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秋分,县城迎来了秋老虎。在秋老虎的作用下,沿海地区特有的高温湿气已经销声匿迹;白天炎热无云,早晚清凉干燥,众人为之一爽。
临近傍晚,一辆挂着省城牌照的日产面包车下了高速路,快速驶进了县城管辖的国道。车上一行一共三人,两人坐在前排;坐在后排的是阔别家乡已久的郑伟民。
郑伟民不是回来探亲或开会的,这一次,他准备在家乡开创自己人生的新局面。
前段时间,省里找他谈了一番话,传达了省里的指示和精神;按照省里的部署,郑伟民这次是前来走马上任汕城特区市长一职。此前,汕城特区的市长由特区一把手兼任,早在今年,便已经传出风声说上面会专门委派一名市长下来。而市长的人选,大家把宝都押在下面各县区或隔壁兄弟市县的一把手上;没想到,这次省里居然给了大家一个惊喜,将老家原本就在汕城的郑伟民给派到这里。
郑伟民知道,自己是身肩重负。
他此次上任,是按照省里的指示和部署,要尽快在数年间扭转汕城城市和交通建设严重滞后的不利局面,要加快将汕城建设成区域的经济中心城市。用郑伟民自己的话理解那就是:一是配合省里下达的任务,做好修路等基建工作;二是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日益严重的城镇失业和税源流失的经济困境。
郑伟民已经将近半百,他从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在省交通系统参加工作,多年来除了数次下基层锻炼之外,并没有任何基层执政的经验和资历。但从六七年前开始,省里却把他列为重点培养的干部,将他调往香山市和佛城市当分管交通和城市建设副市长,积累了不少的地方基层执政经验。对于此次省里对自己的任命,郑伟民除了感激之外,心里更多的是忐忑不安和复杂微妙。他知道,在自己的老家为官一方,免不了要受到各方势力的干扰、阻碍,乃至对抗;这里的人,兵,是你的兄弟;贼,也是你的兄弟。对于家乡民情有所警惕和不安的郑伟民,这些都将是一场巨大的挑战,乃至灾难。
“郑市长,这汕城的公路怎么这么烂?”坐在前排的何秘书一进汕城地界就开始埋怨。何秘书是省城本地人,他本是省交通系统内的衙内,后来跟着郑伟民一路提拔上来。从小就在省城养尊处优的他,自然对偏远乡野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
“小何,你要慢慢习惯了。这里不比省城,很多交通建设还处于二十年前的情况。”郑伟民本是闭目养神,却被小何秘书的抱怨给打醒。
“市长,你们这里,真的是那么穷吗?”小何秘书又开始大放阙词。
“我们这里,是全国闻名的侨乡,改革开放后这里来了很多外商来投资。说穷,是地方政府穷;但人,可是不穷。因为政府穷,所以也就没钱修这修那,所以看起来就落后了。”郑伟民的素质还是不错,没有怪罪小何秘书的唐突,反而给后辈解释了家乡的基本情况。
“市长,我知道,就我们交通厅和交投集团,下面很多施工单位的老板都是你们这边的人;连省城现在最大的农贸批发市场、医药批发市场、服装批发市场,都是你们这边人开的,真厉害。”小何秘书的口水满天飞。
郑伟民不愿接话了,小何秘书说的,都是自己不愿听的。这些年在交通系统和地方官场,他最不愿接见的,就是老家来的各色老板们,他们的各种精心钻营、苟且营生,都让为人正直的郑伟民所不齿。前段时间,交通系统内部来了一场大反/腐,被抓的领导/干部多达十几人,这些人里十有八九就和这些老板有瓜葛。听说自己曾经共事过的一个同僚,这次就被查处了;这人收了这些老板们上百万的贿赂,老板们不仅金钱开路,甚至还在五星级酒店给这名同僚长期开了一间套房,方便他能够在里面和女下属谈心事。
车子一路颠簸,很快便到了县城的地界。郑伟民抬头张望四周的景象,似乎这里几十年来并没有任何的变化。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谭水。唯一多出来的,便是远处耸立着各种五花八门形状带着烟筒的房子,那是很多外资工厂自设的发电机房。
郑伟民很想亲近一下自己的家乡,他把车窗给摇了下来,准备呼吸享受着家乡那淳朴而野性的空气;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想法幼稚了,空气里充斥着各式的酸腐味道,令人作呕;他便快速地将窗子给摇了上去。
“这味道,厕所消毒水吗?”话多的小何秘书又开始唠叨起来。
“不是,这是工厂排出来的废气。这里的工厂太多了,供电又跟不上他们的生产,很多工厂都偷偷用自己的柴油发电机来发电,这味道就是柴油发电机排出来的废气。”郑伟民又给不谙世事的小何秘书上了一课。
“郑市长,你快看前面。”正当郑伟民和小何秘书还在讨论如何整治这些废气排放时,一向莫不出声在开车的司机却突然说话。
顺着司机的视线,郑伟民看见马路中间设立了一个路障,上面写着“路政查车”四个歪歪扭扭的大字,几个穿着制服的人正在检查过往的车辆。当然,名为检查,实为收费。每一台过路车辆都要被索取所谓的“道路建设费”,费用根据车辆类型和大小有所区别;唯一没有区别的,便是所收取的费用都没有发票,只有一张盖着模糊印章的收据。
“市长,要不我下去和他们说一声吧。”小何秘书反应过来了,他觉得只要下车打个招呼,这帮人就能通融。
“不,我倒想看看他们玩什么把戏。”郑伟民摇了摇头,眼神冷漠而坚定。司机和小何秘书见此,也不敢多问,他们静待着事情的发酵。
“停车,拿出驾照,路政查车。”当日产面包车开到检查口时,一个穿着制服的年轻人走到驾驶位旁,用力敲了敲车窗,示意司机把车窗摇下来。
司机只好配合,他把车窗摇下来,拿出驾照给了路政人员。
“省城来的?”路政问道。
“嗯。”司机答道。
“你们几个是干什么的?”路政的往车里看了一眼,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