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手抚了抚衣裙上并不存在的褶皱,正了神色:“你说。”
姜好:“从今往后,我与沈三公子婚嫁自由,互不相干。”
“婚嫁自由,互不相干...”
沈大夫人轻声重复了这一句,满是不可思议的看着姜好。
她以为姜好会提出让她补偿些金钱之类的。
沈家如今生意越做越大,田庄铺子数不胜数,只要姜好提出的要求不算过分,她会酌情考虑给她一些补偿的。
别说这些钱财之类的补偿了,就凭三郎如今在朝中为官,有了这层关系的托举,她将来也能找一个还不错的夫婿。
可眼下看她的意思,是想要脱离沈家....
离开沈家,别说嫁个好夫婿了,她一个小女子,怕是在这京都立足都难。
她应当还是在和自己较劲,说到底,她还是想嫁给三郎,沈大夫人在心里如此想。
她看向姜好,动了动嘴唇,欲再说些什么,沈家二房沈宁氏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大嫂。”
“莽莽撞撞的成何体统?”
沈大夫人看见满头大汗的沈宁氏,不悦的皱起了眉。
沈宁氏一愣,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失仪,是了,三郎如今是朝廷命官,她作为朝廷命官的亲眷,言行举止是该注意一些,不能丢了三郎的脸面。
沈宁氏抬起袖子准备擦一擦额头上的汗,抬到一半,对上沈大夫人审视的目光,她赶紧将衣袖放了下来,然后摸出一方帕子,细细擦拭着汗水。
沈大夫人这才敛了目光,问她:“说吧,这么着急找我,什么事?”
沈宁氏:“大嫂,柳府派人送来了贺礼,我想着这柳府不一般,需得你亲自去接……”
她话音未落,沈大夫人‘蹭’的一下站了起来,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不早说?”
她疾步往外走去,沈宁氏嘀咕道:“不是你一直说沈家今夕不同往日,让我们凡事注意言行举止,行事不可再莽莽撞撞的嘛!”
沈大夫人没有再理她,走到门口的时候,姜好却喊住了她:“伯母,我方才说的条件。”
“应你了。”
沈大夫人头也不回的应了这么一句,她当务之急,是要去招待好柳府的人。
至于姜好,爱作死就作吧,只要她不再缠着三郎就行。
沈家将来可是要和吏部尚书府联姻的,有了尚书大人这个靠山,三郎将来才会官路亨通。
也只有尚书府的千金,才配得上她家三郎。
.
今日沈家门前,可谓是门庭若市,不少人给沈家送来祝贺,恭贺沈三公子高中状元。
沈家搬来京都的时间并不长,在京都的名望也并不高,但沈三公子在京都的名声却是极大的。
尤其是沈三公子与吏部尚书千金柳小姐在斗诗大会上的表现,至今仍是在京都流传的一段佳话。
用才子佳人来形容两人,一点也不为过。
如今沈三公子功成名就,只待挑个良辰吉日,沈家与柳家的婚事,大抵也该成了。
因此,今日来祝贺的大部分人里,祝贺沈家是其一,其二则是为着沈家与柳家的关系....来混个脸熟先。
.
街上马蹄阵阵,一队骑着高头大马身着黑色绣金线锦服的人横冲直撞而过,丝毫不怕撞到行人。
当然,街上的行人在看到这群人马过来的时候,已经纷纷主动避让了。
谁也不敢站在原地赌他们不会冲过来。
毕竟,这群瘟神来自杀人不眨眼的督察司,这天底下,就没有督察司不敢干的事儿。
待这群人马彻底过去,街上才有人敢小声议论:“这又是哪家倒霉蛋惹到这群瘟神了?”
京都有个传闻,督察司进了谁家,那么迎接这家人的只有两个结局...
一、抄家。
二、流放。
“我看他们好像是奔着沈家去的。”
“不会吧,沈家三郎不是刚中了状元,得了皇帝青睐,供职翰林院,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不会才刚当上官儿就要被斩了吧?”
最终,八卦的心战胜了对督察司的恐惧,百姓们挤挤攘攘的去了沈家,一时间,沈家大门前更加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