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后,县城又迎来一波高温热浪的反扑。这波热浪来的反常,即便是早晚时分,气温也高烧不退。一时间,人们索性躲进房里将空调再次打开,期盼着那一天老天会开眼,将这反常的高温给驱赶离去。
一大早,郑汉民就怀揣一份厚实的文件袋,骑着摩托赶往县公安局。
这些年,郑汉民一直在镇里当着副镇长,名义上管着经贸招商之类的工作,实际却是一个无实权的幌子。不过,他也乐得清闲,既然镇长和书记喜欢什么都管,什么都插手;他也乐呵呵地站到一边,看他们明争暗斗不枉是一出好戏。
比如说镇里要大搞贸易流通,书记喜欢高大上的批发市场,便计划把镇里的小商品批发都整合到一个地方办大市场;而镇长是本地人,喜欢通过征地拆迁搞钱,当得知书记要新建一个批发市场,就开始通过中间商人为的把地价抬高,把批发市场的造价推向新的高度。这一来二去的,镇里的两大人物便互相视对方为眼中钉,不仅私底下从不说话,更是在公开场合上互唱反调,连去饭堂吃饭都专门选时间避开对方。
于是乎,这些年,镇里很多实事好事都办不下去。一是镇里确实没钱,二是领导人心不齐。在郑汉民眼里,人心不齐才是祸根;因为人心整齐,钱就不是问题。
不过,即便郑汉民躲到一边当闲人,也不表示他什么都不干,更不代表着他眼里能容下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作为一个正直的、正义的党员,郑汉民对于镇里发生的各种徇私枉法或贪墨腐败的现象,向来是对抗到底的。因此,上面自然也不怎么喜欢这个不讨好的副镇长,虽然他只能坐在冷板凳上。
郑汉民到了县公安局,和门卫打了个招呼进了大门停好车,便昂首坚定地走进公安局大楼。他今天到公安局的目的,是要来找自己的老友,陈洪光。
和郑汉民的抑郁不得志相反,这些年陈洪光可谓是开启人生第二春。
前年,原来的县公安局何局长高升到市公安局当副局长;在调任前,何局长没忘记自己多年并肩作战的战友,将陈洪光从镇派出所给调到县局任副局长。按资历年龄、工作能力和敬业态度,陈洪光的升迁没有任何的异议;只不过,他这个副局长分管的是行政和后勤,工作压力不大,算是站好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岗。当然,在副局长这个清闲的岗位上,陈洪光依然是兢兢业业,每天上班早到晚退,一副认真严肃的模样。
对于陈洪光而言,这已经是他人生的天花板。现在,他可以畅想当年龄到站后,如何过上令人羡慕和体面舒适的退休生活。
“啪,啪”两声,郑汉民敲起了陈洪光办公室的木门。
“门没锁,请进。”陈洪光有些愕然,此时他坐在位置上看报纸,毕竟以往没有人会这么早的时间就到他这里报道的。
“陈局长,别来无恙。”郑汉民推开门,笑盈盈地对着坐在位置上看报纸的陈洪光。
“老郑,哎,你要来怎么不先给我打电话啊。”一看见故人来访,陈洪光立即从椅子上跳起来,他张开双手,给郑汉民一个热烈的拥抱。
“知道你忙,所以就上来碰碰运气。”郑汉民对于陈洪光的热情显得有些惊诧,毕竟,他们上个月才一起聚会吃过饭。
“哎,没什么忙的。”陈洪光摇了摇头,他这个副局长管的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实在谈不上什么身负重担或独当一面。
“那好啊,不忙的话,刚好到处去走走。要不,过几天你到我那里,我们一起回我家,搞点野味吃吃。”郑汉民依然是单身寡人一个。他的两个小孩都长大了,一个去外地读师范学院;一个在县里读高中准备高考。家里就剩下他一个老光棍,很多人包括陈洪光,都劝说郑汉民给自己找一个老来伴,但郑汉民总以各种理由推脱、逃避。据说,连郑汉民发妻的娘家人也多次给他介绍找伴,但也被他给推掉。
孤家寡人也挺好的,吃喝不愁,喜乐无忧。这是郑汉民多年单身的总结。
“来,来,坐下。我开始泡茶。”陈洪光见着老友,拿出了珍藏许久的凤凰山单枞茶。
不久,两人喝起了茶,开始一阵闲聊吹牛。时间,就这样快速流走——半个上午已经过了。郑汉民眼见时间差不多,便开始说起正事。
“老陈,我今天来,是有事情找你的。”郑汉民看了看时间,觉得正事不能再耽误了。
“什么事,你那么紧张?”陈洪光见郑汉民脸色一变,觉得事情蹊跷。
“来,你先看看我的这份材料。”郑汉民把怀里的文件袋拿出来,掏出里面那一份份厚实的材料递给陈洪光。
“这是什么材料?”陈洪光接过来,但没仔细审看。
“你先看看,然后谈谈你的想法。”郑汉民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
陈洪光见郑汉民态度严肃认真,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大事。他开始翻开这沓材料,认真地一页页翻看。不到几分钟,陈洪光的脸色便阴沉起来;再过一会,他额头上还开始渗出了汗水。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洪光开始屏住呼吸,甚至连连摇头,唉声叹气。显然,郑汉民收集的这份材料,里面的内容一定是触目惊心,骇人听闻。
“老郑,这份材料,谁给你的?”陈洪光把材料举在手上,惶惶不安地问道。
“谁给我?我自己收集的,从前年开始做这件事了。怎样,看完觉得如何?”郑汉民倒是淡定起来,这份材料,算是他这几年来的杰作。
“这里面的事情,我确实听说过不少,但是细节上那么多的内容,是第一次知道。哎。”陈洪光叹了一口,里面的事情他知道的不少,毕竟都从镇里出来的,这些情况能不知道?
“你呢,管治安,镇上只要街道平安无事,没有杀人放火,就只存在小偷小摸,你的工作就已经足够出色了。但经济贸易上的,政策上的,你也有听闻,实际上可是一塌糊涂,违纪违法的事情够说一个星期了。”郑汉民开始给陈洪光解释道。
“你材料上面反映的,征地拆迁使用暴力手段,恐吓百姓乘机低买高卖,欺行霸市和私设关卡这些,这都存在多少年了,上面也来查过,不都是一阵过云雨,也就不了了之。”陈洪光冷静下来,发现郑汉民写的材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上面也曾经下来调查,结果还不是石沉大海,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