虚影通过罗网分别送往地府与朝歌。

地府大殿内,承天娘娘望着空中流转的仙文虚影,神色古井无波。她素手轻挥,“此诏于地界确是好事,"她声音清冷如幽冥寒泉,“我自会约束麾下阴司,全力配合。”说罢,便将此言之意从罗网中传回北俱芦洲与朝歌。

而朝歌宫阙内,效法娘娘现身丹墀。檐角的铜铃被夜风吹得叮咚作响,与远处传来的更鼓声交织。

当人皇妙入殿时,效法娘娘正将金色的文字置于殿内的云纹案上。“天庭此举,虽打着造福三界的旗号,却绕过朝歌寻西岳神女,其中深意,不得不防。”

人皇负手而立,冕旒下的目光如炬。她凝视着那仙文,大殿内陷入一片死寂,唯有香炉中青烟袅袅升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