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得有些发懵。
好久后,久到我回魂。
屏幕右下角显示,此刻距离零点还有四十七分钟。
通风管里传来上边24小时不间断的机器轰鸣声,像猫叫,又像闷雷。房间里依旧潮湿,窗帘不怎么遮光,好在从窗外看去也看不到月亮。
我的手指悬在私信键上,汗水在触摸屏上晕开一个半透明的圈。
一个小时后,手机突然 “嗡”地一震。
我已经迷迷糊糊快睡着了,这动静瞬间把我惊醒。于是我手忙脚乱地翻找手机,动作太大,还不小心打翻了床头柜上的玻璃杯。
我赶紧把杯子扶起来,还好没碎。这杯子是很多年前买的,具体在哪里买的早忘了,杯身上印着原神的卡通人物,茶水正顺着温迪的脸颊往下淌。
聊天框里是我之前打招呼的话——
【你也不喜欢这部改编的《拷红》吗?】
我记得这部模拟全息乙女游戏,当时在网站上刷到过试玩的广告。
小红娘捧着茶盘,对着镜头眨眼卖萌:
“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我步步行来你步步爬......”
系统后边还给这出加了女主视角的恋爱攻略选项——
A.(惊怒)呀!你是何人?夤夜至此,是何道理?
B.(一把拉住张生的手)呀!你可算来了,我可盼了你好久!
下一幕,感情更进一步:
A.(作怒状)你这狂生,真乃无礼!谁许你夤夜私入闺阁,难道不怕礼法森严?
B.(娇嗔)还说什么小生不小生的......你我早该这般相见。自见你那日起,我便心心念念都是你,今日可算把你盼来了~
对面没有任何问候的话,只传来一段音频。
我点开,是《离魂》的一段念白——
“这些时把少年人如花貌,不多时憔悴了......”
声音却是个年轻男人,不是吃过糖的那种矫揉造作的伪音,是真正懂戏的人,咬字带着苏州腔的糯,又模模糊糊听不清楚,像用平时听英语磁带的收音机放映梅雨天返潮的书架上那盘落满灰的旧磁带。
【这是我收藏的一段录音。小时候外婆喜欢看戏,所以家里有很多。】
我有些惊讶,一时间,闭眼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准备好的那些客套话又都被抛至脑后了。
该说什么好?
这人怎么上来就直奔主题?
还没等我想好怎么回复,新消息又跳了出来:
【她生前是省昆剧院的,现在昆剧院没了,这些录音都不好找了。当年她老的时候就说,现在人看戏、看书、看电影、看人,就跟上海那边垃圾分类一样,得专拣那种贴了‘催泪’、‘甜宠’、‘穿书’、‘金手指’......标签的。我还说,现在人这样才正常,省时间啊。】
我的手机页面还停留在输入法输入的界面。一时间心里更慌了,他那边会不会显示 “对方正在输入中” 呢?
【怪不得你会不喜欢新版。】
我斟酌许久,终于发了一条没头没尾的话。
【谈不上喜欢不喜欢,说不定在古代,他们看戏也跟现代人看小说一样,只是纯当消遣呢?】
他回复。
他打字真快。
我敲下:
【这不是当然?说不定还要来点什么‘鲜果香茗’,配上一壶‘玉液琼浆’,在自家园林里寻处‘玲珑水榭’,邀两个扮相清丽的伶人,咿咿呀呀地对着你唱。你自个儿呢?支着脑袋斜在贵妃榻上,夏天这么热,你就‘宽衣解带’、‘袒露胸怀’,小风一吹,就当按摩了,旁边还得有数名小厮,换班给你摇着蒲扇,还有几个就青葱玉指掐着葡萄喂你,好不惬意~】
发完后,我立马有点后悔,觉得自己说了一堆狗屁不通的话。
没想到,他很快回复:
【哈哈,你真有意思。】
看着这条消息,我的脸莫名有些发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