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佟佳贵妃要长寿(清穿) > 第37章 僭越还是宠爱

第37章 僭越还是宠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幸好现在也不算晚。

因为想到了日后康熙和胤礽离心的事情,伊尔哈越发想做点什么。

她望着案头堆积如山的霉菌培养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沾染的药渍。多少个不眠之夜,永和宫的偏殿灯火通明,琉璃端着安神茶来劝,却总见她伏在案前,对着那些发霉的瓜果记录数据。

"娘娘,第三批橘皮霉菌长成了。"小太监捧着青瓷盘进来,盘中绿绒般的菌丝在烛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

伊尔哈立刻搁下朱笔,凑上前去。这次培育的菌株比上回更完美,青绿色的霉斑均匀地铺展开来,像极了她在书上见过的描述。她颤抖着用银匙刮下一小撮,小心地混入早已备好的药液。

"去把南怀仁前日送来的滤器取来。"她声音沙哑却透着兴奋,"再熬一锅骨汤,要浓些的。"

窗外更鼓敲过三响,琉璃第无数次劝道:"娘娘,该歇了..."

"再等等。"伊尔哈固执地盯着药液变化,眼下挂着明显的青黑,"这次定能成。"

突然,瓷碗中的液体开始分层,底部渐渐析出些许浑浊的沉淀。伊尔哈猛地站起身,带翻了手边的茶盏——这正是之前看过的初级提取物!虽然离真正的药效还差得远,但至少证明方向对了。

伊尔哈长舒一口气,将最后一份实验记录收进锦盒,才在琉璃的服侍下歇息。

这一晚上伊尔哈睡得极好,神清气爽,将多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这才有心思过问起宫里的近况。她揉了揉酸痛的脖颈,唤来琉璃问道:"这些日子,孩子们都还好吗?"

琉璃一边替她揉肩,一边笑着禀报:"昭宁公主前儿个默写了整篇《千字文》,苏嬷嬷说照这个进度,明年开春就能读《幼学琼林》了。"她取来一叠宣纸,"您瞧,公主还试着给南大人写了封信,问火铳弹簧的事儿呢。"

伊尔哈接过信纸,只见上面稚嫩的笔迹工整地写着"南大人安",虽有些字还歪歪扭扭,但已初具章法。她不禁莞尔,这丫头对机械的痴迷倒是一点没减。

"四阿哥呢?"

"正带着五公主和五阿哥在院子里玩呢。"琉璃推开窗棂,欢快的笑声立刻飘了进来。只见胤禛像个小大人似的,抱着自己的小狗看着弟弟妹妹在新架的跷跷板上玩得不亦乐乎。

五阿哥笑得小脸通红,奶声奶气地喊着"五姐姐再高些"。

伊尔哈望着这一幕,眉眼不自觉地柔和下来。

昭宁依然在追逐她的机械梦,胤禛也渐渐有了兄长的模样,就连最小的五阿哥,都在永和宫找到了玩伴。

"去把本宫收着的那套九连环取来。"伊尔哈理了理衣襟,"该去看看孩子们了。"她迈出门槛,去院子里加入了孩子们中间。

……

今年伊尔哈忙着弟弟的婚事和青霉素的研制,忘记了在院子里种东西的事情。

转眼已是夏天了,永和宫的庭院里,往年这个时候小菜园本该是一片绿意盎然,可今年却空空荡荡。伊尔哈站在廊下,望着那片闲置的土地,这才猛然想起——自己竟忘了安排春种的事宜。

"娘娘,这时节能种的菜不多了。"琉璃捧着本《齐民要术》跟过来,"要不...种些白菜?"

伊尔哈蹲下身,抓了把泥土在指间捻了捻。确实,错过了最好的播种时节,如今能赶上的也只有白菜这类耐寒的作物了。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物,但...

"皇额娘!我们要种什么呀?"昭宁不知何时跑了过来,小手上还沾着木屑,想必是刚做完她的新发明。

很快,胤禛也牵着五公主和五阿哥凑了过来。三个小娃娃听说要种菜,立刻兴奋地围成一圈。五阿哥甚至已经撸起了袖子,露出藕节似的胖胳膊,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种白菜好不好?"伊尔哈柔声问道。

"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眼睛亮晶晶的,仿佛种的不是最普通的白菜,而是什么稀世珍宝。

第二日清晨,永和宫就热闹起来。

伊尔哈挽起袖口,在永和宫的庭院里摆开阵仗。内务府送来的干草整齐地堆在一旁,她亲自示范着将干草点燃,火苗噼啪作响,很快化为一堆细腻的草灰。

"看好了,"她蹲下身,将草灰与泥土按比例混合,又浇上适量的清水,"要揉到不黏手才行。"修长的手指在泥团中翻搅,很快揉成一个光滑的泥球。

昭宁学得最认真,小脸上沾了泥点都顾不上擦。她学着伊尔哈的样子,在大拇指上沾了点水,在泥球中央摁出个圆坑:"是这样吗,皇额娘?"

"对,再深一些。"伊尔哈握着女儿的小手调整力道,"然后把种子放进去,轻轻盖上土。"

胤禛带着五公主和五阿哥在旁边忙活。五阿哥兴奋过头,直接把泥球拍成了饼,急得五公主直跺脚:"弟弟!要圆的!"胤禛连忙救场,手把手教弟弟重新揉了一个。

不一会儿,庭院里就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泥球。有的圆润如珠,有的歪歪扭扭,但每个小坑里都郑重其事地埋着一粒希望。

"等苗儿长到三片叶子,"她轻声对孩子们说,"咱们再把它们移栽到地里去。"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那些泥球整齐地排在苗床上,像一列列等待检阅的小士兵。

夕阳西下,伊尔哈带着几个满手泥巴的小家伙到廊下洗手。清凉的井水冲过孩子们的小手,将泥土与草灰一并带走。

昭宁甩着手上的水珠,胤禛则细心地帮五公主擦干手指,而三岁的胤祺还沉浸在刚才的乐趣中,小脸兴奋得红扑扑的。

"佟娘娘,"胤祺用稚嫩的满语磕磕巴巴地问道,"为什么要做...泥团子?直接种...不行吗?"他歪着小脑袋,乌溜溜的眼睛里满是好奇。

伊尔哈眼睛一亮,没想到这孩子竟会问这个。她将胤祺抱到膝上,取来一个冰碗塞到他手里,柔声解释道:"这泥团子啊,就像给种子盖的小房子。"

她边说边用果盘里的蜜瓜籽做示范,"你看,直接种在地里,种子可能会被雨水冲走,或者被虫子吃掉。"

胤祺听得入神,连西瓜都忘了吃。伊尔哈又捏了个小泥球:"用草灰拌泥,既暖和又有养分。等苗儿在小房子里住舒服了,再搬去大田里,就能长得壮壮的。"

昭宁突然插嘴:"就像五弟刚来永和宫时,也要先住偏殿适应几天对不对?"

"正是这个理!"伊尔哈笑着点头,顺手擦去胤祺嘴角的西瓜汁。她没想到三岁的孩子能听懂这些,更没想到昭宁会联想到弟弟身上。

胤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举起小手:"那...我的小房子呢?"逗得众人都笑起来。伊尔哈亲了亲他的小脸:"等你再大些,皇额娘给你做个更大的泥房子,咱们一起种甜瓜好不好?"

……

自从那次育苗之后,三岁的胤祺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每天清晨,他都要迈着小短腿跑到永和宫的菜畦边,蹲在那里眼巴巴地等着白菜发芽。

伊尔哈时常看见他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摸摸泥土,嘴里还嘟囔着满语的童谣,活像个小小的庄稼把式。

相比之下,历史上那个以"农夫皇子"著称的胤禛,眼下却是个十足的话痨。

这会儿他正围着伊尔哈打转,喋喋不休地说着昨儿个去上书房看哥哥们的见闻:"...然后师傅说'大阿哥安静些',可儿子明明看见太子二哥在偷偷画小人儿..."

伊尔哈一边给胤祺的小水壶装水,一边望着眼前判若两人的四阿哥,不禁陷入沉思。史书里的雍正帝冷峻寡言,最爱在圆明园躬耕陇亩,可眼前这个叽叽喳喳的小家伙,哪有一丝未来铁血帝王的影子?

"娘娘?"琉璃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五阿哥又把您的手帕当播种布了。"

伊尔哈回过神,只见胤祺正郑重其事地将她的绣花手帕铺在地上,上面整齐地摆着几粒南瓜籽。

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在他专注的小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一刻,她忽然明白了——或许历史上的胤禛并非天生爱农事,而是在九龙夺嫡的血雨腥风中,不得不借"农夫"之名避祸。

就像她培育的那些幼苗,在狂风暴雨来临时,唯有低伏于泥土才能存活。

"皇额娘看!"胤禛突然举起一个歪歪扭扭的泥娃娃,"这是儿子照着五弟做的!"

伊尔哈接过那个丑萌的泥偶,看着眼前活泼开朗的小话痨,忽然希望时间就停在这一刻。让胤禛永远做个爱说爱笑的孩子,让胤祺永远单纯地热爱着泥土的芬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