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潮起,潮落 > 第120章 第五章 绝 地(续9)

第120章 第五章 绝 地(续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之前几年,就有不少台湾无良商人和本地的外贸公司勾结在一起,拿着所谓的订单在本地区的服装行业内招摇撞骗。他们往往通过签订合同,设置高额保证金条款的方式,骗取厂家的保证金。骗子们最为狡猾的是,他们会先让外贸公司接触厂家,通过给到一个或者两个小订单的方式让厂家尝到了甜头;之后外贸公司对厂家宣传,骗子对产品很满意;然后经过骗子们的一番所谓的考察准备下大单,但骗子们对价钱和交期都做出了苛刻的制约。从那时候开始,不少厂家就被天量的单子给蒙蔽了双眼,他们看不清这里面的风险,贸然地和骗子们签订合同。而当到了开始交货时,骗子们就以质量等为借口推迟验货,最后当厂家堆积了大量成品的时候,骗子们就以交付不合格导致交期延误为由,要求厂家赔偿保证金。厂家若是不肯就范,骗子们就拿出早已伪造好的法律文书威胁厂家;最后,厂家们要么赔偿一笔保证金,要么就把已完工的成品折算半价交给骗子们。

这些年的耳闻目睹,让阿明对于外商有了全新的认识:外商也分三六九等,也有人鬼不分,也有无恶不作。

“哈,我们应该早就认识了,郑先生。”唐先生一听,就露出了天真般的笑容。

“认识?早认识?”阿明更加狐疑不解。

在唐先生一旁的胡先生立即从公文袋里拿出几张照片然后给到阿明的手上。阿明一看,这似乎是去年给一家外贸公司加工的休闲西裤,那批订单要的很急,阿明也是通过加班加点才赶出来的,货值不高,也就十几万美元而已。

“郑先生,去年你们工厂加工的那批货物,其实买手是我们。我们去年才在国内开展业务,今年在鹏城设立了办事处,就是为了直接对接你们这样的工厂。”胡先生解释,为什么他那里有阿明工厂产品的信息。

“你的意思是,你们以后直接采购?你们是那里的公司?”阿明依然一头雾水。他已经记不清,这订单最后是走到香港还是日本。

“哈,这个我来说吧,胡。”一直在旁边聆听的唐先生对着两人摆了摆手。

“郑先生,我们玛氏,是北美最大的连锁商场之一。我们在北美和欧洲有上百家连锁商场。因为我们的采购量很大,所以我们都有自己的,属于自己的专业采购团队。两年前,我们在香港的办公室就开始到大陆考察各种商品的供应商,我们的模式就是工厂和商店的直接对接;或许,你还不习惯这种模式,但在欧美国家,这种模式都是成本最合理,双方共赢的一种模式。现在,我们在鹏城开了在大陆地区的第一家办事处,就是专门协助我们北美总部在大陆开展采购和供应链业务。”唐先生一口气把自家的业务说得一清二楚。

“你们是美国人?”阿明指了指两人。

“我是,他不是。胡是中国人,他在你们这里读的大学。”唐先生特意指出年轻的胡先生其实是特区大学的毕业生。

“我是两年前在特区大学毕业的。我的专业是英语,所以我就到了玛氏公司工作。”胡先生立即做了必要的补充说明。

“哦,那我明白了。”阿明点了点头,到此,他终于开始放下了戒心。

唐先生给胡先生使了个眼色,胡先生立即又从公文包里拿出几张资料,胡先生把这份资料夹在那本供应商目录里,然后交给了阿明。

“郑先生,我们的来意想必你也很清楚了。我们想了解一下贵厂的一些情况,能否请你稍微给我们介绍一下。”胡先生进入正题。

“这个,你们想了解那些情况?”阿明呷了一口茶,脑袋里开始高速运转。

“我们想了解一下你们的产品,设计还有材料的供应商。”胡先生打开一个笔记本,准备给接下来的谈话做好记录。

阿明清了清嗓子,坐直了身子,然后给两个客户开始介绍工厂的情况。时间过了许久,一番口舌下来,阿明的嗓子也有些冒烟。

“郑先生,你们这里没有设计部?”唐先生听完阿明的介绍就开始发问。

“没有,额,以前有的,但后来又被我撤掉了。”

“为什么?”

“主要是没需求。像我们这样的工厂,那里有设计的需要。都是客户给出了样板,我们照着打样就行。”阿明的回答很无奈。工厂不是没有过设计,当年阿明自己贸然推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但却中途夭折,迫于形势,阿明只好把设计部门给裁撤。为此,他内心总觉得有些愧对那些跟在自己后面拼搏了几年的年轻设计师们。

“设计其实不完全是为了整个设计,它可能也是为了对客户要求的一种补充,或者修正吧。不是说你们设计了什么,客户就要采购什么;而是说,客户提出的要求或给出了设计,你们在缝纫过程、面料材质的选择,都可以通过设计来补充和完善。”胡先生立马指出了阿明思维上的误区。

设计,不是单指设计出成品;而是能够在客户的需求上做出了修改和完善。

一番对话下来,阿明意识到今天碰到了确实是行内为数不多的行家老手。他开始放下心里的最后一道坎,准备在这两位的身上取取经。

“郑先生,和我们合作的厂家,一般都是有属于自己的设计部门。当然,这里面也涉及到一些专业的,专利上的事情。但我们会根据经验和需求,也会把这里面的风险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不是要求你们要有和我们一样的审美观和设计思想,但是,我们必须对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做出更加灵活的反应和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唐先生说得有些高深,让阿明听得有些糊涂。

“明白,明白。”虽然内心糊涂,但阿明在表面上还是得应付一下场面。

“郑先生,你刚才说你们的车间最大规模可以达到一千人。现在,是否就有一千人了?”阿明还在懵懂,胡先生又立即抛来另一个问题。

“这个工人数量也是看行情,看订单。按照工厂现在的订单量,只用上了两百多人吧。”阿明心虚得很,他这个厂从来就没到达过最大产能。

“一千人是你自己测算的,还是曾经出现过?”唐先生看出了阿明的心虚。

“自己算的啦,以前没有那么大的订单,哈哈。”阿明挠了挠后脑勺。

“你介不介意让我们看一下你们的财务资料?还有,看一下过往的合同?”唐先生的追问显得有些灼灼逼人。

“这个,还没到那一步。”阿明内心有些恼怒,对面两人也过于直白和鲁莽。

胡先生和唐先生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便不做声,三人喝起了茶,然后又喀什一阵东拉西扯。事情似乎到了一个尚待突破的转折点。

“两位,我想问问,你们是怎么看待我这个工厂?”当双方闲扯了一阵,阿明自己主动把话题拉回了正事方面。

“郑先生,我们在国内搜寻各种服装产品的供应商,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在资料里,这份资料是送给你的,你可以看看。简单一点说,那就是贵厂的各方面,离我们的标准确实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你们的产品在我们看来还是具备竞争力的。我们总部现在发往中国大陆的订单是越来越多,所以我们才来到贵厂和贵地进行考察。贵地是大陆有名的服装生产基地,各种服装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销售,这自然也是我们需要前来发展业务的目的地之一。当然,之前我们的买手和你们有过间接的业务联系,只不过那时候我们还没计划进入大陆开展业务而已。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吧,哈哈。”唐先生的解释听起来合理,阿明自然接受了这样的说法。

“唐先生说的,我大概也明白。只不过,为什么你们不直接通过外贸公司下单?这样不是更加方便?”阿明总觉得,外商直接介入服装出口,未免过于生硬。

“这个我来说。我们也有和外贸公司合作,不过那种合作就不是长期和固定的。很多时候,总部给我们的订单也是有随机性和偶然性的。比如就说上个月,总部发来一个单子,要我们做五万条水洗牛仔裤出口到加拿大,交期很急,需要在两个星期左右就出货。我们没办法和厂家直接沟通,只能通过外贸公司把消息发散出去,最后在省城的荔城区那里找到一家专做牛仔裤的工厂,才解决了这个订单。”胡先生直接释疑了阿明的问题。

“那你们找工厂,就是为了长期的合作?”阿明还是感到不解。

“是的,对于某部分产品,我们专门找供应商直接供货。我们的要求就是成本、交期和品质,三者都需要兼顾。上个星期我们在莞城找到一家台湾的服装厂,他们专做各种制服和工装,刚好我们在美国有一个州政府的客户需要进口各种制服和工装,于是我们就把这个供应渠道给建立起来。现在那家工厂在做最后的资格认定,一旦通过了我们的认定,每年起码需要交付三十多万套制服或者工装,估算的合同金额至少七百多万美金。换句话说,这个厂要是成功了,它每年就多了七百多万美金的营业收入。而且这个合作是长期的,因为欧美客户在供应商方面,他们更多的是选择合资格的供应商,而不是为了便宜几块钱。那种因为一点行情波动就随意撤换合同的事情,我们是不会参与的。”胡先生反复告知阿明一件事,那就是他们之所以要直接面对供应商,就是为了长期的合作,杜绝短期的投机。

此时,阿明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转。阿明自己也做制服和工装,根据刚刚胡先生的一番话,他得出了一个重要而关键的结论:他们要找的供应商,在成本方面的控制一定很厉害。因为阿明刚刚算了一遍账,那个莞城厂家的利润,按常规,要比行情的低了将近一半。

订单量大,长期合作,那都是以牺牲合理利润为代价的。

“这么大的生意,一个订单就是几百万美元,我可是想到不敢想啊。我这里都是小本生意,说实在的,今天见到两位行内高人,才知道我是孤陋寡闻了。”阿明没兴趣再应付下去了,他的话其实已经在暗示今天的谈话应该到此结束了。

目前,阿明的生意虽然算不上规模宏大,但经营水平和质量却是行内有名的高水准。尤其是利润这块,阿明通过生产效率拉升了整体的毛利率,别人只能赚一块钱的毛利,到了阿明这里,他就有办法赚到一块二三。

论对服装产业的深耕,阿明并不输给那些大厂。这就是他的底气所在。

“哎,我们也在学习,大家都互相学习,哈哈。”胡先生显然听出了阿明的弦外之音,他给了唐先生一个眼色,示意应该到此结束了。

“郑先生,这是我们的电话,如果你想进一步的相互了解,可以直接找我们。”唐先生知道,说再多也毫无意义。

“要不,我们去车间看看。”阿明礼貌性地提出考察车间的提议。

“不用,这次就不必了。”胡先生做了一个作揖的手势,然后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走人。

“好的,下次一定要来考察。”阿明同样也做了一个作揖的手势。

阿明把两人送到了工厂的大门口,将两人都送上了车后,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阿妹,你过来一下,把这几年我们和外贸公司签的那些合同,都拿过来给我看看。”回到办公室,阿明突然心血来潮想看以前的出口合同,便电话了在隔壁办公的财务。

放下电话,阿明觉得今天自己收获颇多,虽然这里面还是有一点点意犹未尽的遗憾。或许,他应该尝试一下和欧美采购商直接面对面开展生意?

屋外,蝉声绵绵的树枝,热浪翻滚的土地,万里无云的晴空,构造成一幅静态优美的油画;这幅油画此时正挂在县城的每一个角落,让人心浮气躁,揣揣不安。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