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不仅丁北斗怔住,方荀二人亦都停了手看过来。
“她不仅教给了陈平,还教给了京兆府的仵作。”周泰山信步进来。
几月前,五殿下请他和俞唱晚给高句丽两位大君验毒,验尸后仵作正在缝合,她上前道了一句,将针烫弯了更好用。
彼时他也以为是陈平教她的。
俞唱晚后知后觉说的是针,“算不得教,我也是拾人牙慧。”
“谁!”丁北斗上前一步,抿紧了唇,将缝合针弯曲的法子他还没见过凤仙山之外的人使用。
“书上。”俞唱晚眨眨眼,垂眸,其实桌上那几把刃长不过寸许、薄如纸的解剖用刀在麒麟书册上也有绘图和图注。
月上中天,丁北斗关紧门窗,低哑道:“师兄,我没看错吧!”
“你没看错,是麟趾山庄。难怪啊难怪……”
周泰山忍不住感慨。下午俞家丫头拿来了她说的书册,当看到书脊上若隐若现的独角麒麟,一切的疑惑都有了答案。
原来俞丫头出自麟趾山庄,难怪她对于药理、医理的许多见解和凤仙山的如出一辙。难怪她不经意间可能透露出一些似乎只有凤仙山人才知道的制药法子。
原来他们竟是同出一源——凤仙山正是从麟趾山庄分出来的。
丁北斗眉头拧得死紧,“师兄,当年麟趾山庄一夜之间付之一炬,而后凤仙山人去山空,这两者之间必然有联系。”
周泰山沉默,师门有祖训,若有朝一日麟趾山庄求救,凤仙山必倾力相救。师祖定下这条门规就说明她早已预料到麟趾山庄会有一劫。
可麟趾凤仙皆隐于世间,是从何处惹上那等可怕的仇家?
-
山中连日晴好,却始终有风,山道上满是黄叶,马蹄踏上去便碎掉。
裴暻出来剿匪,正住在山下的县衙中。
更完衣,影三呈上信:“主子,魏姑娘来信。”
裴暻皱了皱眉,不耐地拆开,信中写的是她看琴谱的心得。原本他也是喜好乐音之人,可此时看到这个烦闷不已,匆匆扫过便扔在一边,合目按眉心,
影七叹气,主子实在是太辛苦了,一边剿匪一边还要处理窦十三姑娘的事,这边还要应付魏姑娘。
好在匪徒虽奸猾十足,但饵已经撒出去,只需时机一到便可一网打尽。
影三点了安神香,和影七退了出去。
袅袅青烟在日光里浮动,窗外便是大山,树影摇曳,层林尽染,一派秋日盛景,裴暻却毫无赏美之心。
先前还有无数事情要处理,眼下空闲了,落寞与空虚如潮水般涌来。
他很累,但睡不着,一闭上眼就会想起重阳那日,小姑娘兴冲冲跑过来,笑容在刹那间凝滞。
娇小的她,如同立在荒芜的原野,伶仃脆弱,惘惘不知所措,可也仅仅一瞬,她就用最体面的方式结束了最尴尬的场面。
这也是最令他心疼的地方,他甚至希望她能冲进来质问他,也比站在那儿双手紧紧抓着裙子,声音都在颤抖要好得多。
可即便她冲进来,他就能拥住她么?
这些天裴暻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
不会的,他向来理智,且他身后还有许多人,不能不顾及他们。
何况他不可能给魏纤尘没脸。
头次心动的青年完全不知如何破解此等局面,是以当夜太子将剿匪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扔给他,他也毫不犹豫地接了,同时意味着他逃避了。
如同一个逃兵,虽保住了命,却无时无刻不自我谴责。
等裴暻再回京时,已是孟冬时节。
此次剿匪花了不少时间,收效却很好,朝廷没有损失任何人,连圣人都和颜悦色地赞许了几句。
至于其他事情也很顺利——窦十三姑娘与表哥有首尾之事被发现,自然不堪为五王妃。柳七姑娘么,若太子乐于见到裴暻娶柳七便不会提窦家,圣人正是知晓这点才对皇后提出的婚事暂且按下不表。
京城的树掉光了叶子,今日天上的黑云很厚,隐隐有下雨的趋势,裴暻拢了拢狐裘,抬手按着太阳穴——这是他近来自己养成的习惯,若不这样他就会控制不住去找俞唱晚,可是自己按了更会想起她的一颦一笑,宜嗔宜喜。
大风骤起,街边的小摊贩手脚麻利地收拾摊子往家跑。
眼前的景象让裴暻心中蓦地升起一股冲动。
赶车的影七以为自己听错了,行出一段才回过神来调转马头。
抵达永安坊时这场寒雨终于落下来,管事赶忙撑伞迎接。
待裴暻换过衣裳,管事请罪道:“不知您今日归来,未能提前准备饭食,还请殿下见谅。”
裴暻未答。
“她……他们都去哪里了?”
“周爷和丁爷一早便出门的,属下不知晓他们的行踪。”也不敢问。
见殿下一直没说话,眼睛又盯着他,管事咽了口唾沫,“呃,俞姑娘九月廿一搬回了琉璃坊。”
雨滴顺着叶子滚落,冬寒似乎在一瞬间浸入身体。
凤眸微挑,漆黑的眸子如同深渊,毫无波澜,管事双膝一软跪了下去,“殿下恕罪,小的还请了韩姑娘过来劝,但实在是劝不住。小的便去了王府,您那会儿出去办事,并不知何时回来,便……想来门房也没说过小的去过。”
裴暻垂下眼眸,屋子里彻底安静下来。
管事不敢擅自起来,片刻后,耳边响起鹿皮靴踏入湿地的声音。他悄悄抬首,殿下已经走进雨里,影七拿伞追了出去。
天气阴沉,乌云压顶。
夜明砂的主屋没有掌灯,囊萤映雪行礼后飞快地将屋子里的莲花缠枝灯点上,冰冷漆黑的院子骤然一亮。
二人悄然退出,裴暻扫视一圈,常用的茶杯、首饰都没带走,朱锦瑟还放在原处,屏风后的衣桁上那套诃子裙还挂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