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哭,可恨我为什么不在现场。】
【老祖宗们太伟大了,太美了,谁舍得吃。】
见现场观众情绪稳定后,云飞扬这才安心坐下等着机器人送餐过来。
他能按下内心的激动,网友们不能,一个个的疯狂截图发在自己的社交网上,“牡丹鱼片”,“蓑衣黄瓜”和“古华国厨师四大基本功”,孟阮冬时隔大半个月又一次占领了热点前三。
每一个点进词条的人都迅速涌进厨师协会直播间,赶的早的还能试吃上一口,晚到的只能看着光秃秃的盘子捶胸悔恨。
不但吃不到,还要被迫听着现场吃过的人的惊诧声,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网友们要多眼红就有多眼红。
“要不说看着他做的,我可吃不出来这是鱼肉。”
“外酥里嫩,一点鱼腥味都没有。”
“油炸的却不腻,吃完暖洋洋的。”
【哪个好心人给我留一片啊~~】
【看到那么多油以为会入不了口,太香了,有厨师在吗?怎么没见过你们用炸的?】
【因为厨师也跟你想的一样,油炸多油腻啊又不健康。但是,没人告诉我一口下去会这么满足。】
不管现场和网友们怎么激动,四位评委满心满眼的只剩下孟阮冬……锅里还在煮的东西。
古女士:“孩子,看你锅里的肉汤从考核开始就在煮,这难道是古法【制汤】?”
孟阮冬暖暖一笑,“我要做的最后一道菜是【菊花豆腐】,原是一道国宴菜,此菜精髓在于极致的刀工,也考验厨师制汤的功底,是淮扬菜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国宴菜,古华国国宴菜!”
杜老:“那蓑衣黄瓜和牡丹鱼片?”
“抱歉,没来得及介绍这两道菜。”孟阮冬对着镜头温和的说,“蓑衣黄瓜属传统鲁菜,是一道经典家常菜,因制作起来方便,食材简单深受大家喜爱;牡丹鱼片属川菜,八大川制御菜之一,也是一道国宴菜。”
副会长掩面悲鸣:“那种水平刀功的蓑衣黄瓜,你说是家常菜,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常吃的家常菜,我无颜见人啊!”
杜老伸手把副会长扒拉到一旁,抓住孟阮冬的双臂神情疯狂:“鲁菜,川菜,淮扬菜,听起来是不同菜系,还有什么菜系?不同菜系的特点是什么?每个菜系的代表菜是什么?求你把知道的告诉我。”
副会长也顾不上哭了,扒着灶台眼巴巴地盯着孟阮冬,古女士和另一个没有存在感的评委也都露出渴望的眼神,渴求着孟阮冬帮他们揭开古华国饮食一道上神秘的面纱,急切的想要了解那曾经厚重的文明,哪怕是冰山一角!
【原以为是小菜鸡考核,结果意外闯进了古文明的国宴餐桌,谁不迷糊啊。】
【太能共鸣副会长了,我半框黄瓜都切废了,结果你告诉我这是道家常菜。】
【鲁、川、淮扬,还有什么,告诉我!求你!御制是什么意思!】
【啊~原来是国宴级的大师呀,好开心呢,不是我手残是大师太过强大,嘻嘻……】
【前面的是不是受刺激了,快进治疗舱。】
【各位,你们不觉得呼吸困难吗?古文明只是稍稍露出了一角,我就被冲击的无法行动,不能思考,那是怎样一个伟大的存在。】
孟阮冬安抚地拍了拍杜老,“杜老先生,您别激动,这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杜老眼睛一亮,“你……真的愿意说?言什么尽?”
“意思就是我会把自己知道的所有都告诉大家。”
【虽然听不懂,但是好熟悉的说话方式,真奇怪。】
【好美的词语!】
“古人言民以食为天,古华国历史悠久,所以不论什么都能引经据典的评上一句,饮食也不例外。古华国美食吃的是历史,是人文,是传统和食物赋予的意义。
传统有八大菜系,八大菜系之首就是鲁菜,各菜系都具有鲜明的味道特色,后来还衍生出繁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菜系。”
所有人都安静且耐心地听着孟阮冬讲述古华国的八大菜系,不舍得错过一个字,这种级别的授课可遇不可求。
没错,网友已经把这场解说当做了授课,没人再怀疑他传承人的真实性,实力证明一切。
只有云飞扬注意到了身体的变化,随着孟阮冬的讲述,他仿佛看到了古地球的车水马龙,烟火缭绕,心底异常安宁。
杜老:“等等,你说的川菜主麻辣,但牡丹鱼片……而且比那星的辣椒能吃?是古地球时期不可缺少的调味料?”
“用以前网友的戏说:凡是不辣的川菜都是大家吃不起的。其实这是有历史因素的……”
【我感觉自己是原始人,瞧瞧老祖宗们,吃的真讲究,好深厚的文化底蕴。】
【光是听着就流口水了,谁能做,求求各位大厨给孩子做一餐吧。】
【即使告诉我们了又怎样,做不出来,根本做不出来,卤酿溜汆都是什么?听不懂啊!】
【你的脑子,我的脑子,真的不一样。】
“基本就是这样,这些都是基础常识。”孟阮冬说的口舌干燥。
杜老听完后,顿时明悟,“因为考核不能使用考生自带的东西,所以你才选择了这三道食材简单但是技术超绝的菜。”
【我们因此错失了八大菜系!】
【前面的网友是会总结的。】
【行了,今天就学到这吧,多了我脑子不好使。】
讲述出的内容一层接一层,总是出现让人不明白的词汇。
杜老他们也冷静下来,知道这甚至不是能用几天讲明白的庞大内容,只能暂时把蠢蠢欲动的心按下。
“我对你说的顶级刀工非常好奇,快让我看看比蓑衣黄瓜还要厉害的刀功。”
“如你所愿。”