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潮起,潮落 > 第111章 第五章 绝 地(续2)

第111章 第五章 绝 地(续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暂时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宏观经济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制度变迁方面的研究。我觉得,陈,制度变迁方面的研究其实是专门为你量身定做的。”沃伦教授伸出一根手指,指着陈昭梁的额头说道。沃伦教授这个半老头子,脾性颇为直接、率性;他认定这个位置非陈昭梁莫属,就一定要陈昭梁参与进来。

陈昭梁眼神闪烁地看着沃伦教授,他不敢言语;老头的脾气古怪,他怕自己言多必失。

“昭梁,参与到这个课题,你也可以继续你原本的研究。你加入了,将来也有很多机会可以回国,大大方方地回去,可以到处走走看看,也可以回家看看家里亲人。公私兼顾,也是美事一桩嘛。”刘老师给陈昭梁打气,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不仅能够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更希望能够更进一步,成为圈内的新星。

“沃伦教授,刘老师,谢谢你们的栽培。我决定加入这个团队;关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变迁和演化,我也是很感兴趣的。”陈昭梁坚定地给两位师长点了点头。

“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前年就做过一个关于中国经济的课题,当时我在联邦政府工作,也看过相关的报道,但是,为什么你们没有继续下去?”沃伦教授的记忆力惊人,他居然知道前年的陈昭梁在干过什么。

陈昭梁露出了尴尬的笑容,原因他自是不愿细说。原本,他以为那是一个切入中国经济研究的良机,后来,他才发现这其实只是一场作秀而已。对于学校而言,通过这场秀,拿到了金主给的经费;而金主方面,通过一系列的示好,便从中国的客户那里拿到了生意。

学术,不过是这场交易当中的一朵小浪花,仅此而已。

“沃伦教授,当时的经费用完了,基金会没有再多拨款,所以,这些课题就终止了。”陈昭梁思考了一下,还是简略的结局告诉沃伦教授。

“哈,我就说,这个学校,一大堆这种问题。刘教授,你对我们美国的大学,还有好感吗?哈哈。”沃伦教授的思维非常跳跃,一下子就把话题转移到课题经费上。

“沃伦教授,这种事情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如此啊。就说我们中国的研究所吧,政府也是没有拨款的,我们也是通过和企业合作,帮他们做课题来取得经费的。一年四季,我们研究所的领导,最头痛的就是钱的问题。搞经济的赚不到钱,相当讽刺啊。哈哈。”刘老师说起经费,也是一肚子的无奈。

“刘教授,我现在很担心,担心这种经济上的资源投入,会把这个圈子误导到一个迷失的地带。就说像陈这样的年轻学者,他们的很多学术构思和思想,是需要及时投入资源去发展去探索的;但现在,他们为了经费和其他资源,都把精力花在了其他方面的事务;比如说,和企业合作共同设立研究课题或者项目,又或者,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一些让校董会或者基金会能够看得懂的领域。这其实都不是一个正常合理的现象,但大家都见怪不怪了。”沃伦教授年轻时,一定是一个知识愤青。

“昭梁,你觉得呢?你来美国也七八年了,感觉如何?”刘老师发现,陈昭梁正襟危坐,样子十分拘束。他想着把陈昭梁扯进话题里。

“教授,刘老师,我倒是觉得,这不必是一件坏事。都说学校是个封闭的小社会,脱离了整个社会现实太长太远,也不是一件好事。有外面的合作伙伴愿意提供资源给我们做一些研究,也算是我们和外界接触的一个方式,我的意思是,这或许给我们的学术世界能够带来其他的惊喜或创新;有的时候,我们思考了半天还得不到答案的问题,其实答案早就在外面生存了许多年。”陈昭梁不发言,一发言便有独特的见解。

“嗯,陈,你继续说。有没有实际的例子。”沃伦教授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像陈昭梁这种善于独立思考的学者,现在也是不多见了。这些年,作为一名明星教授,沃伦见到太多的趋炎附势之辈,不管懂不懂就对自己的学术成就进行一顿胡吹乱捧。

“比方说,我们传统的观点认为,商家采取自助餐的定价方式,是不经济的。但这个现象,却大行其道多年了。后来的实证经济学告诉我们,其实商家早就知道这里面的边际成本远大于边际收益,但他们在财务上却看不到这点;他们的策略告诉他们自己,倘若对每种食物进行单独的定价,并且雇佣更多的服务员对顾客进行监督,那其实成本会更加高昂。总成本的推高是显而易见的,但隐藏在当中的边际曲线却难以分离,这才是问题的根本。”陈昭梁给出的答案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如果我们没有和外界接触,不接收这些信息,那么我们现在还在讨论计算这些边际曲线,却不知道这里面隐含着的实质性原理。”陈昭梁做了一个短小的总结。

“昭梁,你说的这个,其实就是一个合同。一个价格包含了材料、人工和租金的合同,每个人面临的边际曲线不尽相同,但总的看,商家的策略还是有效的。因为他不可能提前知道每个人的效用函数,也不可能完全掌握食物的边际效用,所以,这个自助餐的价格,其实就是现实和理论妥协的结果。”刘老师给陈昭梁的回答做出了转业的补充。

“是的,我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只是从逻辑或者原理出发,是不可能解释这个现象的。而唯一的可能,就是我们的理论,其实并不是一个高效率的工具。”陈昭梁佩服刘老师的思维敏捷,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重点。

“那么,如果,我是说如果,每个人的效用函数都存在极大化,满足他们需求的边际成本十分高昂,那么商家是不是会亏损呢?”沃伦教授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

“沃伦教授,在一定程度上,商家是有办法控制或者分离这些异常边际成本的所有者。比如说,部分高价值的食物做了限量的处理;控制盐、糖之类的调料品的供应;又或者对浪费食物进行罚款,等等。商家的策略是尽可能地努力减少边际上的浪费,虽然效果不一定最佳,但考虑到沉没成本,这都是次优的选择了。”陈昭梁对沃伦教授的疑问,做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回答。

沃伦教授频频点头称赞,他眼里的光,愈发闪亮。

“沃伦教授,我的学生不差吧。”刘老师得意地看了沃伦教授一眼。

“哦,刘教授,都说我们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但在我看来,你们中国人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能够如此有创意地解释经济现象,说明了你们都是真正有头脑的人,我喜欢跟聪明人共事,起码我可以悄悄地多偷懒。哈哈。”沃伦教授说完,自己也大笑起来。

三人相视而笑,讨论的气氛十分和谐融洽。

“好了,好了,两位先生。嗯,已经快到中午了。刘,你还记得你刚进来时对我做的承诺吗?”经过长时间的聊天,沃伦教授看了一眼手表,便提醒刘老师接下来要干的事情。

“哦,时间到了吗,沃伦教授。哈,看来今天我有口福了,在美国还能吃上老乡做的家乡菜,这真是不可想象。”刘老师举起双手,以示兴致高昂。

“陈,你一起来吗?”

“昭梁,一起来吧,我们到沃伦教授家里,尝尝沃伦太太做的北京菜。”刘老师用手抓了抓陈昭梁的手臂。

陈昭梁受宠若惊,他实在不敢想象,自己居然和学术高山成了良师益友;自己出发前的那些紧张与不安,现在已经被兴奋和愉悦所取代。

“恭敬不如从命,我先谢谢教授和沃伦太太了哈。”说完,陈昭梁满面春风,眼神炯炯。

办公室内,热烈的气氛依然没有丝毫的退却;办公室外,阴冷的天气全然没有丝毫的消散。内热外冷,人景相离,油然而生。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