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杨婵传奇[洪荒+哪吒+宝莲灯+封神] > 第83章 大劫之起

第83章 大劫之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来人。”她陡然启齿,声似雷霆乍响,惊得檐下夜枭扑棱而起,啼鸣划破沉沉夜幕。

当值宫人疾步而入,却见大王正凝视着墙上的舆图,指尖重重按在东海之滨,“传旨下去,命祭司即刻推演星象,寻找天地灵脉所在。通令天下,邀隐居高人入朝共商修行之道,不拘门派。”

过去,她还有所避讳,寸心娘娘所行之事虽然已事实上将截教与人间绑缚,可她不愿让截教过多干预大商政事,只选了闻仲为国相表示态度。可现在,时间不等人,她必须做出抉择。

人皇眸中凝着四海风云,深知三界动荡将至,仅赖现世修士,不过杯水车薪。唯有溯洄上古秘法之渊薮,或是另辟蹊径、独创新道,方能让凡夫俗子亦有登仙之望。

当千万生灵皆能引气入体,以星火成燎原之势,方能筑起抵御劫波的铜墙铁壁 —— 此,方为匡扶人间、扭转乾坤的破局之钥。

烛火摇曳的后殿里,效法娘娘以玉簪在空中划出阴阳鱼,冤孽煞气盘根错节,恰似附骨之疽。修士增多虽非治本之策,却能如利刃破开毒疮,为人间赢得一线生机。她的指尖点在代表凡俗的阳鱼处,当众生皆有守护自身之力,三四代之后,怨气自然缓慢消解。

“中天”与“黄天”崩解,众生欲望汇聚在三界间掀起狂澜,无论是妖魔鬼怪还是凡夫俗子,都在本能地追逐更高的生命层次。

这是天地大劫的征兆,效法娘娘明白,强行压制只会适得其反,导致人间全面被动,唯有因势利导。三界通衢诏看似是天庭的谋划,实则是天道运转的必然——当众生对力量的渴求汇聚成洪流,任何人为的堤坝终将被冲垮。

三界通衢之事暂且压下,但筹备不可懈怠。这天下棋局,我们人族必须走在大势之前。

朝歌效法娘娘与地府承天娘娘还有杨婵本尊,都在点头,认下大势。为了将来,在各自的领域奋战。

冬夜的陈塘关寒风呼啸,李靖与殷夫人围坐在书房暖炉旁,罗网送来朝歌之诏。

“临御天下,夙夜忧勤。今三界之势波谲云诡……”李靖低声念出开篇之语,“大王果然已有全盘谋划。”

他目光扫过“兴学育民”条款,殷夫人亦探身细看。

读到“每岁遴选聪慧学子,由官府出资送往朝歌淬砺进业”时,她与他皆眸光微亮,“这倒是个好机会。若能让陈塘关的孩子走出此地,与天下同修论法,日后归来,必能造福乡里。”

两人心中并无半分私欲,殷夫人对于这朝歌庙堂君臣的门道虽然清楚,却也觉得这对孩子们是个好机会。至于陈塘关的将来,总比不上人族的未来重要。

“封印寻踪。命各地镇守总兵速组探察司,广征通晓古迹、堪舆之能人……”李靖读罢这一条,便晓得大王是下了狠心,要先破除封印困局。

桃花水一战之后,庙堂也发现了功德之用。各地府库这几年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都在庙堂的推动下或多或少采用了陈塘模式,都积攒下了不少功德在人道处存着。对于某些妖兽死绝,只是难以处置妖孽煞气的封印,功德便足用了。

殷夫人的目光落在“聚灵固本”条款上,轻声念道:“遣能工巧匠、术法高人分赴各州郡,依山川灵脉走势,协同本地修士布设聚灵大阵。”

她想起近日城中百姓议论偏远之地灵气稀薄、修行艰难之事,点头道:“若真能引天地灵气滋养万民,倒不失为一件大好事。只是这大阵所需材料必定不菲,还需提前沟通准备,确保万无一失。”这阵法便是此时效果渺渺,但将来清气下落之后,便可以用上了,提前谋划总比到时手忙脚乱要强。

读到“结好四邻。各州郡长官、关隘主将可遣心腹与周边部族、门派互通往来”时,李靖想起东海龙族,自然已是交情深厚,与截教也是相交莫逆,后一步倒是可以寻访仙岛散仙以及那北面莽原。

烛光渐弱,李靖与殷夫人望着案上诏书,心中已开始盘算明日的安排。陈塘关作为大商东境门户,他们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罗网又现一道密令,李靖瞳孔猛地收缩,“着李靖即刻交割陈塘关军务,速返朝歌,登问天台接降魔元帅神职,探查天庭三界通衢诏内情。”

九重天上百花摇曳,王母娘娘麾下的花仙们身着流光羽衣,手持缀满金铃的玉简,自瑶池畔翩然启程。

她们化作一道道彩练,穿梭于蓬莱仙岛、昆仑山等诸多神仙洞府,每至一处故作玩耍,却总会多嘴将三界通衢诏的消息轻轻吐露。

素手轻挥间,带着墨香的玉简虚影在洞府中流转,王母娘娘此番谋划,可是要重开天地盛景!话语如春风拂过,瞬间在仙神之间掀起波澜。

蓬莱岛上,赤松子捻着胡须与前来采药的云中子争论得面红耳赤。

云中子玉板敲击石桌发出清脆声响,“通衢虽好,可仙凡混杂,届时人间浊气上涌,我等清修之地恐再无宁日!”

赤松子却抚掌大笑,于蓬莱仙岛设宴邀众仙共议,“此诏若成,我等散修再不必困于灵气稀薄之地,人间烟火亦可滋养仙体,当是天大的机缘!”

从瑶池来此串门子的月和老人也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憧憬,“通衢一开,我便能更精准牵系红线,让世间有情人再无仙凡相隔之憾!”

而昆仑山中,阐教弟子们围绕着这消息各执一词,有人期待与人间再续仙缘,有人则担忧打破现有秩序会招致祸端。

广成子代师尊召集门下弟子,在玉虚宫中商议通衢诏之事。他告诫弟子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卷入这场可能引发三界动荡的事件中。让弟子们先观察事态发展,不要贸然行动,等待进一步指示。

前来拜会圣人的五庄观镇元大仙袖中掐算,神色凝重,天地气机紊乱已久,若强行通衢,需寻得调和仙凡之气的法门,否则吉凶难料。

截教金灵圣母于碧游宫召集师弟师妹们,冷笑道:“天庭此举,分明是想掌控三界。诸位师弟师妹定要警告弟子们于人间积攒功德为要,不要参与仙神之谋,以免被天庭利用。”

幽冥地府,森罗殿内烛火摇曳,虽然承天娘娘态度为赞同,但地府阎罗亦忧心,仙凡通衢,亡魂轮回必受干扰,阴间秩序恐将大乱!

十殿阎罗围坐于业镜台前,面色凝重如九幽玄铁。凡事有利有弊,枉死城中冤魂可能因此得益,但其余正常轮回却会被扰动。

秦广王指尖叩击青玉案几,案上人书纹丝不动,“诸位贤弟,仙凡通衢若成,阳间生灵往来天庭,亡魂数量与流向必将大乱,我等苦心维持的轮回秩序恐成泡影!”

转轮王起身拂袖,身后奈何桥方向传来阵阵呜咽,似是感应到主君忧虑,“兄长所言极是!届时仙神下界,或有斗法波及凡人;凡俗若能修仙,寿数延长,入冥者骤减。更有甚者,心怀不轨之徒妄图篡改生死簿,地府岂不乱作一团?”虽然生死簿改人书后,连他们的面子都不给了,难保大天尊不会有其他法子呢。

他话音未落,平等王已取出判官笔,笔尖朱砂在虚空中勾勒出密密麻麻的卦象,却皆是破碎之象。

“当务之急,须加固阴阳两界壁垒。”阎罗王沉声道,黑袍上暗绣的鬼面图腾仿佛在无声嘶吼,“传令牛头马面,增派人手严守鬼门关,凡携带仙法气息的亡魂,一律严查;黑白无常加快拘魂速度,莫让阳间滞留过多游离魂魄!”他转头看向卞城王,“你即刻着手修订轮回法则,增设仙凡通衢期间的特殊条例,若有仙神干预轮回,定要严惩不贷!”

卞城王领命而去,殿外忘川河水突然翻涌,无数冤魂发出凄厉惨叫。

都市王眉头紧皱,抬手结印,奈何桥头的孟婆汤汤锅顿时金光大盛,“还需提升孟婆汤效力!若仙凡通道大开,难保不会有仙神记忆残留的亡魂转世,届时人间必生乱象。”他一挥衣袖,汤锅底部浮现出上古禁制符文,丝丝缕缕的混沌之气融入汤中。

五官王突然指着业镜,镜中画面飞速变幻:人间修士集结,天庭仙光闪耀,而地府深处的九幽之门竟开始缓缓震动。“诸位,事不宜迟!”他疾声道,"我去请示承天娘娘,看是否能调用幽冥铁骑,在阴阳通道附近布下天罗地网。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任何扰乱轮回之人!”

森罗殿内,十殿阎罗身影化作道道幽光四散而去,整个地府瞬间进入临战状态。

忘川河畔,孟婆加快搅拌汤锅的速度;奈何桥上,阴兵们手持骨矛列阵以待;鬼门关前,牛头马面的獠牙在幽蓝鬼火中泛着冷光。一场守护阴间秩序的无声战役,已然拉开帷幕。

这些讨论如涟漪般层层扩散,仙神们的议论声顺着冥冥中的某些因果线倾泻而下,悄然坠入人间。

消息传入各地,守将们握紧刀柄,望着天边翻滚的云层眉头紧皱。各州郡的官员们则取出朝廷提前下发的密令,有条不紊地安抚被裹挟着生事的民众。得益于庙堂提前布下的预警网络,各地早有准备。义学中,夫子们将话题引入课堂,教导学子以辩证眼光看待。城墙上,守军加派岗哨,密切注视着任何异常动向。流言虽如潮水般涌来,却在人间织就的防护网上渐渐平息,未能掀起大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