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潮起,潮落 > 第109章 第五章 绝 地

第109章 第五章 绝 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真不信?你要是现在有个订单,不多,就一万打的针织衬衣,普通的中上等品质,只要你确认版型、签合同,我可以用半个月,甚至十天就可以交货。然后你可以来验货,验完付款直接拉走。我可以帮你叫车送到鹏城的海关去报关,那里都是一条龙服务的,所有手续不用你操心,你安心等着货柜到港后,船东通知你去清关就是了。”阿明一激动,把整个业务流程都说得一清二楚。

“要是我的单子是五万打,十万打呢?你怎么办?”阿文不依不饶。

“怎么办?把行内的几个头家都请过来,把单子发给大家一起做。一个厂做一部分,几个厂就把单子给分完了。我少赚一点,收个中介费,两个点,不多吧。”阿明的气势压过了阿文一头,涉及到自己的业务范围,阿明是当仁不让的专家。

阿文没有话说了,对于阿明的解答,他是心服口服。

“阿明,我听懂了大部分。但不懂的是,为什么要去鹏城海关报关呢?我们这里也有海关的啊。这里到鹏城几百公里,这运费应该很不划算啊。”阿勇听得仔细,他想到了这个大家都关注不到的方面。

“不划算?太划算了,阿勇。我们这里一个货柜报关,全包要一万。你知道鹏城是多少吗?七千,还包了运费!手续的速度,鹏城比我们快了几倍都不止。人家鹏城的,晚晚都加班;我们这里,五点不到人都走完了。办事?明天再来!”阿明一边,一边伸出五个手指。

“阿明讲的,我心里清楚。我这边在鹏城办事,很多规矩直接写在政府部门的墙上,办事的人对着上面准备材料就行了。而且,最最最主要的,办事要多少天,他们都写清楚在墙上面;很多手续盖章的事情,直接到行政大厅办,一步到位,不用一个一个部门去跑。”阿丰最了解,什么是“鹏城速度”。

“不用打点?不用送礼?”阿文做了一个送礼的手势。

“那要看办什么事。就是一些手续上的事情,人家也没必要卡你。人家一个月的工资奖金,都比得上这里半年的还要多,而且准时发放。收入够高有保障,谁专门去吃你那一点东西,不嫌浪费时间?”阿丰顺势摆了摆手,表示自己还没碰到过刁难。

“这个要分清楚的。你给公家送钱,自然人家不会去卡你;你想从公家那里赚钱,那自然就会被卡。阿丰你是给公家送钱的,一年的税收,逢年过节给各个单位的打点,公的私的,你都是在送钱。我和阿文这种生意,都是想从公家那里赚钱的,人家想卡你堵你,分分钟的事情而已。”还是阿华眼光老辣,一语点醒众人。

“就我知道的,我转业到鹏城的战友,光特区补贴这块,就比我们市里多太多了。他们的补贴和奖金,比基本工资高七八倍都不奇怪。我们是羡慕也羡慕不来的。”阿勇虽然崇尚两袖清风,但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所以不是我说你,你可以去鹏城、省城,为什么你非要回来。我们想走都走不开,没那个本事啊。”阿明接着阿勇的话,为他可惜。

阿勇只能报以微微一笑。他不是没想过这件事,但实在是离不开自己的家人。

“你们啊,要多支持阿勇。他是我们这帮人,村里这一代人当中,最有理想最有正义最有志气的一个。”原本话不多的阿正,一说话就是站在阿勇这一边。

“说到公家这个,正哥才是受害者。”阿华无不感慨地摇摇头。

阿正自己独自经营一个五金建材批发市场。从开业到现在,一直就被公家刁难,不是过来查消防,就是过来查执照,要么就是什么卫生检查,交通检查。总之,不夸张地说,这些年,阿正为了维持这盘生意,光喝酒陪吃就不下上百次,至于红包送礼之类的早已不计其数。

由此,即便是本质上一向忠厚本分、三观正确的阿正,也不得不对这个社会低头妥协。而在保护阿正的生意这件事情上,阿华也做了很多工作,费了心机;对此,阿正一直以来都是阿华最为铁杆的拥护者。

“大家都不容易啊。”阿文自己喝了一杯,发了一个感慨。

“阿文,不说别的,你觉得房地产还有没有发展。”阿华突然给阿文丢了一道考题。

“发展?华哥,你的意思是,能不能赚钱?”阿文一时押不准题目。

“嗯,就是这个意思。”阿华点了点头。

“目前确实没有什么行情。省城的房地产已经两三年没有大的发展了。不过,我还是看好的,毕竟人越来越多;有人,就一定要有房子住,无论买还是租。人口多少,就是决定房地产好坏的决定因素。”阿文这些年,早就摸透了市场的规律,知道只要需求在不断增长,市场就分分钟都有可能东山再起。

“我也是这么看的。”阿华还是点了点头。

“你们别说,就鹏城现在,租一套房子,好一点的一个月就要一千了。一千啊,多少人一个月的工资都拿不到五百,它就敢对外租一千。你们说,这也太没道理了。”阿丰没有投资房子,他的主要资产都集中在工厂上。

“丰哥,你说的这个租金,其实对应的也不是一般的老百姓。省城也一样的,有的房子一个月就要一两千的租金,人家的市场需求就是一群有钱人或者外国人,和普通人关系不大。租金的多少其实是取决于需求的多少。只是这种高档租赁市场的集中度高,辨识性又太强,所以你才注意到了。”阿文说得文绉绉的,大家伙听起来都很稀里糊涂。

“阿文,你说的是什么?能不能说得大家都听得懂的。”阿正听得稀里糊涂,但问起来却毫不含糊。

“这么说,打个比方,我们在马路上,总是只会注意到那些豪车,什么皇冠啊奔驰啊之类;久而久之,大家都形成一个印象,觉得马路上都是豪车。其实呢,马路上的烂车、破车更多,只是我们从来不去注意而已。我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丰哥注意的都是高档租赁的价钱,忽略了市场最主要的普通租赁,才以为租金都是普遍高了起来。”阿文的这个解释,算是通俗易懂;大家一听也就了然。

“阿文,我佩服你,真的,佩服你的悟性。很多东西,你用脑一思考就能得到最终的答案,厉害、厉害。来,喝一杯,大家一起喝一杯。”阿华从阿文的解释中,又学会了一些商业知识和逻辑。他愈发觉得,自己在小地方呆久了,整个脑袋都开始麻木了。

大部分时候,商人一旦失去了思考能力,就等于直接失去了赚钱的能力。做生意,从来都不是一件靠运气、靠关系的事情;想把运气和关系变成利润,唯有思考先行。

大家围绕着房地产这个话题,又开始新一轮的吵吵嚷嚷;唯独只有阿勇一人静静地坐在一边喝酒吃菜。过于深度的经济话题,阿勇是无法参与的,自己在经济方面的知识不说是白痴,也相当于一张白纸。看着大家兴奋地滔滔不绝,自己只好照顾好自己的胃。

当大家伙讨论到高潮时,阿明却出去喊来了服务员,他加了几个热菜,还再要一瓶威士忌,大有今晚众人必须一醉方休的意思。

“阿明,我明天值班。”阿勇不好意思直接反驳阿明的做法,只能推脱自己有公务在身。

“你晚上多喝几杯,就当吃安眠药,多睡一会。”有些喝高了的阿明,开始管不住嘴。

阿华见状,立即给阿正使了个眼色。阿正自然懂得阿华的意思,立即走出包间把服务员叫过来,把阿明要加的酒给取消了,但加了一道炒饭。

“好了,好了。今晚大家都喝得差不多了。别忘了,初六晚上,你们还要到我家里吃饭的。家莹对我说,要是谁初六晚上不来,这辈子就不要再见面了。我坦白告诉大家,我现在是蔡家莹的手下,她是我老板,我要听她的。”说完,阿华自己就露出了笑齿。

众人欢呼,初六晚上,又是一场愉悦畅快的聚会。

“阿勇,你到时一定要来。”阿华当着众人的面,专门指了指阿勇。

阿勇微笑地点点头。在阿勇的印象里,蔡家莹是一个不错的大姐姐,沉着、善良、精明、能干,身上集合了本地传统女性的优点。

“还有一件事,阿勇。你将来,我是说,将来啊。你要是有什么经济上的困难,你记住,一定要,一定要,直接找我们,我们来解决。你明白吗?”阿华趁着这个时机,准备给阿勇交代一番重要的事情。

“华哥,你什么意思?”阿勇被阿华说得云里雾里。

“哎,我们这个地方,你知道的,都是人情社会,搞得都是人情来往的那一套。你有困难了,别人帮了你,你就要还这个人情。有些人的人情,你是还不起的;还了,你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公家;不还,还是对不起自己,而且还惹上了人家。我说的这些,你听的明白?”阿华这不是教诲,而是忠告。他知道,以阿勇这种个性,想在家乡这里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明白这些潜规则,规避这些潜规则。

阿勇大概明白了。他知道,阿华这是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他给阿华郑重地点点头,又做了一个作揖的手势,以示谢意。

“阿勇,阿华的意思是,你有什么困难,要先和我们沟通,我们来想办法解决。我们都是兄弟,能够真心帮你的兄弟;就怕有些人,说是为了帮你,其实就为了让你欠他人情,等时候到了,你就准备给他还债了。”在场所有人,只有阿正有资格称阿华为“阿华”。

“华哥,正哥,我明白了。你们的好意,我一辈子记住。”言毕,阿勇拿起酒杯,一连三杯下肚,不带一口喘气。

众人拍手称赞,也趁着阿勇三杯下肚的势头,各自相互敬酒。

长夜漫漫。包间外,雾气湿气愈发浓烈,天空中黑云压顶;包间内,友情友谊愈发深厚,人生得意尽欢杯。这番外冷内热,构成了漫长黑夜里的一幅独特的、永不褪色的油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