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终于有人赶了过来,卢照只看一眼便知是自己人,有约莫二十人。
他趁官兵不注意,给他们打了手势,他们立即朝着封霁离开的方向追去。
这里离张家沟不远但也不算近,那里埋伏着大批死士和乌桓士兵,他们看到旗花必定会赶过来,只是需要些时辰。
卢照已经装作崴了脚,索性找了块空地坐下,人陆陆续续来,他便给暗号,指望他们能拖住封霁片刻。
另一边。
封霁刚出去不到一里地,又陷入了打斗。
如他所料,旗花正源源不断引来杀手。
再一次将围上来的人杀光后,他身上已被鲜血浸透,先是血的温热,寒风一刮,又成了冰冷黏湿的感觉。
手臂上不知何时有了两道划伤,不深,却叫人更不好受。
几人脚上步伐更快,想尽早离开这片地方。
然而这时,前方传来无法忽视的大动静。
暗卫蹲下,耳朵贴到地面,边听边道:“正前方,左前方,右前方……包围式行进,人很多,约莫不到百丈距离,如此动静,百余人或数百人都有可能。”
向来没什么情绪,只顾杀人的暗卫,此刻语气也染上了些许慌张。
没有空隙犹豫,封霁立即拐向右边,进了不熟悉的密林中。
他们不再一味地加快,而是更注意隐藏身形,小心不弄出大动静。
很快,双方就要交错而过。
封霁透过密林间隙,看见了月光下重重人影。
大半的人身形异常魁梧,令他感到熟悉。
是过去一年几乎日日都会交手的熟悉。
这时,一柄长刀在月光的映照下,正好朝他这一面反射出微弱却显眼的光。
封霁瞳孔一缩。
这是乌桓士兵常用的刀面样式,上窄下宽,有半人长,尾部有弯钩。
他怎么也想不到,在沙场浴血奋战一年,将敌军打得大败,转头一看,竟有敌军不知何时闯入了他身后的疆土。
那些乌桓士兵身旁,还有一些黑衣杀手,与他方才遇到的别无两样。
幕后之人竟与乌桓勾结!
这是比刺杀他更让他难以容忍的事情。
封霁握紧了手中的剑,这一刻,他很想不管不顾杀出去。
那些人突然停下来了,领头人说了些什么,人群原地散开,开始在这附近搜寻。
包括封霁隐藏的这片密林。
封霁也大概看清了,他们有二百人左右,他没有继续逃,对方人太多,左右都被包围了,那便杀好了。
可惜他只带了两个人,还带着个伤残,不可能直接冲上去杀个痛快,只能躲在暗处伺机而动。
他想了想,吩咐两个下属看护好杨羿,继续往外圈逃。
“殿下,那您怎么办?”暗卫担忧道,没了舌头的杨羿也急得发出几个模糊的音。
“不必管我,必须分开逃,我不想我杀人的时候,还要分心。”封霁微微眯起眼,狭长的眼眸如锐利的刀锋,盯着越来越近的乌桓士兵,眼里满是杀意。
暗卫咬咬牙,只能遵命:“是!”
两人趁着敌方还未走近,带着杨羿继续往深处逃。
封霁带来的这两人当年亦跟他行军过冀州,对附近的地形和路线熟悉,怎么走大概也不会丢,只需担心人数众多的追杀者。
他会在他们身后挡住搜寻过来的敌人。
很快,有一支小队进入了他们躲藏的密林中。
封霁看着下属的背影消失在漆黑的密林深处,他静待巡逻小队走近。
在这个距离杀人,动静不会惊动林子外的人。
只剩五步,封霁主动出击,身形闪出去的瞬间,长剑精准划破来人的咽喉,离他最近的一个敌人就这么倒下了,是个乌桓人。
一个又一个,他们大多数都来不及发出一声呼救,鲜血淌过枯枝败叶,渗进泥土里,成为养分。
接连好几个小队悄无声息消失在密林中后,外面的人终于察觉到不对劲。
“都过来!”领头的人大声道,在聚集了半数人后,他便等不及道:“那边林子里不对劲,你们都跟我过去看看。”
封霁看着浩浩荡荡往这边来的人,他见好就收。
这些混进来的乌桓士兵,他定要将其剿灭,但不是现在,仅凭他一人。
他不算冷静,但还不至于主动送命。
在这个瞬间,他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竟是,他还没帮林晚棠退婚,他答应过她的,所以不能送死。
他正要撤离,忽觉后方竟也有不小的动静。
另一边。
暗卫们自以为在无人的密林中,一时不顾及隐藏动静,只想快些追上那些乌桓士兵。
他们为了不引起敌方察觉,落后了些许,方才赶到后,发现敌方还在搜寻,不由得松了口气,看见这片密林,决定先隐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