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潮起,潮落 > 第113章 第五章 绝 地(续4)

第113章 第五章 绝 地(续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清明后,特区的天气终于迎来了年后的第一波热浪。太阳在越过了赤道后,便愈发放肆起来,气温一时冲到了三十余度;烈日之下,寸草不生,汗淋如雨。

夜晚,随着烈日西下,凉风习习,人们终于找到了一段能够悠哉游哉的好时光。近两年,特区的城市建设有了不小的改观,市区里原本早已破烂不堪的滨海路,现在也在市府的努力下终于改头换面,容光焕发,成了特区里为数不多的一道优美景色;在这里,水天一色,碧波万里,白云千跃。

滨海路,成了特区市民夜晚避暑消遣的好去处。

在滨海路的尽头,藏着一家特区全境都稀有的咖啡馆子。这是一家随着滨海路改造完毕而开张的咖啡馆子;它的外观独特,富有地中海建筑的气息;内部装修也是一股标准的地中海风格。从开业至今,这里的生意都是不汤不水;毕竟定位和价格,都是特区里面数一数二的昂贵。人们虽然常常慕名而来,但也常常因为价钱败兴而去。不过,在这里的服务人员看来,这一切都是无所谓的;他们对待客人的态度总是维持着一种不紧不慢的慵懒风格,客来客去,一切随意。时间长了,茶余饭后,馆子就成了市民们讨论的热点;毕竟在这里砸下重金但不急不慌地做买卖,实属罕见。

咖啡馆子的老板,不是别人,正是阿华。这是阿华给自己打造的一个私人会客天地;也是给太太蔡家莹经营打理的一门清水生意。

在开建馆子之前,这里曾是特区一家国营公司的宿舍小区。国营公司不景气,濒临破产的边缘;市里有领导找到阿华,要他出手相救;作为回报,这家破落的国营公司便把这里连同其他一些房产和厂房都转给阿华;阿华拿到了这些资产后,唯独对这个地方情有独钟。于是,这里成了阿华的自留地。

阿华把蔡家莹带进来,原本夫妻两人是准备在这里建一个海景酒店的,但碍于成本和手续难度,最后索性就降级成了咖啡馆子——这是蔡家莹梦寐以求的理想,年轻时代的她就曾幻想过自己能够拥有一家咖啡馆。而阿华,正是那个有能力把太太的理想转换成现实的男人。经过一番打点,由蔡家莹亲自主持设计的咖啡馆子,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落成开业。自然,蔡家莹成了这里的主人,她维持着这里的经营——经营风格也是她设定的;她以为,这里的生意,做得不是利润,而是一种姿态,一种能够展现自己和夫君的姿态。

对此,阿华高度认同。反正他的一揽子生意里,也不缺那一点点利润。一切就由得太太去操持打理吧,自己就当个闲人,这馆子等于给自己多了一个好去处。

这个好去处,慢慢就成了阿华的私人会客厅。不花多长时间,圈子里的人都知道,郑老板在海边,有一个专做咖啡的高档会所;在里面进进出出的,都是本地的达官贵人。

今晚,阿华就请人前来品尝咖啡。

“张总,这是进口的咖啡豆刚刚磨出来。豆子都是从非洲来的。你尝尝。”自从开了这家咖啡馆子,阿华也学习了不少关于咖啡的知识和懂得手磨咖啡。

“不错,不错。还是郑总懂得享受啊。这里的景色,还有这些咖啡,就差美人了,哈哈。”张总心情不错,他不但品尝起阿华亲自泡制的咖啡,还开始幻想起了美景与美人。

“张总,我这里有美景,但是美人就没有了,哈哈。”阿华讪笑道。刚才阿华出去迎接这位张总,就看见张总对着馆子里的一个女服务员色迷迷地上下打量,眼里满是心术不正的神态。

不过,既然对方有这么一个弱点,那也是一个突破口。阿华想着,投其所好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只是他不希望牺牲自己的下属或身边人。这样不仅坏了名声,也会导致事情败露,名利双失。

“郑总,你搞得这个咖啡馆,可是大手笔啊。现在全市的头头和老板们,都知道你才是本市第一红人啊。”张总端起了咖啡杯在嘴边不断游走。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过奖了,张总。我郑某人能够有今天,还不是因为有张总你这样的大人物帮助,才能做出一点点像样的成绩。像张总这样文武双全的人物,我看,说实话,我们市里还真没有几个。”阿华一边恭维张总,一边动手泡咖啡。

“抬举我了,郑老板。我现在就是一个落魄单位的落魄老总,那里文武双全。”张总笑嘻嘻地看着阿华,眼神尽是耍滑奸诈。

“张总,你太谦虚了,上次我在市里给刘副主任汇报工作的时候,刘副主任还专门提到你,说你原来是对越反击战的英雄,在部队立过功;后来转业回来,又考上了大学,然后还评为市里的劳动标兵和改革开放楷模。张总,你不是文武双全,那还有别人?”阿华点醒张总,我奉承你,是因为上面的领导看中我;而我之所以提到领导对你的关注,那是因为我接下来要代表领导找你办事。

“名不副实啊,郑总。现在我的单位就快破产倒闭,我这个老总就是一个架子。还是你们当老板的好啊,赚钱都是自己的,不像我们这些小干部,就靠着一点工资养活家人。”张总自然听出了阿华的弦外之音;他在提醒阿华,既然有求于我,自然也要满足我的条件。

“张总,在我们特区确实委屈你这种人才了;你要是去省城,肯定是一方诸侯啊。刘副主任还特别提到,你当年可以去省城的,但是你执意要回老家报效家乡。我听了也是很感动啊,我们老家能多几个像你这样的人才,发展就会更好啊。”阿华的言下之意,就是你张总就别趁机抬价了,你就是在外面混不下去才回来的,你什么底细大家都知道。

老辣的张总一听阿华这番明捧实贬,自然内心不悦。他装出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微微动了动嘴角,然后就不出声。

你不做声,那我就主动再下一城。

“张总,那天我到市府开会,会后刘副主任给我们几个人开了一个小会,说是市里接下来有几个大动作,要我们积极参与。其中的一个项目,就是和你们农贸公司有关。”阿华点明主题,今天请你过来就是上面指示我,要我找你合作;你怎么办事,上面就怎么看你。

“哎,郑总,你太看中我了。我们农贸公司一没钱,二,还是没钱。怎么能参与你们这些大老板的大项目。要是上级有什么指示,我们收到了照办就是了。”老辣的张总,明里暗里都告诉阿华,要是上面真的有什么指示,你就拿出证据,别空口无凭;要是空口无凭,还想从我这里捞到好处,你也得掂量掂量我这边的行情。

“张总,说指示就太客气了。我们什么交情,我阿华是什么人,你说公事公办,那就没意思了。我是想啊,这是上级给我们的机会,能够帮助市里建设,又能给自己赚些;你说,这样的好事,我怎么舍得给别人,自然要留给张总你了,都是胶己人嘛。”阿华认为,既然你想待价而沽,那不如就直接讨价还价。

“郑总,做生意我们不行啊。你说的这个大项目,我们农贸公司玩不起。”张总知道阿华开始叫价,他选择继续待价而沽。

“其实啊,张总,你多虑了。大项目,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来来去去,就是说一句话的事情,就是张一张嘴的事情。”阿华提醒张总,上面的说一句话、给一个态度,你就可以随时打包袱走人。

张总第一轮下来,明显处于下风。阿华慢慢地把新鲜烘焙好的咖啡豆放进了咖啡机,然后等着咖啡机自己磨出最纯粹的咖啡。他一点也不着急,着急也没用,毕竟球到了张总的脚下,由他自己去慢慢斟酌。

张总看着正在工作的咖啡机,又看了看正在享受咖啡的阿华;阿华一副漫不经心的表情,让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张总自然要着急。自从他老丈人从市委组织部退休以后,人走茶凉的结果就是他被彻底遗忘在农贸公司这个破落户里。农贸公司早就成了空架子,每年就靠着从农村收购农产品再转卖给其他公家的饭堂或招待所艰难维持;大部分时候,农贸公司都是用银行贷款来续命的;现在,农贸公司光银行贷款就欠了几千万,这样下去,别说人员工资,就是光利息都快还不起。这种公司,张总自然不想呆下去;但无奈朝中无人,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而现在,阿华送上来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或许不能升官,但一定能够发财。两权相利取其重,能发财总比什么都不剩好。只不过,张总想要得更多,所以他还要再憋憋气。

阿华似乎看出了张总的小心思,他开始和张总聊天说地,就是不再开口讲正事。阿华的策略很老辣,就是让对方一直憋气,憋到自己耐不住为止。现在是他阿华占据了上风,上面给了他一支尚方宝剑,如果张总不配合,假以时日上面就会把张总打发走人,至于到时候张总去那里乘凉,那就不是他阿华的事情咯。

“郑总,我看时间已经不早了。要是郑总没其他事情,我想先告辞了。”张总笑眯眯地提醒正在谈论海滨风景的阿华,要是他再不讲回正事,自己就打道回府。

“哎啊,张总,这才多少点啊,这么快就走,是不是佳人有约啊?”阿华一样地笑眯眯,他戏谑起张总;他知道,现在是张总坐不住了。

“那里有什么佳人。我就这么一点死工资,养活自己都难,哪来的钱养第二个家,哈哈。”张总说的是实话,也是一个切口,就看阿华上不上钩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